大棚莴苣-厚皮甜瓜-药(西)芹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6-04-05 04:10钱增才骆来昌
上海蔬菜 2016年2期
关键词:厚皮莴苣整枝

钱增才 骆来昌

(江苏省兴化市农业局周庄直属站,江苏兴化225711)



大棚莴苣-厚皮甜瓜-药(西)芹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钱增才骆来昌

(江苏省兴化市农业局周庄直属站,江苏兴化225711)

近年来,兴化市大棚蔬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为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开展了1年多茬栽培模式试验,其中大棚莴苣-厚皮甜瓜-药(西)芹套种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667m2产莴苣4500~5000kg、厚皮甜瓜2500~3000kg、药(西)芹5300~5500kg,667m2纯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大棚莴苣在上年9月中下旬育苗,10月下旬移栽,3月上中旬采收;厚皮甜瓜在2月下旬采用小棚有机基质穴盆温床育苗,3月中下旬移栽至大棚,6月底7月初采收结束;药芹或西芹在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育苗),10中下旬分期分批采收上市,11月上旬继续耕种。

2 品种选择

大棚栽培莴苣选用早熟丰产、耐寒抗病、适销对路的品种,如紫叶香、耐寒二白皮、耐寒二青皮等;厚皮甜瓜选择耐低温弱光、耐湿性良好的高产、抗病、早熟品种,如蜜天下、金玉、翠密等;药(西)芹选用优质、高产、耐寒、抗逆性强的品种,如津南实芹、玻璃翠实芹、西芹5号、文图拉等。

3 栽培技术

3.1莴苣

选择土壤肥沃、灌排方便的田块作苗床。9月中下旬露地育苗,播种前用清水浸种7~8h。播种时翻耙疏松表土层,播种后拍实,浇(洇)足水分,保墒出苗。莴苣长有2~3片叶时间苗,5~6片叶时带土移栽。大棚宽8m、高2.8m、长80~100m。10月下旬莴苣移栽前大棚内翻土施肥,667m2施充分腐熟人畜粪肥3000kg、45%氮磷钾复合肥(不含氯)40kg,耙细耙匀,棚内南北向筑2畦,畦宽3~3.5m,中间留人行道宽50cm,棚两边开沟防渍降湿。莴苣定植株行距为30cm×25cm,667m2栽8500~9000株。移栽结束后及时浇透活棵水,株茎开始膨大时勤施肥水,避免过多施用人畜粪肥,防止肉质茎出现裂纹而腐烂,影响上市质量。大棚莴苣生长期间需适时通风降湿,采收前防止蚜虫、烟粉虱等害虫进入棚内,并注意防治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软腐病等。

3.2厚皮甜瓜

3.2.1育苗移栽

厚皮甜瓜采用穴盆有机基质育苗,播种后浇足底水,保持穴盆内土层潮湿,以利出苗。幼苗长有2~3片真叶时间苗1次,4~5片真叶时定苗。育苗移栽的,每667m2施腐熟鸡粪1500kg左右、优质磷钾肥40kg,翻耕耙匀后筑小高畦,畦高20cm,畦面宽250cm,沟宽60~70cm,定植株距40~45cm,667m2栽500~530株。

3.2.2整枝吊蔓

可采用爬地或架式栽培,单蔓或双蔓整枝。单蔓整枝,即在主蔓10~13片叶时留子蔓坐瓜,及时摘除其余子蔓;双蔓整枝,即瓜苗长有3~4片叶时摘心,选留2条健壮子蔓,在子蔓9~12节留瓜。双蔓整枝的种植密度是单蔓整枝的一半。保护地栽培厚皮甜瓜昆虫较少,必须采用人工授粉或用坐果灵保证坐果。待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疏果,选留4个果型好的幼果,其余疏掉,以利养分集中供应。待主蔓或子蔓长到24~26片真叶时摘心。若生长势较弱,可在顶部保留1~2个子蔓任其生长,保持一定的生长势。

3.2.3温度管理

大棚栽培厚皮甜瓜,营养生长期白天保持25~30℃、夜间18~20℃,果实膨大期保持30~35℃,开花授粉期保证夜温15℃以上,确保正常坐果。生长期内应采取一切有利措施保证其所需的最佳温度条件。

3.2.4肥水管理

大棚栽培厚皮甜瓜采用滴灌方式补水。移栽前铺设好滴灌管,覆盖地膜打筒栽植瓜苗,定植水以达到湿润土壤为宜,以后结合天气、长势、施肥等因素决定灌水时间长短。双上孔软管滴灌定植水一般5~6h,平时灌水每次2~2.5h,采摘前7~10d停止灌水。

3.2.5翻瓜

爬地栽培厚皮甜瓜果实接触地面时间长,果实易感染病虫害,肉质会变硬或腐烂。为保证瓜果质量,可在整枝引蔓时在蔓下铺少量干草,以免果实接触地面。当瓜果长到半大时进行翻瓜,可改善果实色泽和风味。

3.2.6病虫害防治

厚皮甜瓜常见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蔓枯病、细菌性褐斑病及叶枯病等,常见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茶黄螨等,近年来斑潜蝇危害也不可低估,应注意在早期预防。

3.2.7采收

厚皮甜瓜开花授粉至采收需45d左右,白皮类型厚皮甜瓜果实变白时为适时采摘期。宜在上午采摘,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及防止失水,应采用保鲜膜或泡沫网单个包装,然后装入特定纸箱,及时运销。

3.3药(西)芹

药(西)芹播种(育苗)前耙平小高畦,施充分腐熟家杂灰3000kg、45%氮磷钾复合肥(不含氯)30~40kg,翻熟耙匀耙细,使土肥混匀、表土层疏松,每2m开1条浅隔水沟。播种前7~10d培植苗床,用清水浸种24h,充分搓洗后置于8~10℃环境条件下催芽,待种子有80%~85%破口露白时即可播种。为使播种均匀,将种子掺入适量细土拌匀撒播,然后再撒1层过筛细土盖籽,搭好遮阳棚保湿。高温季节药(西)芹出苗较慢,播种后应保持床土潮湿,待药(西)芹苗高2~3cm时疏苗,7~8片叶时选晴天下午4时或阴天定植,株行距为5cm×10cm,定植后浇透活棵水,并保持4~5d土层湿潮,活棵后薄肥勤施,不断满足药(西)芹苗体对氮、磷、钾的需要,一般每隔15d施肥1次,667m2施45%氮磷钾复合肥(不含氯)10kg左右、0.2%硼肥1~1.5kg,防止药芹叶柄开裂,同时注意用三唑酮和菊酯类农药防治叶斑病和蚜虫。定植后70~75d即可分批采收,采收前5~7d,667m2用赤霉素粉剂4g,以酒精或高度白酒稀化兑水,分期分批细喷雾,以利药(西)芹叶柄拉长、口感嫩脆,提高上市质量和品质。药(西)芹病虫害较少,仅需用低毒药剂防治蚜虫。

(上接P40)

1.5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主要有晚疫病、疮痂病、蚜虫、地老虎等,应以预防为主,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马铃薯老产区,晚疫病是危害春马铃薯的主要病害。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做好种薯处理,淘汰带病种薯;加强栽培管理,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植株抗病力;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0%扑他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1.6适时采收

适时收获是马铃薯获得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当春马铃薯地上部分茎叶由绿转黄、干枯,即表明块茎已经成熟,可以采收。

2 水稻栽培技术

2.1播种

选用晚熟水稻品种,如甬优9号,甬优12、甬优15、中浙优8号等。马铃薯收获前30d左右,一般在4月下旬播种,双本栽插,株行距为20cm×30cm,667m2基本苗1.5万丛左右,667m2有效穗控制在15万~18万。

2.2施肥

施肥掌握前促、中控、后补原则,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看苗施穗肥,增施磷钾肥。共追肥3次,第1次在栽插后5~7d,每hm2施尿素187.5kg,促进早发;第2次在栽插后14d,每hm2施尿素225kg、氯化钾90kg;第3次在栽插后30d左右,每hm2施尿素187.5kg。

2.3水分管理

活棵分蘖阶段,中大苗移栽的,移入大田后需要水层护理,浅水勤灌;小苗移栽的,移栽后应以通氧促根为主。达到目标穗数80%时开始搁田,搁田以土壤板实、有裂缝行走不陷脚为度,稻株形态以叶色落黄为主要指标。在基蘖肥用量合理时,搁田1~2次即可。遇多雨天气,需及时排水,少雨地区可灌1次水,待进入无效分蘖叶龄期时,田间恰好断水[1~2]。长穗、结实期浅湿交替灌水。

2.4病虫害防治

水稻生长前期,每hm2可喷洒20%杜邦康宽150mL、稻腾450mL、25%吡虫啉150~225g防治稻飞虱、螟虫。分蘖末期至破口前后,每hm2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0mL、好力克150~225mL加水600~750kg喷雾防治纹枯病、稻曲病,每次间隔7d,连续喷雾3次,喷药时田间要保持水层。苗期注意防治稻飞虱、稻蓟马、稻象甲等,抽穗前后注意防治稻曲病,共防治3次以上,分别为抽穗前7~10d、抽穗期和齐穗后各1次,2~3种药剂混合使用。

3 小结

马铃薯-水稻水旱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水稻秸秆还田可减少马铃薯种植季节有机肥用量。水旱轮作还可有效解决马铃薯连作中疮痂病、晚疫病等病害发病严重的问题。同时水稻季前种植1季马铃薯,做到了既不与水稻争地,又解决了浙中地区冬闲田闲置的问题,可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童相兵,钱天寿,刘荣杰,等.甬优12号单产超13.5t/hm2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2,27(6):54~56。

[2]江德权,卢王印,陈建明,等.粳杂交稻甬优12在衢州市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11):47~48。

·植物保护·

猜你喜欢
厚皮莴苣整枝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
——栽培注意事项
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
秋日野餐会
整枝与密度互作对冀棉95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番茄整枝有技巧
试析薄皮甜瓜整枝技术
莴苣和韭菜
采后BTH处理对“玉金香”厚皮甜瓜生理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爱上莴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