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本南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6-04-05 04:10周敏亚汤凯毅曾瑞柳
上海蔬菜 2016年2期
关键词:宁德市分生孢子白粉病

周敏亚 汤凯毅 曾瑞柳

(福建省宁德市农科所,福建宁德355017)



蜜本南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周敏亚汤凯毅曾瑞柳

(福建省宁德市农科所,福建宁德355017)

宁德市种植南瓜历史悠久,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南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当地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利用葡萄冬春休闲期套种蜜本南瓜等蔬菜作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由于连年套种蜜本南瓜,白粉病等病害发生严重,为此我们将蜜本南瓜白粉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危害症状

白粉病为南瓜普发性病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尤以生长中后期危害较重。除危害南瓜外,白粉病还可危害黄瓜、苦瓜、甜瓜和香瓜等瓜类作物。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被害叶片表面呈白粉状物覆盖状,致使光合作用减弱,严重时叶片枯黄甚至枯萎,影响南瓜果实成熟结实。白粉病还可危害叶柄和茎,果实受害较少且轻。发病初期在叶片或嫩茎上出现白色小斑点,以叶面为多,后扩大为直径1~2cm的白色霉斑。条件适宜时,霉斑逐渐扩大且彼此连片,白色粉状物布满整个叶片,致使叶片黄枯或卷缩但不脱落。秋季病斑变成灰色,其上长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叶柄和嫩茎的发病症状与病叶相似,但白粉较少。

2 病原与发生规律

2.1病原

白粉病病原为子囊菌亚门单丝克白粉菌真菌,病原菌形成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在病斑形成黑色子囊壳越冬,成为翌年侵染源,也会以菌丝体在田间寄主活体上越冬。初侵染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孢子直接从表皮细胞侵入,并在其内形成吸胞吸取营养。菌丝体寄生于表面,且多处形成附着器,不断蔓延,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2.2发生规律

病菌喜温、湿条件,耐干燥,分生孢子在无水滴状态下亦可萌发出芽管。分生孢子在10~30℃条件下均可萌发,以20~25℃最为适宜。当田间湿度大、气温16~24℃,并出现干湿交替气候时发病尤为严重。栽培管理上如种植蜜度过大、偏施氮肥、植株徒长、田间湿度大、通风不良等都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与流行。白粉病始发期在5月上旬,此时气温适宜,早晨露水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发病。6月上旬以后,随着气温升高,白粉病菌处于潜伏期,6月下旬白粉病菌迅速扩展蔓延,全田感染,如防治不及时会造成严重损失。

3 综合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选择土壤肥力中上、地势较高、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的葡萄园种植。(1)合理轮作:与非瓜类作物或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2)选用抗病良种:选罗汉蜜本、金沙蜜本、白沙蜜本、亚蔬蜜本和金韩蜜本等抗病品种。(3)种子消毒: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1~2d,杀灭种子表面病菌,同时可提高发芽势,然后置于50~55℃温水中浸种30min,待温度下降至30℃时继续浸种8~10h,再放入1%高锰酸钾溶液浸20~30min,然后将种子冲净后在28~30℃恒温条件下催芽48~72h,待95%种子露白时播种。有条件的可采用营养袋育苗和带袋移栽,以提高移植成活率和缩短缓苗时间。(4)田间管理:葡萄园收获结束应彻底清洁田园,扫除残枝落叶,并集中销毁;生长期间及时摘除黄叶和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为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应合理蜜植,在葡萄畦两边各种1行,株距0.8m,667m2栽320株左右。(5)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多施充分腐熟有机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抗病性;施足基肥,667m2施腐熟农家肥5000~7000kg、三元复合肥20kg、氯化钾15kg、尿素5kg;抽蔓期少施或不施追肥,果实膨大期每667m2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kg。除四周开好环沟外,每隔2畦开好内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后及时清沟排水。

3.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50~300倍液防治。南瓜白粉病防治要早检查、早预防,一旦大面积发生防治效果较差。喷药时要求水量大,植株各部位均要喷到。同时喷药要持续进行,第1次用药后每隔4~5d喷1次,连续喷2~3次。

猜你喜欢
宁德市分生孢子白粉病
同享好时光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发率测定方法探索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香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获取方法及萌发条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