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西瓜
—莲藕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2016-04-05 04:10林肖剑
上海蔬菜 2016年2期
关键词:莲藕拱棚株距

林肖剑 马 政 宋 亚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泰州225500)



设施西瓜
—莲藕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林肖剑马政宋亚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泰州225500)

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的快速发展,连作障碍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实践证明,绝大部分设施旱生蔬菜基地适当种植水生蔬菜,可淹杀危害旱生蔬菜的病虫草害,淋洗化感物质,有效治理土壤盐渍化。其中大棚西瓜-莲藕水旱轮作模式,田间病虫草害明显减少,荷叶还田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西瓜生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1 大棚莲藕栽培技术

1.1品种选择

莲藕设施栽培应选用高产、抗病、早熟的浅水藕品种,如珍珠藕、鄂莲七号、飘花藕等。

1.2整地施肥

莲藕根系较弱,藕田需肥量较大,宜采用深耕作业,一般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45%三元复合肥50kg作基肥,然后灌水耙沤。

1.3适时定植

大棚莲藕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种植前从留种田选择藕身粗壮、整齐、节细的作种藕,以全藕或亲藕及子藕留种,大小分级种植,随挖、随选、随栽。为提高种植密度,采用S型摆放,即畦面行与行间距1m、藕与藕中心间距1.5m左右,藕头朝下斜插入泥中10~12cm,保持节梢翘在水面上,使种藕与畦面呈20°倾斜,每穴2个芽头,每667m2用种量400~450kg。

1.4田间管理

1.4.1水层管理

种藕定植后立即灌水,水层保持5cm左右,以后保持3~6cm浅水,提高土温以利发芽。从荷叶发生到结藕,水层逐渐加深到15cm左右,结藕前保持5cm水层,太深不利于养分积累和茎藕膨大,会造成减产。

1.4.2棚膜管理

莲藕定植初期温度较低,可加盖小棚密闭保温。4月中旬开始,随着温度升高,中午揭棚通风,保持棚内温度不超过35℃,夜间闭棚;5月中旬,气温稳定在20℃以上后,可揭除裙膜增加通风量,促进营养生长。

1.4.3追肥

莲藕生长期一般追肥2次。2~3片立叶时,每667m2追尿素20kg、磷肥40kg、钾肥20kg,或施用复合肥50kg;4~5片立叶时,每667m2施尿素25kg、磷肥40kg、钾肥25kg,或施复合肥60kg,促进结藕。

1.4.4除草

及时清除藕田杂草。荷叶满塘前,杂草较多时可耘草几次,并将杂草踩入泥中。也可在禾本科杂草3~4叶期,排干藕田,每667m2用10.8%高效盖草能40mL兑水50kg喷雾,待杂草枯死后复水。

1.4.5转藕头、摘叶

莲藕长有4~5片立叶,抽生莲鞭后,在午后茎叶柔软时将伸向田边的鞭转向田内,将田中过密的鞭转向稀疏的地方,并将转过的新稍埋入土中。立叶满塘时,如阳光不足、通风不良,可摘除浮叶,也可摘除水面上部少量立叶。

1.4.6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套使用化学防治措施。藕田虫害主要有蚜虫、地蛆,地蛆防治可采用辛硫磷进行土壤处理,蚜虫可选用敌百菌灵、甲基托布津加10倍石灰水喷雾防治,并可加入适量调节剂,如丰收宝、绿风95等。病害主要有褐纹病和腐败病。定植前种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泡1min可预防腐败病。褐纹病发病初期,每667m2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兑水65kg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10d,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g兑水80kg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20d。

1.5采收及留种

大棚莲藕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采收鲜藕,667m2产量400~500kg,此后可陆续上市。7月下旬大量上市,667m2产藕2000kg。

一般每667m2留种166.7m2左右,种藕可在原藕田中越冬,越冬时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发生冻害。同时可施肥促长,双季栽培,冬春采收,二茬藕667m2产量可达700~800kg。翌年2月随栽随挖藕种,清田后让茬种植春提早西瓜。

2 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春提早西瓜一般选用早熟、优质、抗病、高产的小型西瓜品种,如秀丽、小兰、特小凤、早春红玉等,或中型西瓜,如京欣1号、早抗京欣、8424(早佳)等。

2.2播种育苗

2.2.1苗床准备

早春应采用大棚加中小拱棚、电热温床方式育苗。育苗床土经翻晒、平整后筑宽1.0m左右、深5cm的凹床,上铺1层旧薄膜,膜上覆盖2~4cm厚干砻糠,上盖1层无病细土,拍平土面,铺地热线加温。每m2苗床布100w电热线,地热线间距8~10cm,中间间距大、两边间距小。然后均匀撒细土(或砻糠灰)厚1~2cm,以盖住地热线为度,用脚踏实,上面摆放营养钵并浇透水,最后连接控温仪。

2.2.2催芽播种

1月中旬催芽播种,播前晒种以打破休眠,增强种子吸水能力,然后浸种催芽。用55℃温水烫种15~30min,冷水中冷却4~5h后置于28~30℃条件下催芽,24~30h后,芽尖长0.4cm时即可播种。

2.2.3苗期管理

苗期重点控制好昼夜温度,防止瓜苗徒长。前期白天温度保持28~30℃、夜间18~23℃;出苗后应适当降温,保持白天20~25℃、夜间15~18℃。保温的同时适当通风降湿,以减少病害发生。选择晴暖天气浇水,适当洒温水,幼苗叶片不出现轻度萎蔫不浇水。早春苗床易发生猝倒病等多种病害,可在子叶平展开始,每7~15d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95%绿亨1号(恶霉灵)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预防。壮苗标准:苗龄30~35d,3片叶左右,子叶完整肥厚,叶色深绿,无病虫斑,苗高12cm左右,根系多而白。

2.3整地施肥

大棚早熟西瓜栽培密度较大,应精细整地,667m2施优质厩肥4000~5000kg或腐熟鸡粪3000~40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15~20kg、腐熟饼肥100kg作基肥。采用小高垄和高畦栽培,行距l~1.2m。早春促成栽培,整地结束后切忌立即定植,必须覆盖透明地膜,做好大棚内小拱棚,并封闭好大棚,利用太阳光提高地温。

2.4适时定植

2月上中旬,棚内土温在12℃以上时选择晴天定植。爬地栽培的,中果型西瓜(如8424)每667m2栽300~400株,株距50~60cm;小果型西瓜(如早春红玉)每667m2栽400~500株,株距45cm。搭架栽培的,中果型瓜每667m2栽800株左右,株距60cm;小果型瓜每667m2栽1200株左右,株距60cm。全棚定植后,清扫畦面,垄面搭建小拱棚,提高土温。

2.5田间管理

2.5.1棚膜管理

西瓜为喜光喜温作物,整个生长期以高温、充足光照管理为主。定植至缓苗期密闭棚膜,保持高温高湿促发新根缓苗;缓苗至伸蔓期,白天棚温保持30℃左右、夜间不低于15℃;初花至坐果期,可撤除小拱棚,温度保持25℃左右,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外界温度超过18℃时,逐步加大通风口,降低棚内湿度,保持棚温不超过30℃,提高果实品质。

2.5.2整枝引蔓

大棚西瓜早熟栽培一般采用3蔓整枝方式。主蔓长至50cm左右时,选留2条生长旺盛的侧蔓作子蔓,其余全部打掉。爬地栽培的,主蔓引向中间、子蔓引向两边生长,并用土块压蔓,防止跑蔓;搭架栽培时,把主蔓和其中1条侧蔓采用U字形绑蔓法引蔓上架,另1条侧蔓则以爬地式留在畦面上,增加根基部叶面积,促进地下部分生长。

2.5.3人工授粉

大棚西瓜始花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由于气温较低,通过虫媒、风媒授粉几率低,可使用人工授粉促进坐果。根据西瓜的开花习性,在上午8~9时进行人工授粉,阴天雄花散粉晚,可适当延后。

2.5.4肥水管理

西瓜喜温好燥,前期不宜浇水过多,缓苗后保持见干见湿;开花坐果期不浇水,防止徒长和促进坐瓜;膨瓜期3~4d浇1次水,同时每667m2施复合肥20kg,促进幼瓜膨大;果实定个后,可叶面追施0.3%磷酸二氢钾l~2次,提高果实含糖量,改善品质;每批瓜采收后,可浇施0.6%硫酸钾复合肥2~3次,促进后批瓜生长。

2.5.5病虫害防治

大棚西瓜虫害主要是蚜虫,可在定植前苗床喷DDV+乐果(1∶1)2000倍液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和炭疽病等,日常管理中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可大大减轻病害,尽量不使用农药防治。

2.6适时采收

西瓜采收期比较严格,应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天数按授粉日期判断其成熟度。运输期10d以上的,采收7~8成熟的瓜;运输期1周以内的,采收8~9成熟的瓜;运输期5d以内的,采收9成熟的瓜。3棚4膜种植方式,第1批瓜667m2产量可达900~1000kg,第2批667m2产量1500kg,第3批667m2产量1000~1200kg,最多采收3批瓜,共4000kg左右;2棚3膜种植方式,第1批瓜667m2产量1000~1200kg,第2批瓜667m2产量1500~2000kg,第3批瓜667m2产量1000kg左右。

·贮藏加工·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现代农业(蔬菜)科技综合示范推广(姜堰)[SXGC(2015)247]。

猜你喜欢
莲藕拱棚株距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夏季这样管莲藕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莲藕药膳 秋季最宜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巧解“植树问题”
西葫芦瓜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