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模养鸡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利用

2016-04-05 04:43魏小军
兽医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鸡粪鸡场无害化

魏小军

(清水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清水 741400)

浅谈规模养鸡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利用

魏小军

(清水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清水 741400)

随着大规模集约化养鸡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因素,如何解决规模养殖场的废弃物治理问题,是摆在我们每个畜牧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废弃物的危害;处理;利用

1 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1.1 污染空气

鸡场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粪便,鸡粪中的氨气、二氧化硫、甲烷等,有害气体会在鸡舍蓄积,尤其到了夏天,不仅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还会诱发呼吸道疾病,也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1.2 传插病菌

鸡产生的废弃物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处置,就会造成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如鸡死会孳生出许多微生物,直接对鸡场的健康鸡和员工造成威胁,鸡粪中还有大量的寄生虫、虫卵、病原菌等,通过孳生的蚊蝇传插病菌,尤其是人畜共患病若不妥善处理,可能引起疫情的发生,进而危害人的健康。

1.3 污染水体和土壤

鸡粪及污水中含有大量氮、磷化合物,其污染负荷很高。畜禽排泄物中还有金属化合物及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等,他们进入水源和土壤,将会污染地下水,对人畜造成危害。严重时还会出现水体发黑、变臭,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使原有的水体丧失使用功能,极难治理和恢复。

1.4 危害农田和生态

高浓度的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用于灌溉,会使作物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导致作物大面积腐烂。此外,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了土壤质量。

2 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利用

2.1 粪便的合理处理及利用

粪便是鸡场主要的废弃物,经无害化处理后,不仅能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的作用,经扩散、稀释和分解、逐渐得到净化,进而通过微生物,动植物的同化作用,又重新形成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也就是再变为饲料,在被利用。充分利用这种循环途径,采用农牧结合,相互促进的方法,是当前处理粪尿的基本原则,对粪尿的处理和利用方法有,用作燃料,用作饲料,用作肥料。

(1)用作燃料,通常将鸡粪与草或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

(2)生产沼气应满足的条件:

①沼气池要密封,保持无氧环境;合理的搭配沼气池内的原料,原料搭配的合理与否与产气速度和持续期有关;原料的浓度要适当,原料太稀会降低产气量,太浓则使有机酸大量积累,使发酵受阻,原料与加水量的比为1:1为宜;保持适宜的温度20℃~30℃;保持池内适宜的pH,一般pH7~8.5为宜。经常进行进料;加入发酵菌种。

②用作饲料,鸡粪是廉价的低能蛋白质,用鸡粪可代替部分蛋白质,利用鸡粪便作饲料,不仅开辟了饲料资源,有利于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还可防止粪便污染环境。

2.2 禽粪便用作饲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青贮。将新鲜禽粪便或干粪便与其他饲草、糠麸、玉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塑料袋或其他容器内,压实、封严,在密封条件下进行青贮,一般经20~40d即可饲用。

(2)干燥。利用高温使禽粪便中的水分迅速减少,以减少臭气,并便于运输和贮存。

2.3 用作肥料

粪便是优良的有机肥料,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方面具有化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为防止微生物污染土壤和提高肥效,应经生物发酵处理后再利用。

(1)生物发酵处理,堆肥发酵就是生物发酵的一种,就是把禽粪等固体有机物按一定比例堆积起来,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而自然分解,随着堆内温度升高,杀灭其中的病原菌,虫卵和蛹,达到无害化,并成为优质肥料。堆肥发酵必须提供好氧环境,适宜的温度(50℃~60℃),合适的水分(40%)和适当的氮碳比(1:26~35)。

(2)污水的合理处理与利用

鸡场的污水主要来源于冲洗鸡舍的废水,如果任意流淌,会臭味四散,污染环境和地下水。为控制鸡场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进步,加强污染治理,维护生态环境,国家环保局组织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执行。其中氨氮为15mg/L,化学需氧量为100kg/L,生化需氧量为60mg/L,另外该标准对畜禽废渣的排放,提出无害化环境标准,其指标为蛔虫卵的死亡率>95%。

污水处理与利用方法:

①物理处理法:是利用格栅、化粪池或滤网等设施进行简单的处理,除去污水中的杂质和部分悬浮物。

②生物处理法:是生物处理的一种,污水的生物处理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一般只用于经初步处理后沉淀下来的污泥。

③化学处理法:经过上述物理和生物好氧处理的污水,还需要化学消毒处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后,方可安全利用。

3 禽尸体、垃圾的处理与利用

(1)禽尸体会很快分解腐败,散发出恶臭,污染环境,特别是因传染病而死的禽尸体,其病原微生物会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造成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必须正确及时处理禽尸体,我们场主要用的是焚烧法和土埋法而高温熬煮法用的不多。

①焚烧法:先在地上挖一十字沟(沟深约2.6m,宽0.6m,深0.5m),在沟底部放干柴或干草作引火用,在十字沟交叉处铺上粗且潮湿的横木,其上放上尸体,尸体的四周用木柴围上,然后洒上汽油焚烧。

②土埋法:是利用土壤的自净作用使其无害化。此法虽简单,但不理想,无害化过程缓慢,某些病原微生物能长期生存,从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并会造成二次污染。采用土埋法,必须遵守卫生要求,埋坑应远离禽舍,居民点和水源,掩埋深度不小于2m,禽尸应洒上消毒药剂,埋坑四周最好设栅栏并作上标记。

在处理尸体时,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将病尸排泄物、各种废弃物一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2)垃圾处理:场内生活和各项生产过程产生的垃圾除和粪便一起用于产生沼气外,还可在场内下风向选一地点焚烧,焚烧后的灰用土覆盖,发酵后变为肥料。不可将场内的旧垫草及垃圾随意堆放,以防污染环境。

[1] 李志勇.浅议规模化养鸡场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07,165(10):68-69.

魏小军(1986—),男,甘肃武山,本科学历,畜牧技术推广,动物防疫等工作。

猜你喜欢
鸡粪鸡场无害化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鸡粪喂猪注意事项
集约化鸡场鸡粪的资源化利用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因鸡粪争吵老汉突发脑溢血当事人被判部分担责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铬渣及铬污染物无害化处置实践应用
规模鸡场暴发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山区规模鸡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