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水稻螟虫发生现状及防治策略

2016-04-05 05:12刘德全李世林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岳池县螟虫二化螟

刘德全,李世林

(四川省岳池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四川 岳池 638300)



岳池县水稻螟虫发生现状及防治策略

刘德全,李世林

(四川省岳池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四川 岳池 638300)

本文对岳池县近几年水稻螟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水稻螟虫发生趋势加重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水稻 螟虫;发生现状;防治策略

1 水稻螟虫发生现状

水稻是岳池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水稻3.8万hm2,年产水稻约30余万t,素有“银岳池”之称[1,2]。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主要包括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las(Walker)]、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台湾稻螟[Chiloauricilia(Dudgeon)]、稻褐边螟[Catagelaadjurella(Walker)]以及大螟[Sesamiainferens(Walker)]等,其中以三化螟和二化螟为害最为严重[3],成为影响岳池县水稻丰产稳产的重要虫害之一[4]。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岳池县水稻螟虫发生程度明显上升,从以前的二化螟、三化螟发生并重到现在以二化螟发生为主,大螟次之,且主害代发生时期拉长,各代世代重叠严重,每年的危害率为1.67%(枯心率0.82%,白穗率0.86%)。自2010年以来,其发生程度呈加重趋势,年均危害率达2.22%(枯心率1.28%,白穗率0.95%),特别在2012年,全年平均为害率达3.14%(枯心率1.91%,白穗率1.25%),年发生面积达2.87万hm2以上(一代2.53万hm2,二代0.34万hm2)。

2 发生原因分析

2.1气候变化影响

据气象资料,受全球气温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我县近5年来3月份平均气温10.4~16.1℃,其中2013年3月平均气温达16.1℃,气温较高,为螟虫越冬羽化提供了条件。但近5年来4月平均气温15.1~18.8℃,5月平均气温19.9~21.5℃,6月平均气温22.8~25℃,4~6月气温阶段性变化不明显,导致螟虫发育进度不整齐,蛾峰期拉长,世代重叠严重,防治难度加大。

2.2水稻种植制度影响

2.2.1冬闲田比例增大导致越冬基数大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冬闲田比例大幅增加。据县植保站近年调查,每667m2二化螟冬闲田平均残存基数是冬种田平均残存基数的8.23倍,大螟冬闲田平均残存基数是冬种田平均残存基数的3.87倍。

2.2.2机收面积增大导致越冬基数大近年来我县机收面积大幅提高,目前达80%以上,机收水稻桩高比手割水稻桩普遍高20cm以上,有利于螟虫越冬。据县植保站近年调查,机收田二化螟平均残存基数是手割田平均残存基数1.05倍,机收田大螟平均残存基数是手割田平均残存基数1.32倍。

2.2.3栽培措施影响近年来大量推广的免耕、直播等轻简型栽培措施,以及氮肥的大量使用,对稻螟虫的发生危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3使用药物不合理

水稻螟虫是本县的老虫害,防治药剂多年来一直依赖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等,使螟虫产生抗药性,使用剂量越来越大,防治次数也越来越多,而防治效果仍然不理想,导致螟虫种群基数大增;此外,过多地依赖化学农药,大量杀伤天敌,减弱了自然控害作用。

2.4水稻新品种的推广

水稻螟虫的发生与水稻品种也具有显著性相关。据研究和调查表明,随着水稻新品种的开发与推广,杂交稻、糯稻、籼稻等类型水稻品种在大田种植中覆盖率较高。通过比较分析表明,籼稻品种对二化螟的发生更有利,粳稻品种对三化螟的发生更有利,而杂交稻对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发生都有利。

3 防治策略

3.1加强螟虫的监测预报

做好水稻螟虫的监测调查工作,准确、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同时,在做好病虫信息传递和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加快病虫信息的网络化传递和预报发布可视化的进程,提高病虫情报的时效性和入户率,及时宣传、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做好防治工作。

3.2消灭越冬虫源,降低虫源基数

应结合秸秆还田、稻荐翻耕,深埋二化螟越冬幼虫,实施早春灌溉措施,增加越冬害虫的死亡率,减轻一代发生基数。铲除田边杂草、野生禾苗,沤制肥料或充作燃料,在来年育秧前将堆放的稻草处理完毕,可以消灭大量越冬幼虫。

3.3实施绿色防控,加强自然控害作用

在防治螟虫过程中,大力推广稻鸭技术、生物导弹(赤眼蜂)、二化螟性诱剂、安装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等,同时使用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BT乳剂等生物农药防治,减少对天敌的伤害,强化自然防治。

3.4适期防治,合理用药

防治螟虫坚持“狠治第一代,挑治第二代”防治策略。我县第一代螟虫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期5d内的枯鞘株率5%~7%(5月14~24日)时施药防治,二代螟虫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期6d内的枯鞘株率0.5%~1%(7月18~28日)时施药防治。防治药剂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药效期长的农药,如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氟苯虫酰胺等双酰胺类单剂或复配剂杀虫剂,并交替使用,避免螟虫产生新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1]肖国平.岳池县水稻直播技术探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9):63.

[2]刘德全,李世林,唐洪,等.岳池县水稻稻曲病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J].四川农业科技,2014(4):46-47.

[3]向玉勇,张帆,夏必文,等.我国水稻螟虫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1(11):19-23.

[4]陈晓娟,何树林,杨运忠.川西水稻螟虫组成及发生危害新特点[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59-11461.

猜你喜欢
岳池县螟虫二化螟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水稻螟虫为害烈多措并举防效好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桑树螟虫性诱绿色防控技术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关于岳池县失能老人情感支持现状的调查
针对岳池县空巢老人心理抑郁的调查研究
水稻螟虫防治与思考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