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流胶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2016-04-05 22:57师亚芬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流胶流胶病韩城

师亚芬

(韩城林业工作站,陕西 韩城 715400)



花椒流胶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师亚芬

(韩城林业工作站,陕西 韩城 715400)

本文主要介绍了花椒流胶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方法。

花椒;流胶病;防治

韩城的气候特点适宜花椒生长,花椒产业已经成为韩城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已建成了百里4 000万株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2015年花椒总产量达2.4万t,花椒总收入达20亿元[1]。但是,韩城花椒品种单一、管理粗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花椒的病害,如炭疽病、叶锈病、根腐病、流胶病等,时有发生,其中以花椒流胶病最为典型,在韩城花椒产区发生比较普遍,严重影响花椒产量、品质和植株寿命,是目前花椒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流胶病的防治,对韩城花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花椒流胶病危害症状

该病害主要为害花椒树的主干,尤其是树干的颈基部,严重时树冠上部枝条也产生病斑。被害椒树,在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被害处表皮呈红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大,病变部呈湿腐状,表皮略有凹陷,并伴有流胶出现,继续发展病斑变黑,大面积树皮腐烂,使树体营养物质运输受阻,造成病部一侧病枝叶片黄化,凋萎,当病斑环绕1周时,病斑上部枝干干枯死亡,乃至全株枯死。

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孢子座在病枝里越冬,翌年,3-11月均可侵染椒树。当气温慢慢回升,达到15 ℃时(流胶病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 ℃、最高温度30 ℃ 、最低温度15 ℃)[2],老病斑开始恢复扩展,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扩散,由伤口侵入。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至7月初病斑扩展迅速,发病比较缓慢;7月中旬至8月中旬病菌发展迅速,传播速度快。病害发展可持续到10月,当气温下降,天气变凉,不利于病菌入侵、危害,病害停止发展。特别是每年6-8月份雨水较多年份感病株数明显增多[3]。

病害发生的程度与花椒的品种、树龄及立地条件有关。大红袍易感此病,抗病品种豆椒及野生品种苟椒发病轻或不发病。幼树发病轻,冷凉山地发病轻。一般情况下,水浇地或雨水多的地区及病虫防治差的椒园发病较重。

3 发病原因

3.1 侵染性流胶

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具有传染性。病菌随风、雨传播,主要经伤口侵入,为害椒树的枝干。在自然条件下,凡被吉丁虫为害的花椒树大多都有流胶病的发生,这说明吉丁虫的入蛀为流胶病病菌创造了侵入条件[4-5]。

3.2 生理性流胶

由机械损伤、虫害、冻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重、土质粘重或土壤酸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生理性流胶。

4 防治方法

4.1 彻底清园

为了减少越冬病源及虫害,秋季落叶后及时彻底清理椒园,将病虫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4.2 合理修剪,保持树势

通过修剪及时去除病虫枝并烧毁,降底侵染源,减少二次感染机会;合理布局枝条,提高树木的通风透光性,控制结果枝组,使树势健壮。

4.3 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

加强椒树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适时中耕、除草,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等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加强管理。

4.4 物理防治

4.4.1 锤击法防虫 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越冬幼虫活动流胶期和6月上旬初孵幼虫钻蛀流胶期,用钉锤、小斧头、木棒等锤击流胶部位及周边,砸死幼虫。4.4.2 刮除病斑 对于已发生的病斑要及时刮除,再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剂保护,发现枝干上有蛀孔时,用毒泥、毒签封口,熏死蛀虫。4.4.3 树干涂白 对主干、主枝、副主枝及大侧枝用涂白剂涂白。常用的涂白剂为硫酸铜石灰涂白剂(硫酸铜500 g、生石灰10 kg)。配制方法:用开水将硫酸铜充分溶解,再加水稀释;将生石灰慢慢加水熟化后,继续将剩余的水倒入调成石灰乳,然后将两种混合,并不断搅拌均匀即成涂白剂。

4.5 药剂防治

4.5.1 椒园消毒 早春发芽前和秋末落叶后各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越冬病害;冬季休眠期(最低气温在5 ℃以上)树干涂白,防止冻害。椒园消毒时,不要只喷树上,要树上、树下一起喷,做到椒园彻底消毒。

4.5.2 椒园喷药 于5月中旬和7月下旬发病高峰期,每隔1周喷1次1 5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甲基硫菌灵或百菌清,交替使用,连喷2~3次,预防浸染性病菌蔓延。在虫害严重时应及时用吡虫啉1 000倍液+毒死蜱乳油1 000~2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尽量用两种以上的农药进行防治。

[1] 梁彦伟,郭凤梅.韩城花椒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9(1):29-30.

[2] 何苏琴,袁忠林.花椒流胶病病原疫霉中的鉴定[J].西北农业学报,1997,6(4):4-7.

[3] 袁忠林.花椒流胶病田间发生规律的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8,15(2):112-115.

[4] 曹支敏,梁英梅.花椒干腐病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2,12(3):7-4.

[5] 李仲芳,乔旭.花椒流胶病病原的初步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1989(3):45-46.

Control Techniques of Gummosis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

SHI Ya-fen

(HanchengForestryStation,Hancheng,Shaanxi715400)

Gummosis occurred to Zanthoxylum bungeanum was introduced in terms of its symptoms, lifecycle, causes and the control techniques.

Zanthoxylum bungeanum; gummosis; control

2016-05-20

师亚芬(1973-),女,陕西韩城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S573

B

1001-2117(2016)05-0082-02

猜你喜欢
流胶流胶病韩城
浅析黄瓜流胶病害与细菌性流胶病
魅力韩城
嗨!韩城
韩城老街
请到我们韩城来
茉莉酸与乙烯利对桃新梢流胶影响的研究
武汉地区不同桃品种流胶病情况调查与评价
桃树流胶病防治研究进展
上海古松树流胶树体处理技术研究
保护地黄瓜细菌性流胶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