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习题课优化教学策略

2016-04-05 15:44徐建琴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最优化习题课高中化学

徐建琴

[摘要]化学习题教学,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不同以往的教学方法,开展例、习题讲解,试卷评讲等教学活动,将化学的概念、公式、性质和原理进行延伸和深化,达到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 习题课 最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074

高中化学教学,由过去“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以新课标为指导的教学、实验、习题三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习题教学,不是单纯的题海轰炸,而是例、习题讲解,试卷评讲等教学活动,是概念、公式、性质和原理的延伸和深化,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重要举措。因此,它要求每个化学教师发挥自己的学业特长,多途径地做好这项工作。

一、新的化学习题课构成要素

正确认识习题教学,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教学,不仅能巩固学生的学业知识,培养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化学实践能力。为此,应做到:

一是精选例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必须精选典型的、对所复习知识点具有指导意义的习题。从方法步骤、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弄清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

二是培养思维能力。学生的练习还要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方法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是做好练后评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可采用“一题多解”“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讲活,从而达到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四是加强解题小结,注意学法指导。在练习和评析中注意总结解题常用方法、一般规律、注意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探索巧解、速解、一题多解的新途径、新方法,这样可使学生解题经验积少成多,开阔视野,少走弯路。

二、打好一个基础,分清四个层次

习题课需要有一个好基础,即选编好习题。何谓好题?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习题要符合学习的总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二是选出侧重重点、突破难点的习题,使学生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

此外,选习题还要分四个层次:

一是针对性。选题既要体现教学内容,又能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是可行性。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有所差别的现实情况,对题目的设计应把握好尺度,太易太难皆非所宜,要达到“后进不后,先进更先,气氛浓郁,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少而精。在选题时不必面面俱到,要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点带线,以线促面,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是多样化、生活化。不同类型、不同设计、不同形式、不同角度的习题,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作用,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活跃学习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三、上好化学习题课的五字诀

一是“平”。即师生平等。在此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表扬学生的独创精神。在课堂上营造出活泼、积极、向上、多元的氛围。为达此目的,教师要知识渊博、心胸广大、视野开阔、言语生动,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使学生渐入学习佳境。

二是“疑”。即对所授课的内容设置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疑问,引导学生自发性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师生、生生间互辩互答,使疑问在讨论中逐步得到解决,学生的知识在疑问中得到积累,科学素质在辩论中获得提高。

三是“径”。化学课的习题繁多,任何人都不可能一一解答。但它的每章每节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因此,把化学中各种反应及其计算的规律和方法传授给学生,授之以“渔”才是关键。

四是“悟”。所谓“悟”,即思考。我们在习题课教学实践中,提倡学生对所做题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多设解题的侧重点、办法和途径。对其中存在的规律和结果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知其然达到知其所以然。

五是“忆”。不论是题解的方法还是每一类化学反应的规律,我们虽不提倡死记硬背,但对一些重要的化学性质、概念、公式、原理、变化规律等还是要求学生理解记忆的。若非如此,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总之,新课标要求深化习题课的改革,浅尝辄止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提高,才能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最优化习题课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之高中数学习题课初探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习题课应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