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

2016-04-06 04:30祝金宝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兴趣教学方法

祝金宝

摘要:新时期,高中物理课程的标准和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教师应该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教学方法;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288-01

根据教育部颁发实施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精神,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在课程目标上要更加注重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在课程的教学实施上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更为突出地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地探究问题和寻找原因,需要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或实验操作获得答案,并且对相应的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所以,这也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我将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探讨一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用生动风趣的教学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下面来举几个例子。在讲解理想气体等温变化的微观解释时,可这样比喻:我们班有五十人,每个人可以看作是一个气体分子。如果这五十个人都在一个教室里,就显得很挤,彼此之间很容易产生碰撞;而当把班里的同学放到一个大礼堂时,彼此碰撞的机会就大大减小了。在讲物体的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在你的头顶较高处,有一张纸片向你落下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大多数学生应该会说:"这没什么好担心的"。如我们再问:"如果从你头顶高处落下的是一个铁球呢?"学生应该会下意识地低下头:"这会出人命的"。从而可以很形象地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两个质量一样番茄来进行试验,即让其中一个从课桌上落下和另一个从两层楼高处落下,对比它们的损坏程度就可以说明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通过这样生动风趣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地就听懂与理解所讲的物理知识,并让学生产生较深的印象。

1.2 在物理教学中讲一些物理学家比如牛顿,伽利略等的事迹,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讲述一些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例如,在理论著作方面,《墨经》中有对力学、光学的论述;《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简单机械的记述;《梦溪笔谈》中有对磁角的论述;《论衡》中有关于简单电现象的记述;《考工记》中有关于工程技术、声音传播的记载等等。在当时,这些都是遥遥领先于世界。就是在今天,这些知识仍有可贵的参考价值。在实用技术方法上就更举不胜举。指南针、地球仪、浑天仪、船闸、石拱桥、火箭等都是我国最早发明的。通过对这些的讲述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物理模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3.难点突破,高中课本中的物理概念

文字叙述简洁但严谨,学生大部分能够读懂字面意义,但不能准确理解物理意义,在解题是运用物理概念就容易产生偏差。如超重与失重的教学,个别学生将超重理解为物体重力增大,失重理解为物体重力减少,认为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为零。如果在学习时配合实验:将钩码挂上弹簧秤,记下静止的示数,然后猛提弹簧秤,记下示数,此时发现弹簧秤示数增大了,最后观察物体加速下降时弹簧秤指针位置,示数减小,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超重和失重概念,这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轻松地突破难点。再如,惯性这一概念,有些同学认为难以理解,通过举例老师必须说清,惯性与物体速度无关,与力无关,只与物体质量有关。又如,教材中这样定义了磁通量这一概念:设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平面的面积为S,我们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的乘积叫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当刚接触这者一概论时就容易理解成磁通量就是磁感应强度与面积的乘积,即Φ=BS,但深入分析概念后我们发现算磁通量的两个条件应重点强调:一是B与S垂直问题,不垂直要用三角函数知识计算投影面积;二是面积S必须是切割磁场的有效面积;三是若平面内有一个以上磁场且不是同向,则必须计算合磁场强度;四是磁通量的物理意义,直观形象地说磁通量是指穿过某面积的磁感应线的数量,对于磁通量,B越大,截面积S越大,线圈截面中的磁感线数量也就越多,即磁通量就越大,与线圈的匝数无关;五是磁通量是标量,但却有不同的方向的磁感应线穿过这一面积,尤其在讨论磁场强度不变,线圈旋转时磁通量变化的这一问题,必须首先弄清磁感线的穿入的方向,有的学生误把磁通量当成矢量,这时,可以用水流、电流的概念去类比。

4.反复练习,总结归纳

物理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既需要记忆,更侧重理解。物理的题型多,再现的情景多,只要把物理题的整个过程搞清楚,那么它就不攻自破。显然,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应该得到强化。唯一的捷径就是多做习题,加以类比,总结归纳。最好是将同一题干不同类型的习题放在一起练习,找出其中的蹊跷,总结整理。比如,加速度为零的情况有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可就此展开。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能顾此顾彼,在考试的选择填空中可用平时总结的结论。平时要注重公式的推导和记忆。诚然,同一题也会有多种解法,只有灵活变通,才能在考试时节省时间。

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力学问题,切勿凭空想象,一定要做受力分析图,把所有的力考虑在内。熟练运用整体法与分离法,并对号入座。对于电路问题,弄清电流的走向。对于磁场问题,要掌握左、右手准则,进行建模分析,清楚粒子运行轨迹。对于能量问题,先进行受力分析,在运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要把多余的力考虑在内。高考时的大题就是将这几类问题加以综合,设计复杂的情景过程,只要找清思路,逐一解答,必会柳暗花明的。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兴趣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