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道地药材附子栽培技术

2016-04-06 04:29马建烈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附子栽培

马建烈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四川道地药材附子栽培技术

马建烈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摘要:附子主产四川江油、布拖,两地都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是进入2015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半月多以来,四川江油基地种植地里,附子苗陆续出现枯萎死亡,部分田地枯萎死亡过半,随着附苗死亡,其根部所结附子随之烂掉,给种植农户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加强栽培技术管理及田间病虫害防治十分必要。

关键词:道地药材;附子;栽培

附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侧根(子根),其加工品入药为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中止痛,散寒燥湿功效,主治亡阳虚脱、风寒湿痹、坐骨神经痛、腹中寒痛、跌打剧痛等症。乌头为宿根性草本植物。于12月中旬,10cm地温10℃以上时栽种,7d后发出新须根;次年2月地温在9℃以上时开始出苗,先长出5~7片基生叶,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抽茎,地上部分在气温13~14℃时生长最快。3月上旬以后,地下茎节上长出白色根茎,不久即向下形成块根及子根,一般块根脱落痕的对面及两侧形成的子根较大,其余部位形成的子根较小。从子根萌发到长成附子一般需110~120d。

1栽培技术

1.1选地整地

四川主产区栽培乌头,常采取在山区生产种根,在平地进行商品化生产的方法。

1.1.1种根生产用地宜在凉爽阳坡选玉米、小麦轮作6年以上,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紫色土。经三犁三耙后,整平耙细,作宽1m的畦。结合作畦,施土杂堆肥2500~3000kg/667m2,加施过磷酸钙15kg/667m2、饼肥50kg/667m2为基肥。

1.1.2商品药材生产用地宜在气候温和湿润的平地栽培。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前作以水稻、玉米为佳。在前作收获后,深耕20~25cm,整平耙细,作宽1m的畦。用腐熟厩肥3500~4000kg/667m2、腐熟菜籽饼50~100kg/667m2、过磷酸钙50kg/667m2作基肥,施入表层。

乌头常以块根繁殖。

1.2.1种根繁殖用地以11月上中旬栽种为好。按株行距各17cm开穴,穴深13~15cm。一级块根每畦2~3行,用种根12000~13000个/667m2;三级块根每畦4行,用种根20000个/667m2左右。将种根芽苞向下栽入穴中,栽后淋入人畜粪2000kg/667m2,并提沟土覆盖畦面。栽时于畦端密栽几个,以备补苗用。

1.2.2商品药材繁殖用地常于12月上、中旬栽种。将畦面耧平后按株行距各17cm开穴,每畦3行。一般用二级块根作繁殖材料。每穴栽1~2个块根,芽头向上立放于穴中央。为便于修根,每穴栽2个块根时,应将块根脱落痕朝向畦中心,因为块根脱落痕一侧不会形成子根。注意多栽一部分块根,以备补苗。

1.3田间管理

1.3.1清沟及补苗出苗前用竹耙将过大的土块耙到沟中打碎,再提到畦面耙平。将沟底铲平,防止积水。2月中下旬苗出齐后,及时拔去病株,补齐缺苗。补苗宜早不宜迟。

1.3.2追肥一般追肥3次:第1次追催苗肥在补苗后10d左右,施人畜肥水(1∶1)3000kg/667m2,尿素27kg/667m2,穴施,覆土。第2次在4月上旬(第1次修根后),施绿肥2000kg/667m2、菜饼50kg/667m2、人畜粪水3000kg/667m2。第3次在5月上旬(第2次修根后),这时气温渐高,块根膨大较快,应及时追肥,施厩肥1500~2000kg/667m2,加腐熟菜饼50kg/667m2。每隔2株开穴施入,前后2次开穴要错开,再用人畜粪水6000kg/667m2淋窝,盖窝。整平畦面。使之呈弓背形。

牧民群众在发展草原畜牧产业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养殖模式和养殖理念。采用放牧养殖模式开展动物养殖,每年放牧期近11个月,使草场严重过牧。根据不完全统计,乌拉特前旗规模化、标准化畜牧养殖存栏量不足10%,地区大多草食动物基本处于放养、散养状态,标准化、集约化养殖仅占2%左右。

1.3.3修根为促使块根肥大,提高品质和产量,通常应修根1~2次。第1次在4月上旬,第2次在5月上旬。先采用横摘法去掉基生叶,用附铲刨开植株附近的泥土,露出块根,刮除较小而多余的块根(现多用手),选留2~3个对生的较大块根,修完1株后立即盖土,再修第2株。注意修根时不得损伤主根。第2次修根主要是去掉新长的小子根,以保证选留的附子发育。

1.3.4摘尖和掰芽4月上、中旬(第1次修根后7~8d)摘去顶芽,一般留7~8片叶。当顶端腋芽长出4~5片叶时,再将腋芽摘尖。以后每周摘芽1~2次,将下方生长的腋芽及时掰掉,掰芽时勿伤叶片。

1.3.5灌排水附子生育期必须保持适当湿度,干旱时要注意浇灌水,以水从畦沟内流过不积水为度。雨季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

1.4病虫害防治

1.4.1白绢病主要为害茎基和块根。夏季高温、高湿易发此病。感病后,根茎处逐渐腐烂,茎上叶片由下至上逐渐变黄,当块根大部分腐烂时,叶片萎蔫,最后全株枯死。在茎基部或根部可见到白色绢丝状菌丝和似菜籽状褐色菌核,发病部位最后腐烂成乱麻状。

防治方法:①选无病种根,栽种前用40%多菌灵浸种3h;②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③雨季及时排水;④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根;⑤发现病株连同周围的土一起挖出,撒石灰消毒病穴。

1.4.2霜霉病主要为害苗期叶片,俗称“灰苗”或“白尖”。病苗心叶边缘反卷,叶色灰白,叶背产生淡紫色的霉层,蔓延后枯死。

防治方法:①苗期彻底拔除病苗,并用5%石灰乳消毒病穴;②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乙磷铝500倍液防治。

1.4.3叶斑病此病为害叶片,俗称“麻叶”。3~8月发病,4月下旬为高发期。自基部向上发病,叶片上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有的具轮纹。

防治方法:①忌连作;②发病期用4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1∶150波尔多液每10~15d喷治1次;③收获后集中将病株病叶烧毁,彻底消灭越冬病菌。

1.4.4白粉病常发生在6~9月。自茎下部叶片开始感病,逐渐向上蔓延,叶片产生白粉状霉层,叶片反卷,焦枯死亡。

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2000倍液或托布津1000倍液喷射;②收获后集中烧毁病株残叶。

1.4.5萎蔫病6月下旬为害最重。病株茎上出现长形黑色条纹,叶脉呈黑色油浸状云纹,叶柄上有黑褐色条纹,叶片逐渐变黄或红紫色,枯焦死亡。

防治方法:彻底去掉带病块根,栽种时块根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液浸3h。

另有干腐病、花叶病等病害。

1.4.6主要虫害为害主根的有黑绒鳃金龟子和棕色金龟子幼虫;危害叶牛的是银纹夜蛾幼虫等。可采用毒饵、黑光灯诱杀及杀虫剂喷杀。

2留种技术

乌头以块根繁殖。附子收获后,将主根根据大小分为三级:一级每百个重2kg,二级每百个重0.75~1.75kg,三级每百个重0.25~0.75kg。其中,一级和三级块根作乌头种根,二级块根作附子种根。

种根贮藏,可留在蔸上假植于砂壤土中,种时取出。亦可取下种根,挖坑用砂层积贮藏。挖坑深度为60~70cm,铺一层种根后上盖16cm厚砂土,直到地面,做成瓦背形,四周和中间立玉米秆等保持通气。

3采收与加工

3.1采收

乌头一般在栽后第2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获。如遇连续阴雨,块根容易腐烂,可提前采收。刨起块根,切去地上部茎叶,将子根(泥附子)与母根(乌头)分开,抖去泥土,干燥。生品需加工。

3.2加工

3.2.1盐附子取较大的泥附子洗净后,浸入胆巴盐水(每50kg泥附子用胆巴20kg、食盐15kg,加水30kg)浸泡3d以上,捞出晾晒至表面水干,再浸1d,捞出晾晒。如此反复3次。每次再浸时加胆巴盐水适量,始终保持溶液的量和浓度。然后再日晒夜浸5~6d,使其充分吸收盐分,直至附子表面密集盐粒,变为坚硬时为止。

3.2.2白附片又名白片、雄片。取中等大的泥附子,洗净后用胆巴水(每50kg用胆巴20kg,加清水15kg)浸泡5~7d后捞出,称胆附子。锅里放入新老胆巴水各半,煮约1h,至透心后捞起,放入有少量老胆巴水的清水中浸泡1d,去皮后,再放清水中浸泡约10h捞起,纵切成2~3mm薄片,放清水中浸泡,捞起后摊放,晒至有圈角时,收起密闭用微硫熏后晒干即成。

3.2.3黑顺片又名黑片、附片。取稍小的泥附子,按前法制成胆附子,用浸泡过附子的胆巴水(即老水)煮至透心,在清水中浸泡过夜捞出,不经剥皮,切片厚4~5mm。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3d,每天换清水1次,捞出在加有红糖的清水缸中浸染成黄黑色时取出,蒸10~12h,片子出现光泽油面,晒干或炕干。

乌头以饱满、质坚实、断面色白者为佳。盐附子以个大、质坚实、表面光滑者为佳。白附片以片匀、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黑顺片以片大、均匀、棕黄色、有光泽者为佳。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孔令武,孙海峰.现代实用中药栽培养殖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收稿日期:2016-01-8

作者简介:马建烈(1956-),男,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药用植物学和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附子栽培
苹果树栽培及冻害预防技术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附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自然栽培的味道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夏季苦瓜栽培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