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和成都平原冬春马铃薯低温冻害情况调查及应急管理措施

2016-04-06 04:29沈学善余显荣桑有顺潘俊锋屈会娟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成都平原凉山州应急管理

沈学善,余显荣,桑有顺,王 平,潘俊锋,陈 涛,屈会娟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 西昌 615000;3.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凉山州和成都平原冬春马铃薯低温冻害情况调查及应急管理措施

沈学善1,余显荣2,桑有顺3,王平1,潘俊锋2,陈涛3,屈会娟1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 西昌 615000;3.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马铃薯是凉山州和成都平原冬春季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冬春季低温冻害显著降低马铃薯产量。本研究在凉山州和成都平原多地调查了低温冻害下冬、春马铃薯的受害情况,并针对当前苗情状况,分地区、分播种季节提出田间应急管理措施。

关键词:凉山州;成都平原;马铃薯;低温冻害;应急管理

2016年1月25~27日,四川省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的低温天气,已严重影响冬、春马铃薯生产。为此,四川薯类创新团队迅速组织部分岗位专家分别到凉山州的西昌、宁南、会理、昭觉、布拖、越西等地和成都平原的双流、崇州、金堂等地调查冬作、春作马铃薯冻害情况,并针对当前的苗情状况,提出田间应急管理措施,力争把灾害损失减少。

1低温冻害情况

经多地调查,田间未出苗的马铃薯块茎和已出苗的马铃薯幼苗总体都有不同程度冻害发生。

1.1田间未出苗的马铃薯块茎

一般受冷害的影响不大,块茎在气温回暖后会继续萌发,即表现为出苗延迟。受冻块茎解冻后其组织逐渐由白色(或其本底色)变成桃红色,直至变为灰色、褐色或黑色。冻伤组织迅速变软、腐烂。当水分蒸发后,成为石灰状残渣。因为韧皮部比周围薄壁细胞对低温更敏感,受冷害的块茎横切面出现网状坏死,网状坏死可布满整个块茎,也可能只分布于受害的一侧。随着冷害的加重,维管束环周围出现黑褐色斑点。通常脐端附近更严重。

1.2马铃薯幼苗

-0.8℃时幼苗受冷害,气温降到-2℃时幼苗受冻害,表现为叶片迅速萎蔫、塌陷,当气温变暖时,受害部位变成水浸状,死亡后变褐。在气温回升后会从茎的腋芽部分重新发出茎叶继续生长;-3℃时茎叶全部冻死,但只要种薯薯块未被冻死,气温回升后,块茎会由芽眼处重新萌芽。

因此,低温冻害对马铃薯产量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一般不会造成绝收。此外,不同品种的抗寒性不同,对温度的反应也有差异,受冻害后恢复生长的程度也不同。

2各地应急管理措施

2.1凉山州低山河谷、安宁河一带冬作马铃薯区,主抓幼苗管理

2.1.1覆土防冻对刚出苗破膜的植株,采取人工破膜时,顺手从沟里抓一把土盖在刚出土的幼苗上,能起到保温防冻的作用。

2.1.2施用热性肥料播种时底肥选用牛、羊圈肥和含K的草木灰、火烧土等。热性肥料既可增加地温,同时,钾能影响细胞的透性,提高细胞的浓度,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寒性。出苗后遇强降温天气时,给植株上撒施草木灰,给植株穿“袄子”也能防冻。

2.1.3低温天气结束后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新叶萌发、块茎膨大。采取灌水并冲施清粪水或喷施叶面肥,用尿素150g/667m2、磷酸二氢钾200g对水50kg,促进新叶早生快发、结薯膨大并进,把损失减少。

2.2凉山州高寒山区春作马铃薯区,主抓贮藏期种薯防冻措施

2.2.1种薯贮藏室关闭窗户,减少空气对流,达到保温防冻。

2.2.2堆贮的种薯,可在地面铺稻草或麻袋,上面覆盖稻草、麻袋、薄膜保温防冻。库房也可生火增温防冻。

2.2.3有条件的农户,可将种薯移到温度较高的房间,如有火膛的堂屋。

2.2.4天气回暧后,应该及时开窗户换气,取除覆盖物,并对种薯进行清理,捡除病、烂薯,保证种薯安全。

2.3成都平原冬作马铃薯区冻伤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3.1在2015年12月中旬前播种的马铃薯,出苗快,株高一般在10~25cm,顶部及侧部叶片冻伤,其生长点没有受到影响。应在晴好的天揭膜练苗,喷施广谱性杀菌剂防止冻伤感染病菌发病;待5~7d植株恢复生长再喷施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补充营养,促使马铃薯植株生长健壮。注意在晚上低于零度温度的情况下继续盖膜。

2.3.2在2015年12月中旬以后播种的马铃薯,幼苗刚刚出土,其顶部生长点受到破坏。由于出土的芽和生长点坏死,需要侧芽发芽出苗,所以暂时不要揭膜,应继续盖膜保温,加快新生侧芽早出土,待新苗长出后喷施氮磷钾复合肥,促使马铃薯苗快速生长,在株高生长到25cm以上,应喷施广谱性杀菌剂防止晚疫病发生。

2.3.3防止田间杂草蔓延。由于马铃薯受到冻害延缓植株的生长,杂草会得到快速生长,因此要注意防止草害发生。可在杂草较多的地块在草高小于10cm的时期喷施“宝成”等马铃薯苗后除草剂。

收稿日期:2016-01-3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项目(川农业函[2014]91号)

作者简介:沈学善(1981-),男,副研究员,博士后,主要从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生理生态研究。E-mail::shenxueshan@126.com。

猜你喜欢
成都平原凉山州应急管理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近十年成都平原经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因子分析的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压力评估
2017 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将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