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

2016-04-06 16:18孙弘捷陈洪梅
山西建筑 2016年28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教学方式节点

谢 娜 孙弘捷 陈洪梅

(1.三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2.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9)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

谢 娜1孙弘捷1陈洪梅2

(1.三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2.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9)

结合教学经验,从教学目的、课程关联度、课程内容等方面,阐述了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探讨了问题的解决策略,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材料,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建筑设计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更为主要的是在设计过程中能结合建筑结构和构造关系进行材料的设计应用和方案比较。同时,对材料的认知和把握也是建筑师成熟素养的体现。目前来看,部分建筑专业院校所开设的建筑材料课程还建立在土木专业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上,与建筑专业侧重材料应用和选择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的接驳,建筑材料课的开设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教学方法也较为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目的不清晰。建筑专业的建筑材料课程一般由具有土木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担任。以本校为例,建筑学院的建筑材料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而非专业核心课,主要聘请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由于知识构成的差异,传统的教学内容多偏重基础理论知识,课程采用考试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应试的学习过程,导致建筑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和热情。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学生对材料的认知和应用非常有限,在设计中的运用仍然贫乏。不敢轻易尝试和研究其他材料(如金属、陶瓷、涂料)以及一些新型材料。加上生活中对建筑材料的特点、性能及使用效果等关注少,导致对材料的表现和表达方式没有系统的了解,对优秀的工程案例也不会借鉴和创新。

由此可见,土木工程中“建筑材料”与建筑学的“建筑材料”在授课内容及教学重点上存在一定差异。建筑专业的教学目的应在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与构造,加工与表达的关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根据不同的设计目的来运用材料,更关注材料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外立面的运用效果、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之间节点构造的表达方式。

2)课程间关联度不足。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这三门课程作为建筑技术类专业课程,存在一定的关联度。尤其是建筑材料和构造,两门课程既各有侧重点,同时又有大量的知识交叉。但是,在实际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几门课程各自为政,导致学生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无法将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建筑构造等课程知识体系结合并加以综合应用,在设计深度和技术可实现性的层面显得不足。

3)课程内容的滞后性。现代建筑材料层出不穷,不断的推陈出新,材料种类也越趋丰富化和多样化。而课程教学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基础教学多侧重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介绍,应用层面也以传统技术或成熟技术的介绍为主,一些传统做法和技艺与现实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差距。当今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都在实践领域不断的探索和应用新型材料,如:绿色环保节能的材料、智能化的材料、多功能复合材料等。还有一些建筑师致力于地域材料的复兴以及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与此同时,国内外与建筑学专业相关的建筑材料专著大量涌现,因此,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根据现代建筑材料的发展变化进行补充和知识更新。

2 实践教学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建筑专业自身的特色,确定应用型教学的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调整和课程设计,确定讲课的侧重点,并通过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1)教学过程应紧扣实际案例。在材料课的教学过程中,材料在建筑应用层面的表现和表达需要通过大量与之相关的知名工程实例以及针对性的典型建筑材料运用实例进行详细的讲解。对所选用的工程实例应进行取舍,所选用实例尽可能完整,应包含建筑师所使用的材料来源、材料选取方式、材料的尺寸大小、材料所形成的肌理、材料色彩、材料组合方式、材料之间构造节点方式以及材料最终所形成外立面效果及通过材料来传达某种特殊的情感等知识的全面介绍。

这种与优秀建筑工程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更易于被学生接受。首先,开拓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对建筑师在实际项目中对不同建筑材料或相同建筑材料在构造节点上巧妙又艺术的运用理解。其次,增强对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方法、建筑形态等方面的综合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模仿欲。最后,在分析作品时,既可以了解建筑师对作品中所选用材料的考虑,还可以学习到建筑师对材料的认识程度、材料节点构造的处理方法、对材料性能的运用与掌控程度。这些相关的知识与实际的设计课程学习有很强的关联性,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建筑材料设计中,主动从以上方面进行思考。学生通过优秀建筑实例分析,了解一种或多种建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运用上的不同的表达与效果,以此激发学习动力。

2)建筑材料课程与建筑设计实践相结合。近几年,许多建筑院系都在探索建构实践,如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 2015年东南大学用竹子这种传统材料在浙江临安市太阳公社设计了22个竹构的鸭寮;同济大学在2015年举办的“风语筑”纸板建筑设计与建造竞赛,而类似这样的建造竞赛在同济大学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年之久。此外,还有国内外高校联合举办的建造大赛,如8月2日在贵州举行的为期20天“楼纳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大赛吸引了国内外共23个知名建筑高校成员参与。各大建筑院系通过举办这样的建构实践活动,能有效地把学生在建筑学习中相关的课程知识相互融汇结合起来,把建筑所学课程的理论部分与实际设计操作部分相结合起来,不失为既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又掌握建造方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而建构实验的作品还可以作为临时的公共艺术的展品或是永久构筑物供人欣赏或使用。

采用建构实践的教学方式,将材料课与建筑设计课、建造课结合起来。学生从图纸的设计到动手搭建,从二维的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和实现,能增强对所使用的材料性能、材料尺寸、材料构造节点、建筑空间的设计以及建造施工实施等各方面有更直观和透彻的认知。因此,在建筑材料课程中可根据进度安排增加一定的建筑材料建构实践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建筑材料的建造实践,让学生对所选用的材料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继而对材料的选择、使用材料的尺寸大小、材料的组合方式、所构成的空间形式以及材料构造节点的设计等都进行思考和清楚的认知,尝试不同材料和不同的节点设计带来的不同建筑立面和空间效果。

此外,将调研已建成项目外立面材料的调研教学丰富到教学实践中来,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花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实际项目中建筑材料的运用。学生分组外出进行调研,通过对优秀的公共建筑中材料色彩、材料肌理、材料运用实际效果的观察等增强感性认知;通过对建筑立面中所使用材料进行测绘,观察所用材料节点设计并尝试绘制出节点详图来增强理性认知。学习和感知建成项目中材料的设计手法、拼接方式、肌理变化和材料质感,以及不同材料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体验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与表现的结合,将调研实际项目中建筑材料运用与课堂中所讲授的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

3)多样化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课时和教学内容安排的限制,网络上很多相关的优秀建筑作品介绍的视频不可能在课堂上放映,因此,整理相关信息的网址提供给学生,作为课后补充资料让学生进行观看和学习,课堂进行讨论和案例汇报,达到扩展学生知识面,互动交流的目的。此外,在授课期间引入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需要强调的教学重点、需要补充的新型知识点和视频资料等组织到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作为课前预习和课后小知识点的补充,丰富和完善课程的教学环节。

3 结语

建筑材料课程的知识更新和系统改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构造课程的综合调整,更需要结合各高校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加强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更新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实践教学的推广将有利于解决传统课程中各知识点脱节,关联度弱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 邓学国.“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思路[A].田道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9卷[C].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85-187.

[2] 刘 东,赵 晶.STS模式下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A].田道全.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21-323.

Exploration on building material course problems occurr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Xie Na1Sun Hongjie1Chen Hongmei2

(1.SanjiangCollege,Nanjing210012,China; 2.CollegeofBuildingEngineering,Guizhou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Guiyang550029,China)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teaching targets, course correlation degree and course content, the paper describes a series of problems occurring in building material course teaching process, and explores solving strategies, with a view to improve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teaching quality as well.

building material,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approach, building design

1009-6825(2016)28-0252-02

2016-08-10

谢 娜(1978- ),女,助教; 孙弘捷(1981- ),女,讲师; 陈洪梅(1987- ),女,讲师

G642.0

A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教学方式节点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age distance for common users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