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滨州市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缓解水危机的探讨

2016-04-07 19:03崔淑霞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节水技术滨州市水资源

崔淑霞

(滨州市海河管理局, 山东 滨州 256616)



关于滨州市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缓解水危机的探讨

崔淑霞

(滨州市海河管理局, 山东 滨州256616)

【摘要】滨州市南依山,北濒海,境域大部为退海之地,当地水资源量6.88亿m3,可引黄河水量7.7亿m3,全市可利用水资源量共14.58亿m3,目前实际开发利用量达15.25亿m3,水危机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笔者在分析了当地水资源承载力、经济社会用水状况和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用水定额控制体系,严格取水许可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水危机的建议。

【关键词】滨州市; 水资源; 节水型社会建设; 总量控制; 节水技术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南岸,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当地可利用水资源量仅6.88亿m3,连同可引黄河水量7.7亿m3,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4.58亿m3,水资源十分匮乏。由于公众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利用整体效率不高,利用方式粗放,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浪费。厉行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手段,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鉴于此,滨州市政府近期决定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布了节水实施方案,强调加强用水管理,大力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将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战略性方针长期坚持,把节水贯穿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全过程。

1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1.1当地地表水资源量

滨州市面积9609km2,其中90%为退海之地。据1956—2003年实测降水资料分析,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66.7mm,具有降水量年际变幅大、丰枯不均的特征,最大年降水量1106.2mm(1964年),最小年降水量326.3mm(1968年)。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也极不均匀,年内降水时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近70%。全市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5亿m3,由于土地盐碱及河流污染,汇入河流的地表径流水质差,只有2.2亿m3的水量可用于农业灌溉或水产养殖,其余全部排泄入海。

1.2地下水资源量

全市可利用地下水资源仅限于埋深60m以上、矿化度小于2g/L的部分,地下水资源总量为6.5亿m3,可开采量4.68亿m3。开采的地下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少量用于工业和生活用水。

1.3当地水资源总量

根据多次测定,全市地表、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2.03亿m3,重复计算1.93亿m3,实际当地水资源量为10.1亿m3,可利用量6.88亿m3。全市人均占有当地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47m3。

1.4过境客水资源量

滨州市过境河流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和小清河。黄河是主要客水资源,也是工农业生产和人畜饮用的主要水源。据利津黄河水文站实测,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92.1亿m3。由于受降水丰枯变化和流域引水量逐年增加的影响,来水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02年来水量仅41.89亿m3。虽然黄河流经市境腹部,但也不能滥引,为保证黄河有足够的水量维持生命健康,省分配滨州市引水指标为7.7亿m3。其他过境河道均因污染严重,不能开发利用。

2经济社会用水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2.1用水总量

为了解全市经济社会用水状况,2012年进行了详细调研,对200个城镇典型居民家庭、500个农村典型居民家庭、83个灌区引水点、177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55个公共供水企业、655个工业企业、499个建筑业与第三产业典型用水户和7个河流外生态环境用水点的用水情况进行了多项目调查登记。依据推算值,全市各行业毛用水量15.25528亿m3,其中,城乡居民生活毛用水量0.869749亿m3,农业毛用水量12.534782亿m3,工业毛用水量1.290553亿m3,建筑业毛用水量0.022032亿m3,第三产业毛用水量0.30215亿m3,生态环境毛用水量0.23602亿m3;扣除输水损失,城乡居民生活净用水量0.728347亿m3,农业净用水量8.958725亿m3,工业净用水量1.16446亿m3,建筑业净用水量0.022032亿m3,第三产业净用水量0.291458亿m3,生态环境净用水量0.23602亿m3,净用水合计总量11.401041亿m3。输水损失合计3.854245亿m3,其中,城镇居民生活输水损失0.110118亿m3,农村居民生活输水损失0.031284亿m3,农业灌溉输水损失3.576057亿m3,工业用水输水损失0.126093m3,第三产业用水输水损失0.010694亿m3。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为破解水“瓶颈”制约,滨州市建成了大中型引黄灌区13处(设计引黄能力466m3/s),兴建河道蓄水闸85座,兴建平原水库91座、山区水库23座、山区塘坝114座、沿河固定扬水站278座,总蓄水能力达到7.5亿m3;开凿机井55809眼,配套48107眼,保证了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需要,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也为之付出了过高的水资源环境代价。滨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开发利用达到极限(已高达15.255亿m3),有的地方地下水开发利用率高达80%,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甚至引发了地面沉降、河道断流、湿地萎缩、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二是开发利用不合理。当地地表水5.55亿m3,由于河流污染和工程不配套,可利用地表水量仅2.2亿m3,占总量的40%,60%成为弃水;黄河以北惠民、滨城等县区因利用黄河水便利,地下水未能充分开采,利用率低;区内多年平均年引黄水量12亿m3,最多的年份竟高达28亿m3,远远超出了分配引黄指标,超指标引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河冲淤输沙。三是工业用水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不尽科学合理,高用水企业转型降耗步伐缓慢,水资源浪费较大。四是农田基本建设步伐缓慢,耕地凹凸不平,畦田化程度低,大水漫灌的方式较为普遍,亩次灌溉用水高达300m3,水利用率仅为50%。工业用水重复率低,万元产值耗水量最多的仍达300m3以上。五是水污染严重。上游和当地年排入河道污水16.2亿t,年排入主要污染物62.9万t,农业年施用化肥16万t、农药0.7万t,除黄河外,各河流和地下水均受到污染,降低了水资源质量和利用价值。六是管理方式粗放。农村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缺乏,多数用水协会只能进行灌溉放水、设备看护和水费收缴等简单工作,管理方式比较粗放,未能建立科学精细的灌溉管理制度,造成工程运行状况差、输水损失大[1]。

3构建节水制度体系,完善节水措施

3.1构建节水制度体系

一般年份,滨州市缺水3亿~5亿m3,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水的需求量还会增加,水的缺口将会更大。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任何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超出当地水资源稟赋条件和水环境承载能力都难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因此,滨州必须科学制定控制指标体系,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用水定额,加强取水许可和年度用水计划管理,把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在正常年际间可更新、可补充、可循环的范围内,把节水贯穿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全过程。

首先,设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在摸清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基础上,制定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确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实施“红线”预警管理,对达到警戒线的进行预警并相应采取停止开采、限量供水和禁止排污措施。其次,严格实施用水定额管理。为激发用水户的内在动力,重新制定工业行业、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等地方性标准,按照“定额内讲公平、超定额讲效率”的原则,推行基本水价制度,对定额内用水执行基本水价,对超定额用水累进加收水资源费,引导用水户主动采取节水措施。再次,要严格取水许可管理。新增取水许可审批必须符合用水定额标准,必须满足节水要求,必须安装计量设施并承诺足额缴纳水资源费。还要严格年度用水计划管理,市水行政主管机关要根据各县区年度取水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核定各县区下年度用水计划,凡取水达到或超过年度用水控制指标的,暂停审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取水申请,对超指标用水、用水效率低、污染水质、超采地下水的,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的同时相应核减下一年度用水计划指标。

3.2完善节水措施

3.2.1农业节水

农业节水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提高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水平。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与种植结构,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渔比例,建立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节水高效农作制度。要加强计划用水管理,严格限制和压缩高用水、低产出农作物面积,促进农业发展从粗放型向节约高效精细型发展。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a.加快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滨州市已建成大中型引黄灌区13处,控制灌溉面积38.8万hm2,多年平均引黄水量12.1亿m3。但由于工程配套差,亩次毛耗水量高达200~300m3,水的利用率低。各灌区应以现有工程为基础,改造骨干工程,衬砌输水工程,大力推广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完善输水、蓄水工程建设。可借鉴韩墩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经验。该灌区节水改造后,总干渠输水能力提高了35%,渠系水利用率由75%提高到90%,年节水4000万m3,扩大灌溉面积0.8万hm2,改善灌溉面积1万hm2,总干渠淤积减轻50%以上,既节约了用水总量,又提高了用水效率。

b.加强井灌、河灌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邹平、博兴、惠民3县井灌、河灌区要完善节水工程体系,提升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使灌溉渠道衬砌、管道灌溉等工程成为农田灌溉体系的主流工程。在工程造型上,要根据水源、地形和灌溉面积,合理规划工程布局,衬砌输水渠,减少输水渗漏损失;推广泵站+低压管道灌溉方式,在水源地建设固定扬水站,在田间铺设低压输水管道,实现农田灌溉自动化;在高效农业和经济作物区发展微灌、滴灌和喷灌,打造精品节水示范园区。

c.积极推广先进的田间节水增效技术。改革传统的灌溉方式,整平土地,实行小畦灌溉、长畦短灌、细流沟灌、窄畦速灌,保证进地水量和灌水深度能够均匀分布。畦田改造要根据水源形式、放水口流量、农机具宽度等,合理确定畦田宽度、长度及田面坡降;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农机、农艺、化学等措施,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配套土壤墒情监测设备,根据墒情适时适量灌溉;采取深耕改土等农艺措施,增加土壤保水能力。

d.合理调整农业布局和种植结构,根据水源、土壤等条件,科学调整农、林、牧、渔比例,合理安排农业种植结构和灌溉规模,严格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3.2.2工业节水

目前,滨州市有些高耗水、低产出的企业综合万元增加值用水高达300m3,全市工业用水重复率不到40%,应重点实施火力发电、印染、化工等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加强污水治理,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淘汰一批高耗水项目,压缩高耗水生产线,逐步提高高新科技产业的比重;禁止新上高耗水、重污染、低效率的项目,通过加强工业用水总量控制与工业用水定额管理、严格实行水资源论证等措施,科学引导和促进工业结构、布局调整。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目前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15万t/d,年可提供中水6000万m3,中水利用空间很大,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利用、一水多用,努力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率;滨海地区火电、造纸、化工等高耗水企业,要尽量利用海水和微咸水,减少淡水资源的消耗。

加大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重点抓好火电、化工、印染、造纸、制革和食品加工等高用水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推广使用少用水或不用水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工业单位产品耗水量。

强化企业用水管理,完善工业行业取水定额、节水标准和指标体系,强化用水计量管理,规范企业用水统计,建设工业用水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用水在线监测。

3.2.3生活节水

城乡居民生活节水的核心是完善供水管网建设,降低输水损失率;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减少水资源浪费。滨州市现已实现了自来水管网城乡全覆盖,但由于供水管网已建成多年,损毁严重,跑、冒、滴、漏现象比较普遍,应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修复损毁,加强维修;在城乡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的使用率;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节水意识,提高群众的节水自觉性和节水技术,坚决杜绝用水浪费的陋习[2]。

参考文献

[1]田尧平.浅谈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4(7):44- 46.

[2]冯涛,石林.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与养护资金落实情况及对策建议[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4(7):66- 68.

Discussion on implementing water-saving society construction for alleviating water crisis in Binzhou

CUI Shuxia

(BinzhouHaiheRiverAdministration,Binzhou256616,China)

Abstract:Binzhou is close to mountain in the south, and sea in the north. Most area belongs to marine regression land. Local water resources quantity is 688 million m3, and diversion water quantity from the Yellow River is 770 million m3.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quantity is a total of 1.458 billion m3 in the whole city. Currently, actu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quantity is up to 1.525 billion m3. Water crisis seriously restrict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analyzes local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economic and social water consumption conditions as well as problems i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n that basis, suggestions of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quantity control system and water consumption quota control system establisment, strictly water permit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ng water-saving society to alleviate water crisis are proposed.

Key words:Binzhou; water resources; water-saving society construction; total quantity control; water sav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V21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 4774(2016)01-0037-04

DOI:10.16616/j.cnki.10-1326/TV.2016.01.011

猜你喜欢
节水技术滨州市水资源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城市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