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路径优化及效能提升研究”成果报告

2016-04-08 19:44
大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区域

由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帅全锋主持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路径优化及效能提升研究”(课题批准号: EIA140407),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

(一)主要内容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拉开了新的帷幕。作为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需构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合作与区域协同发展。

1.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区域互动发展的现状分析

京津冀地区以占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 1/10 以上、研究生教育总规模 1/5、博士研究生规模 1/4 强、来华留学生 2/5左右的数量优势、拥有占全国 1/4 强的“211 工程”“985工程”院校等高水平大学、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和居全国之首的包括院士及长江学者在内的高端人才的质量优势,同时也拥有诸多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校)等优质资源,具有多层次、规模大、名牌院校集中的特点。尽管部分高校之间合作意识有所增强,出现了省(市)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模式,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国际、国内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对京津冀区域发展需要高校做些什么,高校能为京津冀区域发展做些什么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相互合作的实践效果也不显著,对区域高等教育规划缺乏顶层设计,相关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不能有效整合区域内优质的高教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十条明确提出:“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既是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良性互动发展的现实诉求,更是推动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有益尝试。

2.探索加快推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优化服务区域发展的路径

通过加快推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的步伐,推动高校间管理干部双向交流培养,高校与地方互派挂职干部锻炼,不断打破人才培养的地域局限,推进区域人才资源的合理、有序的流动,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的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共同打造科技、文化资源共享平台。结合目前京津冀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河北省可选择保定等中心城市作为承接部分高校、科研院所转移的首选地,以更好发挥京津两市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京津两地高校与河北省高校相互合作,也有利于盘活京津区域内的高等教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为共同提升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服好务。

(1)为区域发展培养适用型人才,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发挥人才“储备库”作用。京津冀地区作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聚集区域,高校理应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优势,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国际化学习,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积极构建重基础、宽口径、模块化、自主性、参与式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推动高校完善思维创新环境,强化大学生创造力考评和赋予高校灵活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自主权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此外,应针对高校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特点,在培养人才模式上应各具特色,共同构成区域发展人才培养的生态体系,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积极培养众多具有广适性专业人才并重点培育高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切实发挥好人才“储备库”的作用。

(2)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发挥“助推剂”作用。京津冀高等教育应按照国家及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方面的优势,有效整合资源,积极参与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努力构建“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模式,加强与大中型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建立以科研任务为纽带的长期合作,把高校的重点实验室作为企业的研发中心,更多地承担科技攻关项目,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不断运用先进的科研成果武装并开发现有的产品和资源,把资源优势真正转换为产品优势,实现产品与制作方式的优化升级,加快科技成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努力提高各类产品与服务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强优质资源向区域延伸的聚集效应,切实在技术创新活动和区域产业发展中取得实效,真正使高校发挥“助推剂”的作用。

(3)为区域发展传承先进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辐射源”作用。京津冀地区高校是人才汇集、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重要阵地。高校作为综合性的文化组织载体,理应在教学、育人、人类文化资源发掘、整理与研究、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域承担重任,使大学真正成为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策源地。高校教师通过教书育人、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方式,利用出版著作、举办讲座、召开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来解读和传承先进文化和思想。同时,广大学生又是践行先进文化的主体,他们纷纷利用各类志愿者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等形式积极投身到区域社会进步中去,积极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是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辐射源”作用的有益尝试。

(4)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在服务地方党政决策中发挥“智库”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近年来,习近平同志两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京津冀一些高校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人才、信息、学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组成跨学科、跨专业的课题组,积极承担或申报上级部门的重点课题,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的现实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概括,增强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提供重要决策咨询服务。

3.构建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效能提升机制

(1)建立权威的政策协调机制。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一省和两个直辖市,需要在中央层面建立协调推动机制。一是成立国务院牵头,有关部委和京津冀三省市政府组成的领导小组,在教育部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跨区域内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二是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条例,明确高等教育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一揽子重大政策。三是把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连同与之配套的交通、能源、环境保护等跨区域性规划,一并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并监督实施,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的连续性。同时,依据路线图和时间表,按照近期和长远对京津冀三省市分别明确协同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实施方案,尤其是对高校在协同发展的功能、布局和服务路径开列详细清单,明确时限要求。

(2)建立高校共同合作服务机制。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区划藩篱,推进高等教育同城化改革,确保优质资源在区域内无障碍、无差异流动,并享受平等待遇。如实现学校之间师资互聘,学分互认,共同申报课题、承担项目、建设重点实验室等,共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建立高校与区域间互补互融机制。一方面,社会要更多关心和支持区域内高校发展,通过区域社会有效监督高校的教学与管理,参与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评估和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另一方面,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及时捕捉信息,调整、确定专业设置,确立科研方向,使学校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拓宽高校办学经费渠道、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

(4)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效果评价机制。在充分考察高校与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的基础上,首先设定人才培养、科研转化、设施资源、文化引领、决策咨询等五个内容模块;然后在每个模块下面划分若干具体的评价指标;最后利用功效系数法来测评其成效。所谓功效系数法是指利用功效系数,把不能同度量的评价指标转化为可以同度量的评价分数,然后用其加权平均值来反映高校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综合水平。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收集、阅读和分析大量与选题有关的研究资料,这些资料来源于公开出版的专著、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另外还需要重点研读一些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公开传播的数据和资料、国际数据库等。借助参阅和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 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为研究高等教育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机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寻找现有文献的研究优势与不足,从中寻找该研究的理论突破点。

2.比较研究法

该研究主要从国内外两个维度对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进行剖析。从国内的维度看,分析“珠三角”与“长三角”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从中找寻对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从国外的维度看,比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探求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共同规律,以期对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路径优化与效能提升有所启示与借鉴。

3.实证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指的是着眼于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的国家战略,采取一系列的分析工具,如问卷调查、访谈调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动态跟踪与目标测评、自主评价与他方评价等手段追踪研究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演变过程,直接发现有意义的行为。

4.系统分析法

一般来说,系统研究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目标是研究复杂的、综合的、大规模的课题,研究者进一步的目标不仅在于认识被研究课题和有关对象的实质,而且在于创造工具以便保障合理地控制这些对象,促进解决现有的课题。这种研究功能和改造功能的统一,决定了系统研究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质。因此,该研究将融合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知识,共同开展对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路径优化与效能提升研究。

二、结论与对策

(一)重要观点

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在于以新的理论创新推动社会发展,以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研发服务于社会。京津冀高校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定位,打造特色,形成合力,拓宽服务区域发展的途径,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京津冀区域社会也应在政策规划、经费投入、学科专业点建设、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基地等方面对高校给予重点扶持,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和物质基础。

1.借鉴国内外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成功实践和做法,准确把握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区域性、多样性、导引性、适度性等特点,深入探寻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所具有的系统性、互动性和互补性的特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交叉和融合,是京津冀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2.适应社会需求,为区域社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先进的文化传承、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是京津冀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的路径依赖。

3.突出特色、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效益是京津冀高等教育有效开展区域社会服务的关键。如通过对高等教育在促进农民素质提升方面的调研和分析,有效探索提高农民素质的路径;基于校企合作视角,对构建京津冀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等等,都是高校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区域社会的关键环节。

4.社会服务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应确立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绩效评价原则,构建科学的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动力。

5.建立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保障机制,如立法保障和政策导引机制、高校间协调合作服务机制、高校与区域社会互动互补互融机制、高校服务区域社会优胜劣汰机制等,是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保证。

6.建立起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行政调节为辅,高校主动服务、区域社会积极依靠的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双向互动、良性循环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京津冀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是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对策建议

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优势明显,应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目前,京津冀区域存在政府的引导作用不够、高校之间相互协作效果不佳、高等教育与所聚集区域间互动合作路径不优、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评估体系尚未确立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建立高规格、高效率的政策协调机制

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一个省两市,需要在中央层面建立协调推动机制。一是成立由国务院牵头,有关部委和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组成的京津冀高等教育联动发展领导小组,并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跨区域内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二是把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连同与之配套的交通、能源、环境保护等跨区域性规划,一并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并监督实施,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的连续性。三是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条例,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在实施条例中增加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的总体布局、发展任务和体制改革等内容,明确时限要求。

2.建立校际之间协调合作机制

针对目前京津冀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发展差距,河北省应倾力打造几所高水平大学。可在11所省属重点骨干大学中支持1——2所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再支持3——5所进入“省部共建”重点高校,但应避免求大求全、逐利趋同等不良倾向。同时,推进高等教育同城化改革,确保优质资源在区域内无障碍、无差异流动,享受平等待遇。支持河北高校与京津高校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实现校际间师资互聘、干部互派、学分互认,协同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实验室等。河北省还可选择部分中心城市承接京津部分高校、科研院所转移,更好利用两市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

3.建立高校与区域之间互动互补互融机制

京津冀区域内政府和社会应更多地关心支持高等教育发展,高校也要积极并善于争取政府的支持,不断加强和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的联系,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区域产业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良好路径。一是要借助京津冀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区域内校企之间的技术与信息交流;二是健全完善区域技术和产权交易平台。以京津冀现有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如北方技术交易所、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为核心,构筑京津冀区域校企合作交易平台,促进技术、人才、资本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三是引入一些实力强、信誉好的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组织和信用担保机构,为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区域合作提供强有力的财物保证。四是充分发挥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优势,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形成校际之间服务区域发展的生态链,通过高校与政府、社会的通力合作,共同打造高等教育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生态体系。

4.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发展绩效评价机制

京津冀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确立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影响因子,确定相应的权重,构建规范、有效的服务区域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议设定人才培养培训、社会实践活动、科研成果转化、参谋决策咨询、场地设施资源等五个服务内容模块,在每个模块下面划分若干具体的评价指标,利用功效系数法来测评其绩效(即把不能同度量的评价指标转化为可以同度量的评价分数,然后用其加权平均值来反映高校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综合水平)通过评估,使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增强高校改进自身办学效益的危机意识, 加大学科专业的调整力度,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区域
分割区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协同进化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