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民健身路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016-04-08 11:02朱正伟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朱正伟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邢台市市区内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中的软、硬件建设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邢台市市区内全民健身路径使用与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邢台市市区内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取得了一定范围的发展,地域发展趋向平衡,但还不稳定。健身环境与文化建设之间发展还不和谐;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基本上不能满足是民健身需求;全民健身活动宣传力度还不够深刻;有关法规政策还不完善。为此,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为邢台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议。要解决目前社会体育发展状况,推进全民健身路径稳妥发展,重要的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将工作重心从以建设为主转化为以使用、管理、提高为主,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关键词 全民健身路径 可持续发展 配建项目

河北省是我国健身路径的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重点省市,对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十分重视。就邢台市而言,我们实地考察了市区内的建设路径,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出了邢台市的建设路径发展处于不健康的发展轨道上,体育场馆少,锻炼人群年龄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迫在眉睫。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邢臺市市区内各对群众开放的公园、健身广场、社区健身设施、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健身以及一些家庭健身活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通过计算机检索,并查阅图书、报刊,访问相关网站,以及近十年有关全民健身路径、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资料和文献。

2.问卷调查法

从邢台市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现状,对邢台市市区内健身地点的使用及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就邢台市市区内全民健身路径的社会效益、健身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发展对策等方面对市区居民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男性500份,女性500份。回收960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940,有效率为98%。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邢台市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现状

1.全民健身路径人群对健身路径的了解和使用方法情况

健身路径的出现既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也有社会体育本身的原因[2]。全民健身工程实施以来,邢台市市区内的健身路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群能够理解“健身路径”,但是还有少数人群不知道,或是没听过“健身路径”。这说明有关部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还不清晰,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健身路径生产商在生产器械时在器械上都标注了使用方法,这是为了指导人们科学合理的使用健身器械,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然而,调查显示,只有将近35%的人是按照器械使用说明进行身体锻炼的,其余人群只是随意进行身体锻炼或者只是随波逐流。这说明健身路径在人群的使用中还不能达到科学合理,健身器械的价值并未能被体现出来。

2.健身路径的使用时间和频率

从所调查的健身人员每天锻炼的时间分布看,邢台市市区内健身人群选择晚上进行锻炼的多,占65%;早上进行锻炼的人群少,约占25%;其余时间进行锻炼的约占10%。从所调查的健身人员的锻炼频率看,邢台市市区内健身人群利用健身路径锻炼2次以上的占到了70%,并且每次锻炼的时间达到30分钟的占到了80%,这说明参加健身锻炼的人多数属于体育人口。

3.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特征

健身路径的建设作为一项实事工程,受到了人民大众的喜爱,在参与调查的全民健身路径的锻炼人群中,女性参与者的热情高于男性。从所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年龄是参与健身的一大影响因素,两级分化尤为明显,其中锻炼的人群以老人和儿童为主,而老年人又是参与锻炼群体的主体。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退休在家或是劳动能力较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健身活动,同时带着家里的儿童一起;中年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的原因,在时间、资金和心理上无心进行健身锻炼。

(二)邢台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布局现状

实地考察邢台市市区内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位置一般选择在接近居民休息的区域内,大致可以分为居民生活社区、公园广场、企事业单位内、接近湖畔的位置。从所调查的结果来看,邢台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布局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大型的健身公园或是广场远离居民生活区,例如森林公园。为此,邢台市市区内健身路径需要进一步完善布局现状,要求服务范围进一步覆盖居民区,争取人均使用率有所提高。企事业单位内的健身路径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健身路径的样式可以多。接近湖畔的健身路径一定要做好安全保障,并要有创新的健身路径,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总之,健身路径投入使用后,一定要注意避免打扰居民、与环境不协调等问题。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邢台市市区内的健身路径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又具有了一定的优势,健身路径种类比较齐全,健身路径的布局比较合理,健身路径的使用率还没有到浪费的局面等等。但是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人们对健身路径的理解不够透彻,健身路径的维修问题亟待解决,健身路径的使用不够科学等。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全民健身计划文集(十)[C].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2004:160-172.

[2]李相如,范青慧.我国健身路径工程特征与未来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4:96-98.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