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模式和路径的分析

2016-04-08 04:31路连举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模式

路连举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2

摘 要 大连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在政府大力主导的情况下,致力于为大连市每个公民提供以体育公共设施服务均等化为基礎的健身运动环境。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追求意识的提高,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根据目前大连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国际上发达国家在实施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成功模式和经验,汲取其精华制定出我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健全措施和基本模式。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模式 服务均等化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促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人民群众良好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普及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大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滨海都市,体育健身活动已成为市民们生活休闲和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大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为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建立充足的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并提供相应的、足够的公共体育设施来满足广大市民健身运动的需求。大连市各区、县、镇、村之间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大连市城乡人均生活水平上的差异,因此,在实施公共体育设施均等化的建设中要根据城乡生活水平的差异和居住人口密度的大小制定出契合我市实际情况的体育公共设施服务均等化的模式和实施路径,逐步实现大连市不同区域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以促进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大连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情况

自1995年国家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大连市的体育服务体系越来越健全,运动健身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目前,对于大连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完全依靠政府的投入建设。因此,目前大连市公共体育服务模式为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两种。其中,公共财政水平是政府能力的体现,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具有支配性作用。其核心内容是实现国内人均财政收入均等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是通过直接的健身器材和设施供给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模式是指中央和上级政府制定公共服务设备、设施和服务的统一标准,并按标准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统一化。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体育发展水平不同,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假设模式的选择上也存在着差异。目前,大连市实施的是中等标准的公平模式。该模式是在既定原则基础上,通过经费保证与智能分工的结合为民众提供均等化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的体系。

二、大连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路径探索

基于大连市经济发展现状,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大连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城市整体建设的布局着手,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性作用是实现和加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大连市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内容标准

“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内容标准可定义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在广义上指每位居民(不分男女、老幼等)每个人均享受均等的体育服务的资源,每个人所占有体育服务资源的量是相等的。狭义上讲的体育服务均等化是指地区或地域中能够进行或从事体育活动的居民所享受的体育服务是均等的。而均等化的定位标准会对政府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效果及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均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大连市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应进行实际调研,将体育设施情况与从事的体育项目、人数等进行实际统计,对调研得到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后得出相应的结论,把调研的结果作为实施体育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的支撑依据,从而制定实施方案。

(二)实施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均等化是实现社会体育资源均等化的重要手段

目前,大连市城乡学校教育资源按人口分布情况均等化比较明显,而学校体育教育项目和场地设施的配备具有相对固定的特性。因此,在实施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模式中,市政府应从学校体育服务建设为抓手,将城市和村镇的中小学体育服务资源进行统一的标准化配备和建设,在教学中保证城乡居民孩子所享受的学校体育资源的均等。同时在此基础上,在课余期间将校园的体育资源对我市市民进行开放,使城乡居民均享有学校体育资源的权利,这将是实现体育服务均等化实施的途径之一。

(三)建设体育休闲公园和体育休闲广场是实施体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大连市早在1995年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就已经在体育娱乐设施建设中构建了良好的体育服务内容,专属的体育活动场地对于人口高度密集的老城区而言属于稀缺的土地资源,很难能够另辟专属的体育活动场所,而大连地区多山、多公园和广场,把这些公园和广场增添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将这些场所建设成即能够美化环境又能够为市民提供良好健身运动和休闲环境的娱乐场所。而对于城市新区建设和城乡建设应将体育休闲公园和广场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一部分,重点把公园和广场的修建与体育服务建设紧密结合起啦,建设成休闲型、健身型的休闲场所,使其具有良好的运动文化色彩型的体育休闲公园和广场。要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健身器械要与公园的翠柏绿茵相结合。广场上应在周边安放各种健身器材为市民健身提供便利的服务条件。

(四)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施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

城乡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大连市的城乡经济发展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一情况使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的建设产生很大的阻碍。因此,实现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在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尤其是各地区体育发展差距。政府应为发展地区使用一定的经济辅助,但要在城乡公平、经济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以免出现不合理现象,以免对公共体育服务全民化的实施产生消极影响。对于大连市来说,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最终途径在于提高公共体育的地位和作用,使公民获得切身利益,促进全民体育的发展。当然,城乡经济发展的不统一现象在我国具有长远的历史,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长期的过程,使民众能获得体育锻炼的乐趣与体育资源共享的权利。

(五)借鉴发达国家财政均等化规定成功经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机制

在财政方面我市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实行体育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采取的成功案例,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来实施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财政措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的财力对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均有重大的影响,美国和日本地方政府在最近几年里都在纷纷加大对公共体育服务经费投入,其投入力度远远大于中央政府的投入。因此,财政投入均等化在地方政府实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进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财政均等化的设计在实施体育服务设施均化中显得尤为重要,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此做出了诸多的努力。德国在《联邦财政基本法律》第104条对财政自助分配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第106条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要求和具体实施路径进行了规定;第107条中规定了要通过多重财务手段力争实现各州财务支配平衡。加拿大通过建立省级财政支出能力均等化来均衡体育财政支出的均等化。以此,在财政支出方面,大连市在实施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借鉴现有的发达国家成熟完善的财务制度,来推进大连市各区及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进而完善大连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财务机制。

三、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民健身不仅成为一种口号,而且成为一种受民众欢迎的锻炼和娱乐方式。全民健身有利于广大民众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但在大连一些地区,受经济发展和观念因素的制约,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与全民体育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不均等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民体育锻炼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实现大连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市政府要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规划中;要转变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加强政府部门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干预作用;通过财政措施平衡城乡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差距是解决体育服务不均等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本文对大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均等化建设提出了实施意见和建议,旨在服务于大连的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 黄继珍.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5).

[2] 刘玉.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

[3] 秦小平.中西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环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服务模式
老龄化背景下提升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意义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关键绩效指标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