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有效措施的制定

2016-04-08 04:31李春花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现状措施

李春花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新的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问题随之出现。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改善措施,来探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现状 措施

一、高职体育教学开展的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实加强体育工作……”然而,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开展的现状并不乐观:在师资上,体育专业教师较少,教学视野及趣味性体育教学不足,院级领导对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的体育设施改进不大;由于经费的短缺,教学所需的体育器械配备不足,更新缓慢,课程结构的设计落后,课时明显不足,开展的体育项目较少,体育课程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学习的兴趣受到抑制,不能真正起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和树立终生锻炼的观念。

二、制定高职体育教学开展措施的意义

制定高职体育教学开展措施,就是要改变高职院校对于体育课的教学认识不足的现状,发挥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行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有了这一措施,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自住地选择体育课的项目和锻炼方式,在某一方面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将来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随着经济建设的变化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越来越高,对职业人才的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社会需求,就要制定严谨的体育教学措施,在院级领导大力支持和领导下,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对于解决社会需求和实践教学脱节,体育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有着实际意义。

三、高职体育教学开展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评价体系”,促进“学习目标”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走向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段正规的体育学习,可以说是学校体育课的“收官之战”,和社会体育的“开局之战”,对学生踏入社会后的体育观念和意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说学生体育学习状况评价,是学生学习和独立运用的衔接点,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进步状况与最终所达到的目标(水平、程度)为评价对象,评价包括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动作技能的改进与提高程度、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以及体育学习态度与实际行为表现的变化等,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科学的评价体系指引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学生选择教学项目层次学习时,依据具体的评价标准,建立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和调整自己的下一步行为,为达到学习目标,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锻炼。

(二)体育项目要契合学生体育锻炼的意愿

高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但是都有自己一定的特长和自己的体育专项,在教学实践、锻炼方式、训练方法上有所不同,这就要扬长避短,发挥教师的优势。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对于体育项目的需求,根据他们的意愿来选择,重要的是要把实际锻炼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找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最佳契合点,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这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来调整教学内容。有可能的话,可以打破班级的界限,以学生的选课为依据成立教学组,把教师专长放在相应的体育项目上。这就要求院级领导大力支持教学器械和设备的配置,缺一不可,使得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加完善,深层次的满足了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三)培養学生终身锻炼和健身意识

高职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学生踏入社会后培养终身锻炼和健身意识尤为重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刺激性,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二是;遵循“健康体育”的新理念,在实践上,再兼顾社会体育项目的同时,重点介绍与强身健体有关的运动项目的练习要领与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和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三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不再依附体育课而被动锻炼,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学生潜在的运动能力,指导他们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和意识。

(四)开设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

高职体育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课程的设置就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还要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不能搞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主义,造成与社会的脱节。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锻炼都应该考虑到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的需要。比如,高职学生未来就业大多与有一定劳动强度的机械作业有关,需要长时间的站立、弯腰、仰卧、走动,这些都需要上肢、腿部、腰腹具有良好的耐力和协调性。而且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节奏快、频率高,有时还需连续作业,所以在体育课程的选择中,要做好未来岗位所需的体能储备,选择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强度的项目,比如高尔夫、网球、羽毛球、瑜伽、健美操等等,以体能锻炼为主,多进行对抗性的训练。

四、综述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引导各个高职院校来繁荣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帮助高职院校的体育老师们不断地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中不断求新、求变、求异,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的职业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堵航歌.高职体育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

[2] 段芙蓉.试论如何提高高职体育教学水平[J].体育时空.2016(1).

[3] 陈广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科学导报.2016(3)

[4] 朱思.探析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金田.2016(3).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现状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