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大学体育教育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探析

2016-04-08 04:31韦训李亮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

韦训 李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也得到了重视。然而,我们在看到体育教育可喜变化的同时,也应正视当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就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根据新课改背景下大学体育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提出了改革思路与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新课改背景 大学体育教育 创新思路与方法

体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元素,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体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现有的体育教育依然无法脱离传统模式的禁锢,以完成教学任务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遮蔽了体育教育的原生性,体育教育工作越做越难做,越做越复杂,大学体育教育逐步陷入困境,处于为难的境地。鉴于此,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大环境背景下,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大学体育教育实际,进行教学思路与方法的革新,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科教学成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的体育教学在于通过体育渗透教育,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为其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能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就选用一些违背科学的教学方式。然而,由于受到学校环境条件的禁锢,使得部分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自身教育理念与时代脱节,所沿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过于陈旧,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充分结合高等教育理念,难以准确把握体育教学的科学性,这对体育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再加上,随着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大学开始把教学改革重点转投专业建设和学校知名度的提升上,由此而引发了学校领导人对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视力度不足,基本持“口头上重要,行动上次要”的态度,体育课被看成“形式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行为等都给学生带来极大影响。

二、新课改背景下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深化终身体育理念传播,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新课改理念的推出,给大学体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也给大学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要想深入落实新课改理念,就必须要脱离传统教育理念的禁锢,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理念,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强化自身体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体育教学中“重实践、轻理论”、“重训练、轻科研”等“两重两轻”现象,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让学生不仅接受在体育层面的运动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任务表,让学生严格按照任务表执行。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自然而然就会每天坚持运动,随着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也会在无形之中树立起来,自觉进行运动。

(二)丰富教学手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体育教育工作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更,高校必须要依据课改的客观规律和学校的客观基础,对体育教育工作进行改善,才能紧握时代脉搏,实现体育教育质的飞跃。为此,大学应积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方式,抛弃“教与学”的课堂模式,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如情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使课堂更加富有人性化。譬如说:在篮球教学方面,在“面对面运球接力”、“抛球报数”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比一比”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数累积,顺利完成任务的可以进行小组加分。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动、好胜的心理,又满足他们的集体荣誉心,还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三)创設良好的体育渗透教育环境

所谓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良好的体育环境氛围能促进气场,体现立意,更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的重要条件。可以说,学校是否创设了良好的体育渗透教育环境,将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素质修养,实现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学校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育天赋。除此以外,教师自身在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时,应以学生为出发点,把学生放在首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为学生体育能力以及素质能力的提高下心思,做到用心和学生交流,关心他们,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获得愉悦和快乐的身心体验,更好地接受规范、科学的体育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作为完善人格建构和身体素质获得的重要途径,其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更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素质培养。为此,在新课程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大环境背景下,大学体育应紧密结合实际,从学科教学优势出发,注重优势互补,深入推进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教育质量,为困境中的体育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冯昌靖.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方向的思考[J].读书文摘.2015(04).

[2] 于雷.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4).

[3] 勾凤云.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方向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

猜你喜欢
新课改背景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指导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合作性探究教学在中学政治课的应用与探索
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研工作现状及改善策略探究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