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干部帮扶并重灞桥区实现农村人口全面脱贫

2016-04-09 19:09蒋晓静
新丝路(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大力发展村组区级

蒋晓静

引言:扶贫路上,不能松懈。2012年,灞桥区对全区7万余户27万余人进行普查,确定4364户13794人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实施农村住房平安工程、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干部帮扶、行业帮扶等措施,2012年使695户2590人脱贫,2013年使1283户3775人脱贫,2014年使2386户7429人脱贫,2015年巩固提升后,经逐村逐户核查,按照现行标准,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本刊记者专访中共灞桥区委书记贠笑冬。

《新丝路》:据了解,灞桥区农村住房平安工程效果显著,请问你们为何搞这一工程?农村住房平安工程是如何推进的?

贠笑冬: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实现全区农村人口都有安全住所,是扶贫开发的最基本要求。为此,2012年对全区7万余户农村住房进行全面普查,实施了全面告别土窑洞、土坯房、危漏房的农村住房平安工程,经区、街和村组三级审核、公示,群众无异议后,精准识别出652户住房困难户,财政每户补助3-5万进行援建,无能力建房11户由政府进行代建。截止2013年5月份652户群众全部迁入新居,在全区彻底消除了住房安全隐患。

《新丝路》:灞桥区如何将区域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相结合?取得了哪些成绩,效果如何?

贠笑冬:灞桥区做为西安东大门,浐灞渭三条河流穿境而过,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山、塬、坡、沟等地貌均有分布。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主要采取以下四项措施。一是将狄寨、席王毛西坡两个区域纳入白鹿原都市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引入商业资本运作,通过流转土地、园区务工等形式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大力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以及农事体验活动,带动区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二是在洪庆山大力发展农家乐及林下养殖、种植,发展乡村游等,带动水泉子、野鸡胡等村组农家乐发展,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群众收入。三是依托灞河新区,由人社部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引导其向二三产业转移。由农林部门对种养殖户进行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收益。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24个低收入村全覆盖,吸纳困难群众入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比较效益。

《新丝路》:灞桥区如何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效果如何?

贠笑冬:对筛查出的24个低收入村,安排33名区级领导、48个区级部门包村帮扶,并抽调122名后备干部开展驻村帮扶,选派24名优秀干部任低收入村第一书记。动员区内工商企业,按照“一帮一”的方式,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主导产业。经过三年帮扶,2014年底24个村实现全面脱贫,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均得到较大改观,经统计部门调查、核实,2014年底24个村人均纯收入均超过9500元以上。

《新丝路》:下一步灞桥区将如何巩固脱贫成果?确保灞桥人民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贠笑冬:针对脱贫工作中取得的成效,我们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防止返贫。一是继续精准帮扶。根据此次核查结果,我区农村还有部分家庭年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下群众,按照省市“脱贫摘帽不摘政策”的精神,加大帮扶力度,对有劳动能力、自身有发展动力的边缘户,我们将安排区级部门及各街道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帮扶,通过实施经营能力、就业能力提升工程,确保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二是密切关注弱势群体。针对因自身残疾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边缘户,由区级各职能部门帮助落实各项保障政策,街道包村干部定期回访,稳步提高其生活质量。三是资金支持,提升发展自信。为提升困难群众发展自信,区财政精准到户按照1000元/户·年标准,为其提供产业发展救助金。

同时,加快区域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一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及多种形式的乡村体验活动,引入商业资本运作,通过流转土地、园区务工等形式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大力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以及农事体验活动,带动区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增加群众收入。二是在洪庆山、毛西、狄寨片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商,壮大旅游观光休闲产业,建立乡村旅游专业村、生态旅游示范村,做强农业合作社,吸纳更多群众入社,提升区域脱贫整体水平,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三是在洪庆山大力发展农家乐及林下养殖、种植,发展乡村游等,带动水泉子、野鸡胡等村组农家乐发展,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群众收入。四是由人社部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引导其向二三产业转移。由农林部门对种养殖户进行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收益。五是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24个低收入村全覆盖,吸纳困难群众入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比较效益。六是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产业扶贫资金,重点扶持都市农业、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电商、种养殖、技能培训等,壮大区域产业。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稳步推进移民搬迁工作。一是将洪庆山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改善山区群众居住条件相结合,尽快修订完善《洪庆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规划》并启动实施,改变洪庆山区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二是按照群众自愿原则,高标准启动洪庆山移民搬迁项目,让群众从一产向二三产转移,巩固扶贫开发成果,使山区群众同步够格迈入小康。

最后,我们将全面迈入脱贫攻坚,把精准帮扶落到实处。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壮大村组集体经济,加快帮扶项目落地,我们从区级20个部门抽调80余名后备干部,组建8支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协调落实各自承担的惠农政策,巩固提升發展能力,确保群众如期实现小康,帮扶任务一定三年不变。帮扶工作队实行业绩考核,采取四项措施,确保帮扶成效。一是夯实干部责任,抓落实。为每名帮扶干部配发帮扶记录本,各帮扶队员按照年初制定的村组帮扶方案,抓好项目协调和落实工作,每周前往帮扶村组不少于1次,年不少于52次。二是加强绩效考核,显成效。处级帮扶干部由区委组织部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年终考评结果挂钩,科级及其他帮扶干部由派出单位党委或党组考核。三是加强联系沟通,促发展。帮扶工作队各队员加强与帮扶工作队长、包扶部门领导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帮扶项目,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帮扶工作队长为会议召集人及项目落实直接责任人。四是落实惠农政策,奔小康。从区级6个涉农部门各抽调8名干部,各村派1名干部,充实到8村帮扶工作队,协调落实本部门承担的惠农政策。由区人社局进行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帮扶,民政局进行低保及大病救助帮扶,教育局进行教育扶助帮扶、卫计局对进行医疗救助帮扶、农林局进行发展种养殖帮扶,残联对进行残疾扶助帮扶。

猜你喜欢
大力发展村组区级
关于职业中专开设护理专业的几点思考
区级社区教育学院推进社区教育的实践策略
河南大力发展“雁归经济”
广西岑溪安平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浅析区级疾控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和策略
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金阳荞麦产业发展
对加强区级财政审计的几点建议
治治农村干部的常见病
加强村组财务管理 巩固税费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