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错题的有效整理

2016-04-10 06:00尚艳霞
生物学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错因错题答题

尚艳霞

(甘肃省华亭县第一中学 744100)

张海军

(甘肃省华亭县第三中学 744100)

在生物学教学的复习中,学生常会犯各种类型的错误。将学生平时作业和练习中做错或做对但未完全理解的题目,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整理到笔记本上,以便有针对性地改正错误、解决问题,尽量做到同一错误不再重复。学生如能经常翻看整理的错题,会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作为重点进行复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学生只是简单地将错题原封不动地从卷子挪到笔记本上,并未做任何后期的加工、整理,错题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只有正确、有效地整理错题,才能够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夯实学习基础的目的。

1 审题不清类

1.1 典型例题 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是这两种蛋白质的功能却完全不同,请分析根本原因。

1.2 错因分析 同一生物个体所有的体细胞都源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含有该生物的全部基因,这些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不同(即选择性表达),合成的蛋白质也就不同。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这两种蛋白质都是在胰腺细胞中合成的,由于其基因表达的片段不同,使翻译得到的蛋白质的结构不同,从而决定这两种蛋白质的功能完全不同。因此,这两种蛋白质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是其空间结构不同,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不同。部分学生未看清题目就作答,不能准确区分直接和根本原因,误将蛋白质不同的根本原因错答成直接原因。

1.3 解决方法 在答题时标出关键词“根本原因”,答案便一目了然。因此,学生在解题时,为避免因审题不清而导致的错误,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审题要努力领会命题者的意图:第1步,应读懂试题,通过对试题所提供信息的掌握和分析,搞清楚已知什么、问什么和求什么;第2步,用笔标出关键词;第3步,如果题中有图和表,努力将题图与题表进行结合。第4步,通览全题,然后作答。②注重平时基本技能的训练,平时做完题后及时回顾和总结,再度审题,有意训练并增强审题能力。

2 概念模糊类

2.1 典型例题 下列是某学生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2 错因分析 本题考查真核生物基因的相关知识,涉及面广,部分学生不清楚基因及其表达的具体过程,而易错选为A。错选的主要原因有:①对基因、密码子、反密码子和基因突变等概念掌握不清;②对基因表达的过程不熟悉。若学生能弄清“基因”这个关键词即可轻松选出答案B。

2.3 解决方法 在平时的学习中,造成概念模糊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相关生物学概念不清楚,学得不透、理得不顺和用得不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1]。只有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抓住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懂学透,记忆起来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易区分。因此,回归教材,构建知识体系,加强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巩固,多做典型题型是解决这类错误最有效的方法。

3 答题不完整类

3.1 典型例题 攻克癌症是当前医学上重要的研究课题。请结合细胞癌变的知识,分析癌细胞容易转移的原因。

3.2 错因分析 答题不准确。学生缺乏文字表达能力,未将癌细胞容易转移的原因“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减小”完整地表述出来。

3.3 解决方法 具体有两个解决方法。

3.3.1 用生物学专用术语,或用推理计算得出的符号或数据回答 ①联系所学知识,找到适合的专用术语,或推理计算得出符号、数据等填空,力求准确、全面;②当不知填什么或填多种情况都行时,不妨思考一下命题者的意图(考查教材中什么知识点);③如果担心所填答案不准确时,在不偏题和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可适当补充。例如,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3.3.2 自己组织语言回答(回答为什么) ①要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点,答题时才能准确;②要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力求作答全面;③答案宜简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和逻辑严谨;④尽量用教材中的“原句”或精心组织语言回答问题。但要注意话要说完整,不能“词不达意”甚至“答非所问”;⑤作答结束后通读组织的语言,注意其科学性。

4 识图技巧类

4.1 典型例题 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参见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106页拓展1图)。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从A→B主要原因是光照增强,气温上升

B.从B→C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酶失活

C.从C→D主要原因是气孔打开,CO2供应增加

D.从D→E主要原因是光照减弱,气温下降

4.2 错因分析 大部分学生未看清楚图示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而错选A、D;部分学生看到B选项中的酶时,联系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而认为B→C(正午时分)温度过高,酶失活,而将错误答案B排除;若能真正理解酶的作用特点,读懂X轴-时间所隐含的夏季晴朗的白天光照强度及温度的关系:一般随光照强度的增加,温度也相应增加[2]可知:B→C温度过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则能选出正确答案B。

4.3 解决方法 遇到坐标曲线图题可以用“读轴—看线—综合分析”三步进行分析,即先看横纵坐标的含义,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包括数量单位也要看清楚,然后分析曲线的走向,及转折点的发生原由,最后综合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

猜你喜欢
错因错题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深究错因 把握本质
『压强』易错题练习
邀你来答题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反思错因正确解答
“圆”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