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背景对语文学习心态的影响

2016-04-11 13:12张月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心态兴趣

张月

摘 要:语文学习的心态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兴趣问题一直是语文教育中关注的热点。学界通常都从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上来考虑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我们从语文自身内部因素来考虑,将文化背景与整个语文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同时,更好的研读文本,在文化熏陶的氛围中,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了解传统文化和经典名著,做到自省自悟。

关键词:心态;兴趣;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17-01

著名的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特殊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音调。”我想,苏霍姆林斯基这里所说的“琴弦”恐怕就是学生面对一门课程时的心态了吧。学习心态,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对于学习积极性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健康、良好的学习心态,对于语文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影响语文学习心态的传统认识

语文,母语学习的学科,汉语传承的课堂。对于语文学习的心态问题,传统上认为,不良的学习心态一般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特殊性,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不科学的应试形式,学校不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厌师”加重了厌学语文的情绪,以及家庭教育的偏失等原因造成的。另外,有一些成绩很优异的学生,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强,但是他们认为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是理工科方向的,与语文关系不大,觉得语文成绩一般就可以了,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语文,李金华老师在其的论文中就指出语文学习的功利性让“语文无用”论流行于校园。 在寻找了外部原因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语文自身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二、影响语文学习心态的新思考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文化背景与文本层面

单纯从文本层面来讲,教师在讲授一篇新的课文时对于作者背景的介绍,作者写文章时时代背景的介绍,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更重要的是,教师对于相关背景文化的介绍实际上是在帮助学生建构一个他们可能很陌生的时代、文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理解文章背后的意义。例如,像《最后一课》这样的文章,如果学生对于作品的文化背景没有充分的认识,那么学生对于老师的讲解自然会感觉到陌生和无味,更别提学习兴趣了。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学习者消极被动的机械累积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建构过程;学生是信息生成、意义建构的主体,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协助者、引导者。”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蒋光明先生的观点,学习一下如何更好的将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同学们。他把语文背景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说明性背景知识,指作者的介绍、写作时代的背景、写作风格等;第二类为注释性背景知识,指有关语段中涉及的史料、格言、历史事件等;第三类为该作家的相关文章,如学习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读她的《没有眼睛能看到》作为对比性背景知识。 语文课程中的文本研读离不开文化背景的介绍,文化背景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如果教师对于那些离学生生活时代、地带遥远的作品的单纯解读,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海市蜃楼,老师说的再美学生也很难真的感受到。

2、文化背景与整个语文学习

从文化层面来讲,文化背景是沟通语文与学生文化认同感的桥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文化背景的相关涉猎,不仅可以让学生刚好的理解课文,更可以然他们在学习的同时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文化的认同。例如,学习《香菱学诗》和《出师表》这样的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们先回去自己阅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让他们了解名著和历史,在课堂上充分的讨论和研究课文的内容,讲讲自己对于名著的看法。名著《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语文充满人文色彩,是我们内心的一泓清泉,其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名著。阅读名著,会让我们体验到人文的关怀,爱的温馨,情的涌动,美的震撼。名著虽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闪烁夺目的光彩,似陈年佳酿,愈久愈纯。近些年来提出的陶冶性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重视文化背景在语文教学中作用的表现。

三、文化背景对语文学习心态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个精神层面的教科书,无论是在具体的课文中还是贯穿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它都必然处于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它于无形中默默地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心态,让学生从被动的学转变为主动的学。学生在“‘读字当头、问字当先、读思并重、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起‘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 叶圣陶先生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只有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反省自悟,才能在提高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能力。让语文焕发出它作为文化母体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心态。

参考文献:

[1] 曹明海主编.语文陶冶性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2] 张春新.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心态兴趣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还是“看掐架”心态
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