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阳性标本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2016-04-11 06:45和培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敏感性

和培章

(河南宏力医院,河南长垣 453400)



·临床研究·

尿液阳性标本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和培章

(河南宏力医院,河南长垣 453400)

摘要:目的分析该院尿培养阳性标本的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该院734例住院和门诊患者的送检尿培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分析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共分离病原菌4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7株、革兰阳性菌77株,真菌14株,分别占79.7%、17.2%和3.1%。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59株,占57.8%)、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49株,占10.9%)、粪肠球菌(36株,占8.0%)、屎肠球菌(25株,占5.6%)。病原菌的耐药性差异较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其次是阿米卡星和青霉素类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敏感性较高。结论该院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该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性较低,故不建议经验性使用上述抗菌药物。

关键词:尿培养;细菌分布;敏感性

泌尿系统感染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疾病,根据基础疾病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又可以分为上、下尿路感染。大量研究报道,泌尿系感染在医院感染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排名第2位[1-4]。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由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耐药谱也逐渐改变,并且出现多重耐药菌株,给临床诊治带来了巨大困难,中段尿定量培养为尿路感染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本院734例住院和门诊患者的送检尿培养标本,男345例,女389例,平均年龄(53.26±17.56)岁,剔除同一患者多次送检相同部位标本,只记第1次阳性结果进行分析。

1.2仪器与试剂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细菌鉴定药敏板为美国BD公司产品;真菌鉴定为珠海迪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来自河南省临床检验中心。

1.3方法

1.3.1尿培养对于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要求[5],取清洁中段尿,采用1 μL接种环进行定量接种。

1.3.2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革兰阴性菌大于105CFU/mL或革兰阳性菌大于104CFU/mL时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细菌鉴定药敏板。判断标准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2年版的规定。

1.3.3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按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筛选,并根据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判断。

1.4统计学处理采用北京智方科技有限公司LIS统计软件和WHONET5.4软件联合进行耐药性分析,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分离菌株。

2结果

2.1病原菌分布734份送检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448株,阳性率为61.0%,其中革兰阴性菌357株(占79.7%),革兰阳性菌77株(占17.2%),真菌14株(占3.1%)。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其中大肠埃希菌共259株,产ESBLs菌179株(占69.1%);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49株,产ESBLs菌29株(占59.2%) 。 448份尿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见表1。

表1  448份尿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

续表1  448份尿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

2.2细菌药物敏感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见表2、3(见《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网站主页“论文附件”)。

3讨论

ESBLs由质粒介导,目前按其编码基因的类型将ESBLs分为4类,临床较为多见的是TEM和SHV型两种酶。采用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及其细菌鉴定药敏板可检测绝大多数来源于TEM及SHV的ESBLs,其对产ESBLs细菌的检出灵敏度达99%、特异度达100%,优于双纸片协同法[6]。采用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产ESBLs菌株,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在测出ESBLs的同时还可以对多种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分析。

ESBLs可水解青霉素类,第1、2、3代头孢菌素类,以及单环类抗菌药物,能被克拉维酸等酶抑制剂抑制[7-9]。自1983年德国报道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产ESBLs菌株以来,主要肠杆菌科细菌的产ESBLs菌株不断被发现[10-14]。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广谱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3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产生的选择性压力是导致产ESBLs革兰阴性菌增加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也在逐年上升。本组数据显示,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住院和门诊患者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259株,其中产ESBLs菌179株,占69.1%;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49株,其中产ESBLs菌29株,占59.2%,与国内相关报道相差较大[15],这可能与本地区的医生用药习惯有一定关系。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较高的敏感性,而产ESBLs菌株对几乎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表现出较低的敏感性(均小于50%),并且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呈现较严重的交叉耐药,这可能是由于携带ESBLs的质粒可同时携带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基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均大于50%),但出现1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改良Hodge试验检测),应引起高度重视。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的敏感性较高(均大于70%),而临床经验性治疗选择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表现出高度耐药性。因此,泌尿系统感染无论是革兰阴性菌还是革兰阳性菌,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的一线药物已不太合适。

综上所述,临床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和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常规监测,分析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和耐药性。革兰阳性菌中,肠球菌只对糖肽类抗菌药物和利奈唑烷的敏感性较高,对其他抗菌药物都处于耐药状态。因此,对于尿路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做尿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多重耐药和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丁印国,王运堂,白景花.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常见菌群耐药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1312-1314.

[2]刘先夺,马旺,刘慧敏.泌尿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情况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8,14(3):388-389.

[3]李继霞,公衍文,张京海,等.住院及门诊患者泌尿系感染细菌谱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9):784-786.

[4]李银玲,刘秀芳.长期留置尿管膀胱冲洗间隔时间对泌尿系感染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3):303-304.

[5]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43.

[6]曾其莉,王超,艾彪,等.尿培养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与耐药性分析[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7(2):67-69.

[7]陈淑云,陈激杨,南志敏.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耐药的监测与分析[J].武警医学,2012,23(5):436-437.

[8]穆雪鹍,陈升汶,王沙燕,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的耐药性与基因检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301-305.

[9]章清,魏丽,魏光美,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220-222.

[10]杨静.致泌尿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及其基因型初步研究[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09.

[11]刘波,刘东华,鲁艳.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医院感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4,15(1):51-52.

[12]Coque TM,Baquero F,Canton R.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ESBL-producing Enterobacteriaceae in Europe[J].Euro Surveill,2008,13(48):5437-5453.

[13]Rodríguez-Avial C,Rodríguez-Avial I,Hernández E,et al.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fosfomycin resistance in 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urinary isolates (2005-2009-2011)[J].Rev Esp Quimioter,26(1):43-46.

[14]吕吉云,曲芬.多重耐药微生物及防治对策[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3.

[15]梁小英,王莉宁.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3):190-191.

(收稿日期:2015-11-21)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05.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5-0652-03

猜你喜欢
敏感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550MPa级热轧H型钢冷裂纹敏感性研究
裂纹敏感性钢铸坯表面质量控制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改良CLSI M38-A2应用于皮肤癣菌对甾体皂苷敏感性的测定
光纤应力腐蚀敏感性的测试与计算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