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某市婴幼儿腹泻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2016-04-11 06:45朱中华张茂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腹泻轮状病毒婴幼儿

朱中华,张茂海,张 斌

(1.大冶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黄石 435100;2.大冶市妇幼保健医院,湖北黄石 435100)



·临床研究·

2014年某市婴幼儿腹泻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朱中华1,张茂海1,张斌2

(1.大冶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黄石 435100;2.大冶市妇幼保健医院,湖北黄石 435100)

摘要:目的分析大冶市2014年婴幼儿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并探讨其发病规律。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2014年1~12月3 459例门诊腹泻婴幼儿粪便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775例,阳性率为22.40%;其中6个月至小于2岁为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阳性率为35.77%;1、4、10~12月为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时间。男女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6个月腹泻婴幼儿中,母乳喂养者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4.85%)低于人工喂养者(2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该病的发生以6个月至小于2岁婴幼儿为主,应根据其易感人群、传播途径、流行时间做到早预防、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

小儿急性感染性胃肠炎(简称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较高,我国人群每年约为1.76次/人,其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原虫等,其中以病毒最为多见,尤其是轮状病毒[1]。为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笔者回顾性分析2014年3 459例婴幼儿腹泻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所有标本来自2014年1~12月3 459例门诊腹泻患儿,男1 958例,女1 501例;年龄均小于5岁,其中年龄小于6个月者428例,6个月至小于2岁者1 465例,2~<3岁者1 023例,3~<5岁者543例;年龄小于6个月的患儿中,母乳喂养者309例、人工喂养者119例。

1.2方法

1.2.1检测方法留取患儿粪便进行常规检测和轮状病毒检测。大便常规检测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2]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试剂由深圳市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取适量粪便(约50 mg)样品放入装有稀释液的瓶内,搅拌混匀后,加入3滴(约120 μL)粪便上清液,室温平置,10~20 min内判读结果。

1.2.2结果判断测试卡出现2条红色线则判为阳性,即标本中含有轮状病毒;只出现红色质控线则判为阴性,即标本中未检出轮状病毒;测试卡不出现红色质控线则判为无效,应重新检测。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性别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1 958例男性腹泻患儿中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450例,阳性率为22.98%(450/1 958);1 501例女性腹泻患儿中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325例,阳性率为21.65%(325/1 501)。男女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各年龄段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各年龄段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存在差异,6个月至小于2岁患儿阳性率较高。见表1。

2.3小于6个月患儿不同喂养方式者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母乳喂养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为4.85%(15/309),人工喂养患儿感染阳性率为27.73%(33/1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年龄段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

2.4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季节分布特征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其中6、7、8月检出阳性率较低,1、4、10~12月检出阳性率较高,阳性患儿例数占全年感染患儿的72.0%(558/775)。见表2。

表2  婴幼儿在不同月份的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

3讨论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科轮状病毒属,一般人群感染的轮状病毒可分为A、B、C 3组病毒,其中以A组最常见,是婴幼儿重型腹泻的首要病源体。轮状病毒通过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2]。本研究3 459例腹泻患儿中A群轮状病毒检测阳性775例,其阳性率为22.40%,说明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婴幼儿感染具有阶段性,以6个月至小于2岁患儿的感染率最高,小于6个月和2岁以上幼儿发病率较低。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母乳喂养,对小于6个月患儿不同喂养方式者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母乳喂养患儿感染阳性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母乳喂养可能降低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率,这与国内研究报道一致[3]。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母乳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在发挥作用,并且母乳中大量的寡糖和复合糖也具有保护作用[4-5]。同时轮状病毒通过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运动能力较差,通过该传播途经感染的概率较小,所以不易感染轮状病毒;而6个月至小于2岁的幼儿大多采用非母乳喂养方式,同时其运动能力较前期增强,并且听从意识差,通过感染途经感染的概率增多,成为了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有学者认为,大于2岁的幼儿其机体免疫系统逐渐建立和完善,曾经感染的幼儿体内还产生了特异性抗体,故感染率开始下降[6]。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多发于秋冬季节,所以又称为小儿秋季腹泻[7]。本研究显示,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每月均有,主要集中在1、4、10~12月,上述月份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本文中10~12月为感染高峰期,这与文献[7-8]报道的感染高发时间一致;但本文中4月份也为感染高峰期,这与国内文献报道不一致,这可能与本地区位于华中地区,而与文献[7-9]报道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有关;此外,文献[8]研究与温度有关,文献[9]研究与湿度有关,本地区在温度上与文献[8]所报道地区相似,而湿度与文献[9]所报道地区相似。另外,本研究与文献[10-11]所报道地区相同,温差相似,但感染流行时间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分析的时间、环境因素等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说明每个地区、每年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的时间不一样,其影响因素也不一样。

总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应根据易感人群、流行时间做到早预防、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赵锦铭,程红,严岚,等.小儿急性感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15(1):55-60.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36-637.

[3]顾蓁,沈华琴.喂养方式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57-60.

[4]Chaturvedi P,Warren CD,Altaye M,et al.Fucosylated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vary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over the course of lactation[J].Glycobiology,2001,11(5):365-372.

[5]Newburg DS,Ruiz-Palacios GM,Altaye M,et al.Innate protection conferred by fucosylated oligosaccharides of human milk against diarrhea in breastfed infants[J].Glycobiology,2004,14(3):253-263.

[6]陆惠强,李晓萍,姜妍妍,等.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及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10-212.

[7]陈远平,黎金凤.623份婴幼儿腹泻标本A群轮状病毒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57-158.

[8]张丽杰,方肇寅,唐景裕,等.河北省卢龙县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2):137-139.

[9]童盛昌,丁正荣,李荣成,等.南宁市秋季婴幼儿腹泻与气湿关系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1987,6(4):216-217.

[10]陈飞,汤成玉.2 635例腹泻患儿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2):1547-1548.

[11]李庆,邱毓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检测及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4):1707-1708.

(收稿日期:2015-10-16)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05.0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5-0687-02

猜你喜欢
腹泻轮状病毒婴幼儿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舒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