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检验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6-04-11 06:45罗京资胡汉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床意义

罗京资,胡汉斌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0800)



·经验交流·

急诊检验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罗京资,胡汉斌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08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0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脑外伤组和心肌梗死组,各50例,均给予心肌酶谱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结果心肌梗死组CK水平升高者47例,其灵敏度为94.0%;脑外伤组CK水平升高者50例,其灵敏度为100.0%。两组患者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 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升高,且两组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急诊检验中采用心肌酶谱检测,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效率,临床意义较大,可考虑将其列为急诊检验的常规项目之一。

关键词:急诊检验;心肌酶谱检测;临床意义

临床衡量心肌细胞损伤程度通常多采用心肌酶谱检测,心肌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心肌细胞代谢和调节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的酶类物质,主要包括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 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一旦机体心肌细胞出现异常,这些酶类物质则进入血液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1]。但临床急诊检验中并未将心肌酶谱检测列为常规项目,在临床上造成常因送检不及时而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本研究探析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20~65岁,平均(43.5±15.3)岁。按照疾病类型分为脑外伤组和心肌梗死组,各50例。入选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和Glascow脑外伤诊断标准[2]。排除有恶性肿瘤、急性感染和肝、肾疾病史,以及药物过敏史与精神疾病史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检测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治疗,均实施心肌酶谱检测,采用美国雅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及配套生化检测试剂。心肌酶谱指标中正常值参考范围:LDH为103~227 U/L,AST为0~40 U/L,CK为24~170 U/L,CK-MB为0~24 U/L,HBDH为72~182 U/L。

1.2.2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检测后的临床效果[3],分析心肌酶谱中各指标水平的变化。

2结果

2.1两组CK检测灵敏度两组CK水平升高者共97例,灵敏度为97.0%;其中心肌梗死组CK水平升高者47例,其灵敏度为94.0%;脑外伤组CK水平升高者50例,其灵敏度为100.0%。

2.2两组心肌酶谱各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CK、AST、LDH、HBDH及CK-MB水平均有所升高,且两组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的比较±s,U/L)

3讨论

临床急诊科常见疾病为脑外伤和心肌梗死,都发病急、病情进展较快,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和监控病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心肌尚未发生大面积的坏死时,可在人体血液中通过检测CK显现出来,其灵敏度较高,表明心肌酶谱检测在临床中起到一定的作用[4]。心肌酶谱主要包括CK、AST、LDH、HBD及CK-MB等,其中LDH存在于所有组织中。临床常根据心肌酶谱中不同指标的组织特异性来协助诊断疾病,可利用相关指标观察诊断心肌疾病。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主要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作后,血清CK-MB水平升高,12~36 h达到峰值,但其不适用于14岁以下儿童[5]。临床急诊检验中实施心肌酶谱检测,可有效地明确诊断心肌损伤病变的相关疾病,为患者抢救治疗提供最佳时间。同时,对于脑外伤患者也具有诊断作用,且配合临床其他相关检查,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早期治疗,提高临床急救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本次研究探析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实施心肌酶谱检测后,CK、AST、LDH、HBDH及CK-MB水平均有所升高,且两组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肌梗死组CK值升高47例,其敏感性为94.0%,脑外伤组CK值升高50例,其敏感性为100.0%,表明心肌酶谱中CK检测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急诊检验中采用心肌酶谱检测,可有效地提高临床诊断价值,临床意义较大,可考虑将其列为急诊检验的常规项目之一。

参考文献

[1]莫伟,刘义明,陈晓,等.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4):1882-1883.

[2]田威.急诊检验中心肌酶谱检测的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0):91-92.

[3]孟亚梅,袁庆国.心肌酶谱检测方法及其在急诊检验中的重要意义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6):213.

[4]王卫.急诊检验中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必要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7(9):122-123.

[5]金士萍.临床急诊检验心肌酶谱检测的意义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9):112-113.

(收稿日期:2015-12-26)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05.06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5-0702-02

猜你喜欢
临床意义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输精管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意义探究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酸检测的意义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