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我拜廉吏

2016-04-12 08:21张斯直
支部建设 2016年33期
关键词:忻州元好问金国

■ 张斯直

秋风送我拜廉吏

■ 张斯直

元好问,字裕子,号遗山,山西忻府区(原秀容县)人,金元时期著名诗人、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元好问中年时曾有五年先后任职河南镇平县、内乡县、南阳县县令。所到之处,廉洁奉公,一心为民,芳名留世。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与几位友人再次来到位于忻府区韩岩村的遗山墓园,透过800年的风云,深刻地感受一代廉吏的家国情怀。

热爱家乡

元好问生于忻州,在忻州度过一段美好的青年时光。中年至晚年,他多次从外地回到忻州,特别是在晚年,他在家乡父老的帮助下修建野史亭,开始了艰辛的编撰工作。

元好问对家乡始终充满着热爱之情、留恋之意。他的忻州家乡诗作,大多是他在中年回归忻州后完成的。忻州文化深厚、景观众多,为元好问的家乡诗写作提供了客观条件;诗人更是布衣芒鞋,踏遍忻州的山山水水,借此尽情抒发了自己热爱忻州、怀念故土和人民的浓郁情感。

元好问一生写就1300余首诗歌,其中直接咏叹家乡忻州的诗歌有30余首。这些诗歌直抒胸臆,雄伟瑰丽。

元好问的诗大都收在《元好问全集》中。《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十首)、《己亥十一月三日雪晴夜半读书山东岩看月》《野史亭雨夜感兴》《读书山雪中》《读书山月夕》(二首)、《家山梦归图》(三首)、《陀罗峰》(二首)、《初挈家还读书山》等是其代表作。在《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十首)中,诗人对忻州秋季系舟山的风景给予独到的描绘和赞誉:“霜气一匮薄,杳杳秋山空。临高望烟树,黄落杂青红。造物故豪纵,穷秋变春容。锦障三百里,不尽台山东。”在《读书山月夕》中同样如此:“层崖多古木,细路深莓苔。柴门开晓日,云际青山来……胡休对明月,树影含清华。墙东有湾池,敧枕听鸣蛙。”在对家乡美景尽情吟唱的同时,诗人更多表现出的是热爱之情,在《家山梦归图》中写道:“别却并州已六年,眼中归路直于弦。春晴门巷桑榆绿,犹记骑驴掠社钱。系舟南北暮云平,落日滹河一线明。万里秋风吹布袖,清晖亭上依新晴。”

生死为民

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正月及十二月,蒙古军两次围攻金国都城,金国形势岌岌可危。这时元好问担任金国的左司都事(正七品),位卑职低,面对势如破竹的蒙古军即将发起的“不降即要屠城”的威胁,金哀宗手下的大臣们莫衷一是,或乱讲一顿,于国于民实际无补;或默不作声,颤抖一团。看到时局的混乱、软弱自私的大臣,元好问冒着被众多大臣反对及随时可能被冤杀的危险,以“安社稷、救生灵”为己任,及时提出以城池保全百姓的见解。如此观点,当时似乎可看成是“异端”。尽管后来元好问“以降求存”的观点,被汴京金国西面元帅崔立以带兵投降的方式所取代,但元好问以“汴京百万民众生命安危为重”的观点,还是值得称道。同时,他从国家大局和社会需要出发,石破天惊,作《寄中书耶律公书》,大胆上书蒙古丞相耶律楚材,请求新兴的蒙古国保护金国中原秀士40余人,被很快采纳。

元好问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爱国情怀可以通过他所作的诗歌体现出来。元好问所写的《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眼中》《徘体雪香亭杂咏》《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癸巳五月三日北渡》等丧乱诗,大都心怀结郁、直抵现实,眷恋家国、悲悯苍生。“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眼中》)“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见诗《癸巳五月三日北渡》)描写了战乱后的惨景及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称他的诗为史诗并不为过,说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以后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很应该。诚如他的学生郝经在他的墓志铭中这样写道:“先生出焉,当德陵之末,独以诗鸣,上薄风雅,中规李杜,猝然一出于正。”元好问的确该受到如此称誉。

清廉为政

金哀宗正大三年秋(1226年),元好问从国史馆编修调任河南镇平县担任县令;1227年春夏之交,元好问调任内乡县担任县令;1228年其母病逝,他回家乡丁忧。1231年服满后又任南阳县令,直到八月调到京城任职。

元好问少有经世济国之大志,自负“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做官从政、经世济民是他的理想。为此他三任县令,所到之处,民称贤能。河南《内乡县志》记载:“元好问在内乡任县令期间,为官清正,勤于政务,催民农桑,安抚流亡,不负皇命,乐于助民,调任内乡时,百姓攀辕卧辙,挽留不舍。”留下很多佳话。

元好问在这三地为县令期间,正值战火烽起、国遭危难时刻,征租催课是县令的主要工作,因此县令工作难干,孤苦的心境只有他自己清楚。在诗《镇平县斋感怀》中他写道:“老计渐思乘款段,壮怀空拟漫峥嵘。西窗一夕无人语,挑尽寒灯坐不明。”面对艰难的征粮催税工作,他陷入两难:一是要如数向朝廷上缴赋税,二是要尽量减轻百姓负担,让他们能够维持生计。因此在这两方面权衡、纠结,使他很是痛苦。他在《宿菊潭》诗中写道:“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父老且勿住,问汝我所疑。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欺。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东州长官清,白昼下村稀。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期会不可违,鞭扑伤汝肌。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他一方面禁止吏卒深更半夜到百姓家叩门要钱,同时真诚地告诫百姓,一定要按期缴纳赋税,维持国计和时事之需。

针对内乡百姓缴纳赋税后的生活困难问题,他划线立碑,安排民众垦荒;他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及时组织民众耕作,使田野呈现出葱绿的喜人景象。在《偶记内乡》诗中写道:“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牛闹晓晴。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表达的正是他对农事的关心。他及时开仓放粮,对民众进行赈济,同时拿出微薄的俸银,捐助特别贫困的人。他通过多种方式,缓解内乡的官民矛盾,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的口粮问题,保证了内乡的社会稳定。

元好问对廉吏十分推崇,认为做一个能吏并不很难,而要做个公正的廉吏,却十分艰难。他在《薛明府去思口号》(七首)第一首中这样写道:“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在第三首中这样写道:“麋鹿山中尽,公厨破几钱?只从明府到,猎户得安眠。”在第四首中写道:“木案人何罪?累累满狱中。只从明府到,牢户二年空。”这些诗对清廉无私、执政为民的薛知府进行了多番赞颂,而这位薛知府又似乎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

筑亭修史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年)春,金国西面元帅崔立投降蒙古国。四月,元好问随同金朝官员被俘至山东聊城。天兴三年(1234年)蒙灭金国。

元好问深知,金国灭亡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他作为金国旧臣,此时已成为一介遗民,由于多种原因,他已不可能再去辅助新朝。他以“国亡史不可亡”为己任,于蒙古太宗十年(1238年)八月从山东冠氏启程,到了十一年(1239年)夏,孑然一身,身无所带,回到故乡忻州隐居。在乡人帮助下,在女儿元严的协助下,构筑野史亭,收集野史,开始著述修史工作。

元好问修史是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第一,自身地位低。元好问修史的时候,自身社会地位已是金朝遗民,不是什么朝廷显赫的官员,没有工资收入,生计很难维持。第二,手头资料很少。为此他必须四处采访搜集,寻访遗逸,杂录记载,这消耗了他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精力,随着年龄增大,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就越大。他在《野史亭雨夜感兴》诗中这样写道:“私录关赴告,求野或有趣。秋兔一寸毫,尽力不易举。衰迟私自惜,忧畏当谁语。展转天未明,幽窗响疏语。”其中“衰迟私自惜”,说明年龄对他的挑战。第三,修金史风险大。作为生活在元朝的金朝官员,如何客观公正评价记述金朝百余年的历史,这是一个考验。

元好问没有退缩。他奔波在晋冀鲁豫等地,全力以赴完成修史任务。先后完成《中州集》《壬辰杂编》《金源君臣言行录》《南冠录》等书,共计百万言,为元人撰写金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诚如其学生郝经在《元遗山先生墓志铭》中写道:“每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兴,己所当为;而国史实录在顺天道万户张公府,乃言于张公,使之闻奏,愿为撰述。奏可,方辟馆,为武安乐夔所阻而止。先生曰:‘不可遂令一代之美泯而无闻’,乃为《中州集》百余卷,又为《金源君臣言行录》。往来四方,采遗逸,凡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亲为记录,虽甚醉不忘,于是杂录世事至百万余言,捆束委积,寒屋数楹,名之曰野史亭,书未就而卒。”诚哉斯言!

元好问堪称一代文宗。在中国数千年博大浩瀚的文化史上,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著名的代表人物,而元好问就是备受当世及后人推崇的金元时期的文化巨星和代表人物。他一生踏遍齐鲁晋豫陇蒙陕等多地,学问涉及儒、道、佛、医等众多门类,尤其是诗歌和史料撰述,享誉金元,影响巨大,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编:于晋芳)

猜你喜欢
忻州元好问金国
山西忻州兴旺庄村:蔬菜大棚变“聚宝盆”
山西忻州定襄:“双薯”俏 百姓笑
如果觉得人生太难,就去读读元好问
如果觉得人生太难,就去读读元好问
忻州:研究制定技术方案 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元好问出联收徒
Studi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System Theory
龙舟赛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