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互联网语境下的“小”文化生态

2016-04-12 14:51孔令斌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时代生态文化

孔令斌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科学系, 安徽 合肥 230051)

●文化学研究

大互联网语境下的“小”文化生态

孔令斌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科学系, 安徽 合肥 230051)

互联网之宏大在于其无所不包,只有对网民这一微观个体的行为状态进行剖析,才能揭示互联网的整体文化生态。从活动空间、个人意识、文化内涵三方面入手,可以发现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加剧,网民的现实生存空间急剧萎缩,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个性内涵高度同质。这些说明,“小”是互联网文化最显著的生态特征,认识这一点,有助于互联网文化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 文化生态; 小; 空间; 自我; 个性

引言

从阅读消费到投资理财,从“信息高速公路”到“互联网+”,网络渗透着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过往对互联网文化生态的研究,无论是命题首创者J.P.Barlow,还是以张庆峰为先驱的国内学者,多将主要目光集中于其无所不包的宏观系统和调节延展能力。的确,网络很大,不仅是空间体积,还在于变革能量,能让我们重新审视原本熟悉的每寸土壤,发掘出更多未知的精彩和商机。但同时,网络也很小,小到个人生活的每个细节几乎都能与外界发生联系,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网络化进程的加速,“小”这一特征愈加显现在网民的生存空间、自我意识、个性内涵等各个层面。

一、@:空间之小

半个世纪前,麦克卢汉首次提出“地球村”的概念[1],是针对当时以飞机为代表的高速交通工具和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传媒的普及,而提出的全球化术语。数十年后,互联网横空出世,极大地缩短了信息传输的时间间隔,赋予了普通大众更多接收信息的主动权,也在某种意义上取代了传统交通工具的功能地位,这足以让“地球村”的定义里新增一条:足不出户即可视野无限。而@是互联网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那圆圆的一圈不也正是地球的缩影吗?

“地球村”含有人人平等、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而网络精神——假设互联网具有思维——在主观上是谋求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消弭人与人之间因身份地位财富产生的差距,在客观上也的确取得了较大成效。至少从表面上看,QQ淡化了身份意识,微博均衡了发声权利,微信维护了个人隐私,尽管这不意味着真正的平等,却指向了平等的方向。在这一平等愿景拂照下的地球村民们,似乎也为了标示自身的存在,急于在虚拟世界中找寻坐标。

@即英文单词at,表示“在”的意思,电子邮箱地址里最为常见,指该用户“在”某服务商提供的空间里开辟了个人信箱。只要你上网,无论有线或无线,固定或随机,网络空间都会分配给你一个IP地址,作为你在虚拟世界中的门牌号码。这扇门背后并不如你所愿,会是一个遮风避雨、恣意狂欢的秘密花园,相反却是一间360度无死角的透明玻璃房间;更加危险的是,你对此浑然不觉。

“我在这里!”你在向网络世界高调宣示自我存在,享受快捷便利的同时,互联网系统也在不厌其烦地记录网民的蛛丝马迹,甚至即时状态。因而在网络世界,网民与其说是“来”到这里,不如说是“困”在这里,他们的处境恰如@中那个被包围的a,稍一留心便会愕然发现,那圈围困自己的高墙是从自己的身体里延伸出去的,出口近在转身之后。这与现实中的牢狱不同,网民是自动入瓮。即使他有所觉悟时,早已深陷其中,因为这里对他精神和物质需求的满足程度,大大超越了现实生活;当他再发现自己并非异类,终于找到志同道合的族群时,残存于内心的那丝惶恐和自卑瞬间烟消云散;然后,随着此类群体的日益成熟、壮大和分流,“我宅我快乐”的宅文化、“我寂寞我骄傲”的无聊文化、“我屌丝我自豪”的自嘲文化等网络生态现象渐次兴起。

网民容易对互联网产生依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互联网所标榜的用户中心论和用户体验感在一定程度上被实现了,并且被感知到了,这有助于转移人们对现实的注意力,让他们去追求虚拟空间的广阔,而忽略生存空间的狭小。在这样一个自我观念愈加强烈的时代,网络的确看上去比现实做得要好。

二、i:自我之小

自2013年夏天起,《小时代》系列电影引发了巨大争议,也收获了令人瞠目的票房。什么是“小时代”?按照片方的译法,“小”的英文为tiny,是空间体积上的极小微小,而非时间意义上的幼小短暂。有学者解释,“个体性的‘自我’始终是一个最现实而具体,又超验而浪漫的神秘之物”,郭敬明的世界“就存在于个体与周边的‘小时代’的关系之中”,“而小时代折射到个体感受之中的感觉才是中心”[2]。“小时代”描述的应该是一个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时代,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又存活着许许多多以个体为单位、以个性为核心的小时代,呈现出迥异的人生体验和价值观。这些小时代既是独特的,也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使我们的城市生活色彩日渐多元和炫目。

为何是“小时代”?当下的新新人类虽然追求更加开放包容的生活方式,但思维习惯上的小我趋势愈加严重。当这些各异的自我在同一时空相遇时,或许会相互融汇,引为至交;更多的却是碰撞,继而产生隔阂,正如片中反复出现的姐妹反目,兄弟阋墙。网络时代的自我,不是大写的“I”,而是小写的“i”,意即现实人性中社会责任感的消泯,以及宽容气质的流失。这个过于注重自我的时代之所以没有出现分崩离析的危局,互联网居功至伟,它如同一支强效粘合剂,将一堆堆碎乱的彩色玻璃拼接成一幅幅斑驳陆离的时代怪像。

对网民来说,“小”在生存状态上的体现,就是上文提到过的“宅”,其文化特征是现实活动空间的主动压缩,精神空间的自我满足。“宅”本应是迫于无奈的孤独处境,但奇怪的是,众多“宅民”不仅能够乐享其中,也未必认同自己是孤独的。互联网在满足了他们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还能进一步迎合精神需求。当一个整日流连于虚拟空间的人喊出“我不孤单”的时候,这很有可能是他或她的真实心声,说明其已适应了网络世界的丛林法则,正游刃有余地维系着自己的网际人脉关系网。在消除孤独感这一点上,美国青年马克·扎克伯格功勋卓著。电子邮件、BBS论坛和各种即时通讯软件长期把持着网络交际的话语权,直到2004年Facebook上线,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轴开始由单体直线交往转向群体关联交往;其后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众多社交网络服务产品相继出现,在此大格局下,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除了本身功能之外,存在的最大价值就只是对社交网络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社交网络是web2.0的产物,早在web1.0时代,互联网正式民用化伊始,大众面对信息时的被动地位已悄然发生转变。Web1.0注重信息的发布、搜索和联络,从功能上看与传统媒体差别有限,在受众的自由度上却不可同日而语。传统媒体,以纸媒、广播、电视为代表,人们所具有的自由度仅限于是否阅读和接受这些信息;门户网站则为受众提供了更为宽广的选择余地,超链接使人们可以自由挑选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深入了解。不过,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体一样,都是由官方认可的组织机构掌握话语权,同属于“大媒体”的范畴。门户网站还能为用户提供内容订阅和推送服务,如RSS阅读器、各类弹窗,这类注重信息精准投放的“小媒体”,在本质上还只是仰大媒体鼻息的附属品。而真正引发变革的,是以社交网络为先锋的“自媒体”。

自媒体以用户为主导,在信息的发布、传播和分享过程中,个人与机构享有均等权利,凸显了web2.0的互动、参与特征。其实早期的BBS已经具备了某些自媒体特性,旨在让用户在网络社区内自由地发布信息,在同一话题下进行实时交流;但BBS采用的是站长、版主层级管理制度,用户则依据站内等级高低,拥有不同的发言权限,这都有别于后来的自媒体概念。在社交网络中,用户开始拥有固定的可公开的个人发布界面,信息的传播较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自由,传播面积更为广阔。而随着移动网络的兴起,个人自建APP将成为新的时尚。可以预见,当人人随身携有可登录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处处被无线信号覆盖成为现实时,当去中心化的“泛媒体”倾向呈现出不可阻挡之势时,我们的社会观念,甚至世界形态,将发生重大改变。

三、个性:内涵之小

技术为自我意识的勃发提供了便利,使个性化生活成为可能。有人说互联网将彻底进入个性时代,因为第二代互联网已显露个性元素,“个性解放”开始成为时代精神[3],而第三代互联网将以个性为主导,还有人直言网络时代就是个性时代。在语言、消费等层面,网络文化摆出了一副针对权威和秩序的解构姿态;在信手打开的个人网络空间里,总能看见费尽心思的个性化装饰;将这些个性用技术手段实现出来的IT大腕们,享有着不亚于娱乐明星般的顶礼膜拜……总之,个性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再受到异类般的蔑视和打压,反倒成了被大肆追捧的词汇:作为名词,它是非一般的感觉;作为动词,它是不走寻常路;作为形容词,它是impossible is nothing!

在这样一个以个性为王的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人视缺乏个性为“丢面儿”。问题是,人人都具有心理学意义上的独特性,但其中绝大多数人并不拥有独创性的个性魅力,两者常常被混淆,从而造成个性四溢的时代幻象。

每个时代都有跟风效仿的潮流,也不乏创新的元素和案例。只是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获得变得愈加容易,因而助长了跟风的气焰,延缓了创新的冲动,这与其说是技术的弊端,不如说是人性的通病。这是一个缺乏个性的自我时代,无论现实生活抑或网络空间,对个性的追逐最终往往摆脱不了平庸的现状,趋同反倒成为常态。以整容为例,一个人想摆脱平庸,彰显个性,常见的做法就是改变自己。这本应是一场由内到外的全方位改造,但为图快捷省事,删繁就简成外表的改变,而改变外表最不动脑筋的方式,就是直接套用成熟的模板,轻则浓妆,重则整容。这种惰性思维的后果便是人造美女四处横行,撞鼻撞脸司空见惯,以至于我们乐意相信网上流传的一条未经证实的配图段子:“2013年韩国小姐选美遭遇撞脸,多名候选人样貌神似,难以分辨。”

这条消息最初由微博开始在国内流传。微博的价值不光体现在发布,还在于转发分享。除微博外,在其他网络空间里,在各种所谓的网络神帖、神剧、神剪辑及流行语中,随处可见对旧有元素的复制、粘贴,以及打破、拼接。如同现实中的整容,当我们懒于刻画自己时,便交给他人来操刀,等到一副副精致或独特的符号面具问世时,我们只需保持队形,排队点赞,然后堂而皇之地戴在脸上,从不在意真伪。

真正的个性是由思想蕴育绽放的。即使你的思想不具独特性,你思考的过程也算个性的显现。这本非什么难事,只是这个时代提供给我们思考的土壤日渐贫瘠,空间不断收缩,时间愈加急迫,甚至连思考本身也变得多余了。

结语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切生物皆可作为生态主体;但在网络生态中,人具有生态主体的唯一性。因此,网民的行为状态可以对网络生态形成施加直接影响,换句话说,“小”才是互联网文化最显著的生态特征。

我们在这里探讨文化生态之“小”,并非反驳互联网语义场之大,而是映证其兼容并蓄的多元姿态。相较于外部形态,互联网在文化内涵上却显得不够大气。以小见大,从微观分析来构筑宏观认知,这是深入互联网精神核心区域的正确通道,也是探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

[1]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2]张颐武. “小时代”的新想象:消费与个体性[J]. 当代电影, 2013,(10):49—51.

[3]姜奇平. 个性化的理论证明——斯特劳森《个体》与卡尼曼“前景理论”比较[J]. 互联网周刊,2005,(25):64—65.

The “tiny” cultural ecology under the grand Internet context

KONG Ling-bin

(Department of liberal and arts, Anhui Communication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fei 230051, China)

The great of Internet is because of its all-inclusive form,and the whole culture ecology of the Internet could be revealed only by analyzing the behavior of netizens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activity space, person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we can find out netizen’s real living space shrinking sharply,their ego expanding extremely,their individuality and connotation homogenizing highl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These can be described,that the “tiny” is the most notable ecological feature of Internet culture,and to recognize this,it is helpful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culture.

Internet; cultural ecology; tiny; space; ego; individuality

2015-10-12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483)。

孔令斌(1981— ),男,安徽合肥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学研究。

G122

A

2095-7408(2016)02-0094-03

猜你喜欢
时代生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谁远谁近?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