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集市

2016-04-12 06:50邓娟
青年文学家 2016年7期
关键词:潘家园炒栗子阿娇

邓娟

古董这行,是世界上唯一一款买家有可能比卖家精明的游戏。

古董江湖水多深,人的贪欲就有多深。

江湖水多深?

潘家园就是个江湖,凌晨4点半,神秘的潘家园“鬼市”早已被淘宝人的喧嚣占据。昏暗的灯光、斑驳的树影、攒动的人头,就像电影中倒卖军火、贩卖人口的情景。间或一辆车驶过,照亮了路边的模糊脸孔,一明一灭之间,宛若鬼影。

说起“鬼市”还要追溯到清末,当时有些达官显贵家道中落,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站街变卖,毕竟这是件有失身份的事,只能选在凌晨三四点打着灯笼交易。还有些来路不明的物件,多半是盗墓贼挖出来的,大多只能贱价出售。

如今,躲躲藏藏、掩人耳目的现象已不复存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中不乏“行家”,他们个个二目圆睁、炯炯放光,直奔着那些赝品就去了……

猪头三坐在赵明达的玉器古玩店里,神情有些忿忿:“我他妈真是黑瞎子敲门,熊到家了,就晚了一步,宝贝被前面那孙子买走了……永乐的青花玉壶春!孙子!就是天天吃鱼翅捞饭,吃一碗倒一碗,那也够他们家三代人糟践的……”

赵明达只是笑,颇有些超凡脱俗,看轻胜负,不似猪头三那般小人常戚戚。玩收藏有乐趣,有很多乐趣跟价钱无关,是智力上的挑战。圈子里的朋友大都或听说或亲历过一些故事,有的十年前花五块钱买回来一只碗,现在五百万都不卖,也有的花五十万买一只碗,回来一用洗涤灵、消毒液就傻了眼,五十块都不值。

人人都捡过漏,人人也都打过眼,但没什么比这一行更能吸引人。为了捡漏,为了防止打眼,很多人练就了一身屠龙之技,为生命中遇见龙的那一刻而终生磨刀霍霍。

店里的生意不错,娇艳欲滴的女店长伸出嫩藕一样的胳膊,换着花样往手臂上戴翠镯子、翠戒指。意志稍微薄弱一点儿的人,手里要是没有个托盘接着,眼珠子都会掉出来。美人是真,但这些东西没什么正经玩意儿,不是B货、就是C货,当然也不是一件好东西都没有,都在后面藏着呢。

猪头三暧昧地笑:“你老兄是卖货还是卖人啊?”

赵明达端起茶壶往猪头三的杯子里添水,仿佛没听见那句话。

赵明达博学儒雅,一脸闲适自信,玩了多年古董,有足够的资本笑傲江湖。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妻子十几年前过世了。那时候,他还不到四十岁,一头黑发在几天里全白了。

没人知道他们夫妻感情有多深。直到现在,夜深人静时,他还经常对着她的遗像,一遍遍低声呼唤。“丝桐,丝桐。”随即又苦笑解嘲: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丝桐活着的时候,他们的婚姻如同冰裂纹,她的离世,恰似出窑时突然微妙的爆裂,却成全了那份独一无二的美。后来,他又有了女人,只是再也不会有妻子。他的清高,他的操守,令他在古玩收藏这个圈子里,有良好的口碑。

美女店长叫阿娇,说是赵明达的二奶吧,不算,他没有包养她,她也不需要,小丫头片子年薪一二十万呢;说是他的小三吧,也不算,毕竟他是单身的。

阿娇古灵精怪,跟以前周旋在赵明达身边的女人不一样。那些庸俗脂粉只会今天缠着他要买钻石,明天缠着要买LV。阿娇一开口就要拜他为师,跟他学着玩收藏。

阿娇活力四射,赵明达觉得自己慢慢变得年轻起来,去潘家园时偶尔会带上她。

潘家园遍地手镯玉器、古董佛雕,要想从这些通体带泥或锈迹斑斑的物品中淘出宝贝,好的眼力是不可或缺的,由于作伪手段日新月异,卖假上当是很常见的事。甚至真、假也是相对的,内行人分的是新、旧。用行话讲:“没有受骗的,只有看走眼的。”而大部分交易的微妙之处正在于此。

八点左右,“鬼市”基本结束,但是潘家园的热闹仍在。阿娇毕竟年轻,没见过世面,一双眼睛瞪得像核桃。自从跟赵明达学过几手后,她摩拳擦掌,天天做着白日梦。赵明达觉得好笑,也不怪小姑娘眼皮浅,古董这行是世界上唯一一款买家有可能比卖家精明的游戏,它庞杂的分类,让卖某件东西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卖的是什么。谁不着迷?谁不疯狂?

他想起有一天,阿娇兴冲冲拿回来两个核桃。

普通的食用核桃,却是收藏项目中的一个小项。它源于核桃的健身作用,两只核桃在手里盘转,可以舒筋活血。老北京人都知道乾隆最喜欢这玩意,所以就带着臣民百姓一块玩,皇城当时成为手揉核桃之品相、手法的娱乐中心。“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讲的就是盘核桃。

文玩核桃的年头久了,颜色红若玛瑙,剔透如玉。阿娇买回的是一对狮子头,是文玩核桃四大名品中的首席。一些传世的老核桃,几万十几万元的也有。

赵明达狐疑地问:“好的狮子头极难得,一火车核桃里也配不出一对来,就被你淘到了?多少钱?”

阿娇得意地伸出六根手指头。

赵明达问:“六百?”

阿娇说:“什么呀?六千!”

赵明达哈哈大笑。

阿娇心里一下子没了谱:“不可能啊,塑料的、树脂之类的假货蒙不了我!我可是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捡起这对儿核桃,先碰一碰听听声。你听,金玉之声,再翻过来看看它们的屁股上有没有‘眼儿,你看……”

赵明达还是大笑,他说:“我教你用眼睛看,你却不会用鼻子闻,闻闻,是不是一股哈喇油味?过去有一个做糖炒栗子的伙计,一天到晚辛辛苦苦,挣不了百十块。某天来了个人,一夜出一百块钱,租他炒栗子的家伙。卖炒栗子的伙计心想,我睡着觉就挣钱了,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呀?就答应了。伙计半夜醒来,想查看查看,那人用他的机器到底干什么勾当?一切的工作程序都没变,只见那大铁锅里,正稀里哗啦地炒着核桃,那核桃在炒锅里一加热,自身的油分就溢出来了,再和红糖裹在一起,颜色先就变了。然后趁热用块干净毛巾将糖炒核桃一对一对地用力擦拭干净,嘿——‘包装就出来啦,就变成‘老的啦了!那个卖炒栗子的伙计当时就傻眼了,我怎么就想不到呢?于是从此以后,不炒栗子改炒核桃了,从卖小吃改行做了古玩商。”

阿娇那叫一个生气啊,回头就到花鸟市场买了一对鹦鹉,有空就教鹦鹉说:“戒贪、戒贪!”

江湖是个名利场。人有了名就不用再逛潘家园了,好东西在潘家园露面之前,往往都先直接找名人去了。你卖名人十万,名人一转手就是百万,你不要觉得亏。你没有名气,再怎么卖也就是那个价。

不仅仅是名人,小角色也一样,未必所有的钱都是从潘家园赚来的。摊位往往只是一个展示台,上面的东西一分钱都卖不出去也无所谓。长期做生意的都有固定客户,有好东西电话一打就搞掂了。

一天,阿娇神秘地说:“我在洛阳有个姨父,听说那里挖出了古墓。”

赵明达捏捏她的小脸蛋,暧昧地说:“你懂个锤子。”

阿娇这次聪明了,她问:“你是说,别人故意埋地雷?”

埋地雷是行话,先把东西埋到墓地里再带人去发掘,多年来,赵明达总结出一条规律:一旦你进行古董交易,就会有人专门拆你的心理防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防不胜防。但凡生意人都贪便宜,只要一贪便宜自己就把防线拆了。所有被骗的人都会说,我当时脑子就不转了,他们点迷魂烟了,其实不是脑子不转了,是转得太快了,想着怎么赚钱。所有的骗子都在一个地方下工夫,就是怎么能让你贪上。

走江湖多年,赵明达什么没见过?曾经跟一帮盗墓的混在一起,亲眼见他们从墓里挖出100多根金条,拿一根到银行去卖,银行当着你的面把钱一点,那边还有100多根呢,你肯定要犯贪。戒不了贪,就不能玩文物。

话是这么说,赵明达还是有点动心。洛阳自古以来文化悠久,历史上曾为十三朝古都,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心。时至今日,洛阳名闻天下的“洛阳三宝”,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阳铲”,其中前两样都有极好的声名,而独独洛阳铲是一种盗墓工具。洛阳城的确盗墓风行,主要源于洛阳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

赵明达轻描淡写地说:“挖出了什么好东西,让他们拿来看嘛?”

两天后,赵明达应约来到一家小旅馆。在地下的一间客房里,有两个灰头土脸,幽灵似的人在那正等着他,屋子里昏昏暗暗,一股子霉烂味。赵明达开口就骂:“他妈的,曲里拐弯来这破地方,有什么好东西给我看?”

那两人十万火急地低声说:“大哥呀,您可别嚷嚷,我们是盗墓的,不是没钱住好地方,是怕出事!”

这哥俩从床底下拉出来一只大纸箱子,里边放着用手纸一道一道缠得严严实实的物件,费了老大的工夫才打开。赵明达一看,哎哟,我的亲娘……

卖主说了,他们挖出了个明代古墓。赵明达是个资深人士,对明代瓷器了如指掌,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宋代是百花争艳,元代是一个过渡,明代则形成了几乎是景德镇一花独放的局面。明代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最主要的产品,它代表了釉下彩发展的最高阶段。

就在不久前,赵明达带阿娇参加了一个拍卖会,一对儿雍正粉彩的碗,落槌价还五千万呢。

赵明达心跳加速,终生磨刀霍霍,终于等到遇见龙的这一刻。洪武官窑青花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产品,继承了元青花传统,但工整有余,变化不多。图案题材以程式化的花卉纹为主,布局趋于简单,扁菊纹、缠枝纹或折枝莲叶纹较为多见,龙纹出现五爪,五爪尖连成一个圆形,一般以三爪、四爪为多。造型以盘、碗、罐为主。

赵明达心智完全乱了,是圈套吗?是早就设好了的局?矜持,眼神千万不能过于聚焦,也不能拿起来就不放下。瞧这事,跟电影儿里演的一样,我怎么就如此幸运呢?居然在这个破旅馆里当了回电影主角。人要想发财,拦都拦不住!这几个罐子,就是闭着眼睛卖,哪个不在千万之上?他是个明瓷通,反复看来看去,没错,错不了。

哥俩一口咬定,盘子五百万一对,罐子三百万。

赵明达讨价还价,但双方都知道游戏规则,这不是在秀水买衣服,可以拦腰砍价。只要是正品,还价都是象征性的。你要买就买,你不要,何时还有这样的机会?

买买买,除了瓷器,箱子里还有两个铜镜,上边满是绿锈,抠都抠不下来。赵明达顾不上儒雅风度,死乞白赖说:“这两个我也留着,就算送的吧!”

赵明达做了个展柜,装上了射灯。冷光打下来,那个美就别说了,美轮美奂啊,宝贝就是不一样。怕招贼,家里新安了三道防盗门。

赵明达认识一些著名的专家,他请了两位权威中的权威来家里观赏,其中一位老专家用三十倍的放大镜看,他颤巍巍地说:“国宝,国宝啊,哪里拍回的?”

赵明达觉得自己成了神仙,身体都飘了起来。几天里,他哪里顾得上阿娇,一个人在家里又是翻书,又是找资料,对着瓶瓶罐罐研究、把玩、陶醉。有一天,他忽然想起两个铜镜,铜镜绝对不便宜,只是他太迷青花了。

铜镜上除了绿锈,还沾着泥土,赵明达小心翼翼拿到水龙头下冲,这一冲不得了,他仿佛挨了一闷棍,脑袋差点炸了,假的,完全是做出来的,想到那些瓷器,顿时,他惊出一身冷汗,阿娇,阿娇,经理说:阿娇辞职都一个礼拜了,怎么,您不知道……

赵明达一下慌了。他开始打电话,把景德镇的人问一圈,有没有谁做过?这是保不住密的,果然,有人告诉他:景德镇谁谁谁前阵子一直在攻关呢,这些盘盘罐罐,三五百一个,要多少有多少。

屋檐前的鹦鹉却完全不理解这一切,它们跳跃着,天真无邪地说:“戒贪、戒贪!”

摘自《商界》

猜你喜欢
潘家园炒栗子阿娇
老汪家的炒栗子店
乌角之诗
乌角之诗
潘家园街道庆祝“建党97周年”书画作品展开幕
潘家园的“规矩”
好姑娘阿娇
我喜欢我们K歌的那个晚上,没有一个人离场
真假文物
炒栗子时为什么要放沙子
谁的潘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