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

2016-04-13 08:35徐月圆洪爱秀廖文婷陈翠琴毛媛媛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针头品管圈正确率

徐月圆,洪爱秀,廖文婷,陈翠琴,邓 芳,何 芳,毛媛媛,李 媛

(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南昌 330006; 2.鹰潭市人民医院内科,江西 鹰潭 335000)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

徐月圆1,洪爱秀2,廖文婷2,陈翠琴2,邓 芳2,何 芳2,毛媛媛2,李 媛2

(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南昌 330006; 2.鹰潭市人民医院内科,江西 鹰潭 335000)

目的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鹰潭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开展提高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的品管圈活动,调查33例糖尿病患者共200例次项目,查找胰岛素笔使用的缺陷,通过柏拉图找出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比较活动前后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结果 33例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由活动前的64.5%提高至活动后91.0%,达成率为170.0%,进步率为41.0%。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规范了胰岛素笔使用流程。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的能力,保障了患者安全,同时凝聚了团队精神。

品管圈; 胰岛素笔; 正确使用率; 糖尿病

据报道[1],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使用胰岛素笔的患者逐年增加,然而胰岛素笔错误的使用方法(如注射前未排气、未轮换注射部位、未及时更换针头、进针方式及笔芯安装不正确等)会给患者带来风险,影响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2]。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保障患者安全,鹰潭市人民医院品管圈小组于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针对性地开展了提高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8月15日至9月4日住院及门诊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33例,男24例,女9例,年龄25~88岁;初小文化26例,高中文化4例,大专及以上文化3例。

1.2 品管圈活动方法

1.2.1 成立“控糖圈”品管圈活动小组

圈名为“控糖圈”,圈口号:防治糖尿病,大家齐动员,快乐生活、幸福家庭。通过头脑风暴列出5个候选题目,并从上级政策相符与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对选题进行评分,确定“提高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作为本次需解决的主题,选题理由:对患者而言,胰岛素准确及时的注射,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对护士而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减少医疗纠纷;对医院而言,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满意度,赢得良好声誉。做好计划拟定,利用甘特图,确立活动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对圈员做好具体分工,选择活动地点为护士办公室、医生办公室、上岛咖啡,活动为每半月1次。

1.2.2 现状把握

通过绘制流程图,找到胰岛素笔使用缺陷的关键环节,设计调查记录表,除对胰岛素笔使用情况外,还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类型、联系电话等),将收集数据进行归并,并确定7个方面的问题:注射前排气、注射部位轮换、更换针头、进针方式、核对剂量剂型、注射后停留时间、笔芯安装。调查33例患者共200例次项目,发现71次缺陷数,缺陷次数累计百分比柏拉图分析详见图1。

根据品管圈方法的目标设定方式[3],对胰岛素笔使用的缺陷项目进行了目标设定,自评圈能力为60%。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64.5%+[(1-64.5%)×73.2%×60%]=80.1%。

图1 胰岛素笔使用的缺陷次数累计百分比柏拉图

1.2.3 原因分析

根据二八定律确定注射前未排气、注射部位更换、针头未更换为本次活动需要改进的最主要因素。并应用头脑风暴将这3个主要问题从人、物、环、方法4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讨论确定真因6个:宣教方式单一;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患者自己操作次数少;部分年轻护士掌握注射方法及相关知识不足;患者对胰岛素笔使用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够;费用高。

1.2.4 对策拟定

针对真因全体圈员运用PDCA管理工具拟定对策进行改善。

1)规范胰岛素笔注射方法。制定细化的胰岛素笔注射流程,根据缺陷接点,规范注射前排气。注射前排气是注射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如果更换针头后不进行排气,将会影响注射剂量和治疗效果[4]。指导患者正确的排气方法,将笔旋至1—2单位刻度,将针头向上直立,手指轻弹笔芯数次,使空气聚集在头部推下注射键,直到有1滴胰岛素出现在针头为止[5]。重点该督促患者要更换注射部位,告知患者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是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效的避免方法是注射部位的轮换[6]。长期注射同一部位可能导致局部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发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血糖的控制,如在同一区域注射,必须与上次注射部位相距2 cm 以上[7]。尤其考核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做好针头更换,黄慧文等[8]报道,19.7%的患者并不知晓针头是一次性使用的,68.6%的患者不知道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性,如针头弯钝、变形、有倒钩,甚至容易导致针头断裂。告知患者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如易引起皮下破结、剂量不准、造成感染[9]、甚至造成针头折断在体内的严重后果[10]。了解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引导,使用胰岛素笔访谈工具讲解胰岛素针头使用方法,每天由责任护士督查患者更换针头。

2)完善宣教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宣教。订阅《糖尿病天地》发放给患者及家属,床头挂“糖尿病床伴十问”,使用胰岛素笔访谈工具讲解胰岛素注射方法,每周六下午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每季末周日上午由内分泌中级职称及以上医师向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宣教讲课。给患者观看胰岛素笔使用不当的危害图。

3)加强护士培训。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和内分泌中级职称及以上医师对全体进行胰岛素使用的相关理论知识及胰岛素笔使用实践操作方法培训,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合格者才能对患者进行宣教。

4)鼓励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通过宣教和核查操作,绝大多数患者掌握了正确的注射方法,对仍恐惧自己注射胰岛素患者,采用注射娃娃给予患者训练,让其观察病友自己注射的实例,专科护士在旁指导与考核,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消除其畏惧感。

1.3 评价方法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问卷,按注射流程一步一步询问,考核连续3个月。

2 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通过问卷考核,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由活动前的64.5%提高至活动后91.0%,达成率为170.0%[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设定值-改善前)×100%],进步率为41.0%[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通过品管圈活动规范了胰岛素笔使用流程,见图2。

图2 胰岛素笔使用流程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在逐年增加,最终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外源性胰岛素替代疗法[11]。胰岛素笔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优点,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便利。2010年8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11月7日确定为“糖尿病规范注射日”,提出了“规范注射、安全达标”的口号,希望引起对胰岛素注射的重视,把规范的注射技术和正确选用注射装置的方法更快、更广地推荐给患者。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在住院期间学会胰岛素笔的安装和注射方法,出院后患者不因对胰岛素笔注射恐惧而拒绝治疗,是糖尿病护理的重要内容[12]。

本研究通过品管圈手段查找患者使用胰岛素笔不正确的原因,通过头脑风暴究其真因是:流程不够细化,宣教方法单一,住院患者实际操作次数少,对胰岛素笔等相关知识认识理解不够。采用相关对策与措施,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每位责任护士宣教时严格按照流程图进行宣教,订阅《糖尿病天地》发放给患者及家属,床头挂“糖尿病床伴十问”,使用胰岛素笔工具讲解胰岛素注射方法,每周六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每季度末星期天上午向糖尿病及家属进行宣教讲课。采取多媒体、图册、健康小处方、专科护士宣教、责任护士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多途径为患者及家属宣教及现场指导使用胰岛素笔的方法及使用不当的危害等相关知识,对于害怕患者,使用注射娃娃让患者进行模拟操作,出院当天对患者进行再次查检、考核、保证人人过关,做好落实工作。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由活动前的64.5%提高至活动后91.0%。,达成率为170.0%,进步率为41.0%,表明针对性的开展提高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的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自我使用胰岛素笔的依从性,降低了使用不当造成的安全隐患,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同时提升了健康教育的效果,统一了胰岛素笔使用流程,并在全院推广。

此外,在品管圈活动中,各圈员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使圈员们能主动参与,得到了自身价值的体现,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形成了持续质量改进的医院护理文化[13]。

(本文为笔者在鹰潭市人民医院内科学习期间整理)

[1] 潘长玉,田慧,刘国良,等.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一指南与实践的差距[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3):174-178.

[2] 沈荣华,吴红莲,张雪玉.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安全注射胰岛素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4):37-39.

[3]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55.

[4] 周秋红,李映兰,李强翔.不同等级医院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胰岛素笔使用及相关知识掌握现状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4A):588-590.

[5] 曾萍.使用胰岛素笔自我注射120例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7):65-66.

[6] 于雁,孙美红.苏红梅.胰岛素皮下注射直角进针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1,7(9):45.

[7]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4.

[8] 黄慧文,何红,张晓义.胰岛素注射笔针头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8):26-28

[9] 李欣欣,周明慧,辛宇波,等.1例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造成腹部严重感染的糖尿病病人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4):1636-1637.

[10] 周海燕,赵艳霞.自我注射胰岛素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4):1637-1638.

[11] 李小艳,徐燕燕,王显东,等.2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的护理体会[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0(5):343.

[12] 黄星,吴秋香.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5(5):314-315.

[13] 王静雅,孔玲玲.提高住院患者或家属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102-104.

(责任编辑:况荣华)

2016-06-06

R473.5

A

1009-8194(2016)11-0085-03

10.13764/j.cnki.lcsy.2016.11.034

猜你喜欢
针头品管圈正确率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