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嬗变
——以满族为例

2016-04-13 04:24汪淑双贾清妍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00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绥化满族汉族

汪淑双 贾清妍(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 绥化 152000)

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嬗变
——以满族为例

汪淑双 贾清妍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 绥化 152000)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其中除了人口最多的汉族之外,其余五十五个民族被统称为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在这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中,满族是一个不可不提的重要成员,其曾经在清朝时期的中国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满族的民俗文化从服饰、形象、礼仪等多个方面,曾经在全国形成过重要影响。直到今天,满族的民族服装旗袍、马褂等,仍然被视为近代中国的代表性服饰之一。因此对满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与社会意义。本文谨以满族为例,对其民俗文化的嬗变略作管窥。

少数民族;满族;民俗文化;嬗变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源远流长、包容兼蓄,既有着数千年的光辉历史,也有着多民族的文化融合。汉民族与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一起,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并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居住于东北地区的满族,曾经建立过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期,并在清朝时期的中国处于社会主导地位。满族的服饰、装束形象、礼仪等传统民俗,都曾经在清朝时期有着全国性的影响。直至今日,满族的一些民俗、服饰等文化内容,仍然被视为中国的象征之一。

1.满族与满族文化的发展历史

满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其祖先主要分布在中国关外东北地区,以狩猎、游牧、畜牧等为生。在宋辽时期,女真人崛起于东北,建立了金国,并先后灭亡了辽国与北宋,盛极一时,占据着中国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这也是满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后来金国与南宋先后为元朝蒙古人所灭亡。在明朝晚期,女真人重新在关外东北地区兴起,并出现了诸如建州爱新觉罗女真、扈伦四部女真等兴盛部族。后来建州女真的统治者、清朝奠基人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建立后金政权,起兵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并于清朝建国前正式改女真名为满洲,这也是后世称其为满族的由来。

2.满族主要民俗文化的嬗变

2.1 满族的婚俗文化嬗变

早在努尔哈赤时代,满族文化中便已经以法律形式规定婚姻自由,这是由于满族当时年年征战,男丁们在常年打仗中消耗太多,导致满族人口严重匮乏。但是是实际执行中,清代满族的婚姻实际上还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后金时期和清初,婚姻不仅不能由结婚男女双方本人做主,甚至也不是由双方父母亲所决定,而是必须由其所在氏族或家族的族长、首领等人来确定。在清朝入关并统一天下后,满族宗室、上层贵族的婚姻一般均必须经由皇帝、皇太后等进行“指婚”或“拴婚”确定,地位崇高的满族王公贵族也会为自己宗族中的普通成员进行指婚。在满族民间,八旗部族子女的婚姻必须上报各牛录章京(佐领)批准,有爵位的贵族子女婚嫁则要上报各主旗贝勒批准。这种婚姻制度在满族入关前一直被严格执行。

直到清末,满族旗人间的婚嫁仍然需要上报本部族佐领,虽然大多已经流于形式,但是真实地体现了满族婚姻的传统。至清朝末年,辛亥革命结束了满清政府的统治,满族的八旗制度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而满族社会的旧式婚姻习俗也不复存在。外满族在入关前皇太极当政时期,严禁满族家族之内结婚,也严禁童婚,但通婚范围仅限于满族之内与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之间,尤其出于政治利益需要,当时满族上层贵族与蒙古族科尔沁部之间联姻十分频繁。由于当时满族与中原明朝处于敌对状态,因此皇太极禁止满族人与汉族通婚。清朝入关后,统一天下已成定局,于是顺治皇帝开始允许满汉通婚,此后满族通婚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大,基本没有太多法律方面的限制。但是由于满族旗人享有国家政策多种补贴福利,一旦与汉人通婚则会被取消旗人身份,因此满族旗人当时大多只在八旗内通婚,几乎不与非旗人联姻。直到清朝统治结束后,这一习惯才逐渐改变。时至今日,满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之间恋爱婚姻已经极为多见,不以为奇了。

2.2 满族的饮食文化嬗变

满族在入关之前,其饮食文化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游牧民族古老遗风。当时的满族人农业并不发达,且苦寒之地气候恶劣,难以大量种植蔬菜,饮食来源仍然主要依靠渔猎、畜牧,因此满族饮食多以肉食为主,尤其嗜食猪肉,猪肉在满族早期膳食结构中所占比重极高。其饮食烹调以烧、烤见长,擅用生酱(大酱)。每逢贵族家办喜事、祭祀等大事时,都会举办食肉之会,一般8到10个人一桌,庖丁给每桌上一块十多斤的白水煮猪肉,也不多加盐酱调料。客人们自己带刀,边切片边食用,吃得越多主人越欢喜,最好很快吃完然后招呼继续上肉,则主人会更加表示高兴和感谢。限于当时物资与生产技术的限制,满族饮食多是直接简单烹饪,很少有再加工或深加工。此外,以刀匕割食大块熟肉,也是满族人关前食俗的典型民族特征,而且这一行为被作为清朝宫廷礼仪传统,一直维持到清朝统治结束。

人关以后的满族饮食文化逐渐与汉族互相影响融合,其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的“大宴仪”的改革。康熙二十三年下令宫廷礼食“改燔炙为肴羹,去银器,王以下进肴羹筵席有差”,这是以皇室为代表的满族贵族饮食文化的一大改变,也是满族传统粗犷朴实的饮食文化与精致优雅的汉族饮食文化的互相交融,从而改变了满族在游牧渔猎时期习惯的“鞍马食风”。例如著名的满汉全席,便是满族与汉族饮食文化互相融合的集大成者,堪称饮食文化之极致经典。

2.3 满族的衣着文化嬗变

满族习惯常穿的衣着为“袍”,满语为“衣介”,因为是满族旗人平常所穿的衣服,所以又称“旗袍”。旗袍属于古代“深衣”的一种,据《礼

China is a multi-ethnic family composed of 56 ethnic groups,which in addition to the most populous of the han nationality,the other 55 nationalities are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ethnic minorities,each national minority has its own uniqu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Among the 55 ethnic minorities,the manchu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mbers,a case to the once in China in the qing dynasty occupies a dominant position in society.The manchu folk culture from multiple aspects,such as clothing,image,etiquette has been formed in the important influence.Today,the national costume of manchu cheongsam,jacket,etc.,is still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Chinese clothing.So the study of manchu folk culture,has a unique history meaning and social meaning.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anchu,for example,his observ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folk culture.

The manchu;Ethnic minority;Folk culture;Evolution

贾清妍(1982—),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就职于绥化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

G122

A

2095-7327(2016)-04-0159-02

课题项目:本论文系2014年绥化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少数民族影视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SHSK2014038。

汪淑双(1979—),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就职于绥化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绥化满族汉族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何藩纪实摄影创作中的主观因素研究
绥化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实施过程的关键点回顾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新闻评论应注意在“度”和“点”上着力——《绥化日报》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