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移民搬迁后续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

2016-04-13 06:40张红霞余劲
商洛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商洛市商洛旅游业

张红霞,余劲

(1.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商洛7260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商洛市移民搬迁后续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

张红霞1,余劲2

(1.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商洛7260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在陕南移民搬迁政策的大背景下,将陕南移民搬迁同后续产业的发展有机结合是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所在和必然选择。商洛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商洛市政府近年来“生态立市”的方针,为将乡村旅游业作为后续产业大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商洛市范围内4个移民安置点和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目前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商洛市;移民搬迁;乡村旅游业

为了解决陕南频发的地质灾害及难以脱贫的问题,陕西省委、省政府于2010年出台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该规划指出,在2011—2020年的10年间,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3个市的28个县(区)将搬迁240万人,搬迁人数将超过3个市总人口的25%。采取移民搬迁的形式,就是把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通过对迁入地环境的改造、发展后续产业,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因此,只有因地制宜,发展有效的后续产业,使移民有事可做,有业可就,才能够真正达到“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理想效果。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处秦头楚尾,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处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赋予商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矿产、生物和旅游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为移民发展乡村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商洛现有多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如商州区牧户关镇秦茂村、黑龙口镇梁平村,商南县城关镇任家沟村,柞水县下梁镇明星村、凤凰镇凤镇街村,山阳县法官镇道关村等全国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移民可就近依靠现有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名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等在移民迁入地发展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新的乡村旅游区,形成以示范村带动新的乡村旅游村模式,最终形成大区域、成规模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这样既促使乡村旅游业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也解决了移民长远生计问题。

对于此次搬迁规模大、搬迁时间长、移民类型多、耗用资金多的重大政策的实施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诸多学者如冯亮[1]、李超芳[2]、张国栋[3]、李梦娇[4]、刘龙龙[5]、杨美华[6]、郑燕[7]、尤瑞玲[8]、张红霞[9]等从不同角度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商洛市移民搬迁与后续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进行研究。在对商州区夜村镇白杨店移民安置点、丹凤县竹林关镇江北移民新区、山阳县漫川镇小河口村移民新村、镇安县云盖寺镇花园社区等移民集中安置点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搬迁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为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奠定基础。

一、移民搬迁后续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商洛市政府以创建A级景区为抓手,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以秦岭生态旅游节为平台,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为目标,着力打造“秦岭最美是商洛”的旅游品牌,使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商洛市先后荣获全国“百强旅游城市”“最具魅力旅游城市”和“全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称号,逐步登上了陕西省乃至全国旅游的大舞台。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实际接待游客2 7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41亿元,同比增长14%。2015年商洛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摆到全市发展大局,全面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与此同时,商洛市各县(区)同步推进特色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共有50个村启动了创建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仅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以美丽乡村为代表的乡村游共接待游客56.38万人次,同比增长17.6%。目前商洛市乡村旅游主要形式有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农家乐旅游和参观农村独特建筑、感受农村风俗民貌、体验春耕、秋收的传统乡村旅游。

二、移民搬迁后续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政府部门宏观引导和管理力度不够

商洛乡村旅游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地政府职能部门对乡村旅游业的引导和管理力度明显不够。旅游专门管理机构较少,无法适应目前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更没有设立专门为移民发展乡村旅游业服务的管理机构,也尚未颁布相关政策引导移民发展乡村旅游业。另外,很多乡村旅游区都存在一哄而上盲目进行乡村旅游景点建设,乡村旅游区城建、规划、卫生等多方面不合格,但又无人规划和管理,容易出现乡村旅游管理混乱的局面。

(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落后

商洛乡村旅游的道路建设、通讯信息、环境卫生、引导标识等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大部分景区旅游客车或者私家车无法进入,也无停车场。很多地区通讯落后、信息不畅。个别村庄电力没有保障,游客和经营者受到停电和电压不稳的困扰,增加了游客前来旅游的顾虑。乡村居住环境及卫生条件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饮水和厕所的卫生条件较差。诸如此类的问题势必会阻碍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柞水凤凰古镇为例,其为陕西保护最宏大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一条街,被史学家称为具有秦风楚韵的“江汉古镇活化石”,因而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在凤凰古镇附近有凤凰镇老粮站移民安置点,此地移民可就近依靠凤凰古镇的名气发展乡村旅游业。但是由于该地区乡村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严重制约了该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产品单一

目前,商洛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经营方式比较单一,层次较低,以“自然风光游”模式居多。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镇江北移民新区,境内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特别以“竹林关八景”远近闻名。桃花谷作为竹林关八景之一,提供给游客的只是“赏春花”,只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并在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同时,开发的旅游产品单一,很多地区只停留在农家乐的初级层次上。商洛市山阳漫川镇小河口村移民新村,移民可依靠漫川古镇的名气进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但游客到此之后,提供给游客的不过是吃农家饭、游乡间景,娱乐活动也只有玩棋牌、打麻将,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内容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商洛的乡村旅游主要还停留在“游乡间景”“赏春花”“品农家饭”等传统的单一的低层次上,而以乡村度假、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民俗文化等为主题的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活动尚未完全展开。

(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移民因受搬迁之前居住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等的影响,大多数人文化程度较低。在乡村旅游开发管理过程中,旅游人才、旅游管理人员和旅游接待人员极度缺乏,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旅游接待人员也素质过低,既不能深入了解本地区旅游资源特点,又在乡村旅游业后续经营中,无法合理规划经营战略。同时对游客在市场上的需要没有提前预判的能力,缺乏市场敏锐度,导致乡村旅游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丹凤县商镇的“商山四皓”、棣花古镇景区,镇安县云盖寺等,其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重要的是景点附近均设有移民点,这无疑为该地区移民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极大的优势条件。但是,目前这些景区都没有专业导游,仅有的一些临时旅游工作人员也缺乏相关旅游接待知识和基本从业素质,一旦和游客发生矛盾,处理问题不当,必将引起游客的不满,致使本地区乡村旅游形象严重受损。

(五)移民共同参与意识不高

商洛乡村旅游业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多乡村旅游都是自办自管的“夫妻型”“家庭型”,其典型特征为小规模个体经营,移民联合共同参与意识薄弱。且相关产业不配套,产业化程度低,乡村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有部分移民干脆放弃此产业,转而从事其他产业或者一开始就没有从事乡村旅游业的念头。这些都极大限制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移民搬迁后续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的引导和管理作用

强有力的引导和组织管理是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旅游业发展初期,政府的引导和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各级政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实际,制定移民后续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成立专门移民后续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和机构,加强乡村旅游产业的管理;三是加大对移民后续乡村旅游产业经费的投入力度并成立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或办事机构,充实人员,落实经费;四是加大对移民集中安置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但满足移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也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必要的经营条件。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创造乡村旅游品牌,以多种渠道帮助移民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吸引游客。

(二)开发多样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产品

商洛地区已有乡村旅游模式和产品结构单一,主要以观光(特别是自然风光游)为主,没有挖掘出乡村文化的内涵,也没有开发多种发展模式。已有乡村旅游项目和内容都较为单一,且产品雷同化现象严重。这样不仅容易使旅游者疲劳,而且会使乡村旅游业失去可持续性和生命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的二次开发问题,从商洛移民迁入地的建筑、服饰、歌舞、婚丧嫁娶、饮食、习俗等方面去研究,深入挖掘文化的内涵,发展如乡俗风情游、田园风光游等多种模式。同时树立绿色经营理念,掌握游客需求,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舒适为主题,开发乡村旅游新产品,如茶园参观、茶叶品尝、购买为主的土特产一条街等,或者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摘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

(三)加强对移民从业人员的培训

针对现有的旅游人员(尤其年纪较大的移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相关部门可以制订相关的培训计划。在移民当地设立旅游业岗位培训机构,定期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旅游景区可通过座谈讨论、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渠道,汲取周边旅游示范村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素质,同时培养更多旅游方面的人才,为商洛旅游业将来的发展储备人才;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考虑与商洛大专院校合作,依托本地高校的教学力量,将旅游从业人员送到相关高校,学习基础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通过优惠政策,与相关院校制订培养计划,吸引旅游专业人才,壮大商洛旅游服务队伍、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四)鼓励移民增强共同参与意识

各级政府部门要主导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给予移民必要的引导,放宽融资政策,鼓励移民之间联合投资,让更多的移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投资当中,形成规模经营,分散及共同防范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惠及更多的移民,才能将乡村旅游业做大做强。

[1]冯亮,彭杰.陕南移民搬迁应有系统的观点[J].新西部(理论版),2011(8):16-17.

[2]李超芳.对陕南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考[J].陕西发展和改革,2013(5):38-39.

[3]张国栋,谭静池,李玲.陕南移民搬迁调查报告[N].陕西日报,2013-07-12.

[4]李梦姣.陕南大规模搬迁形势下的移民心理问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42-143.

[5]刘龙龙,王怡.商洛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台湾农业探索,2014(3):68-71.

[6]杨美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J].特区经济,2010(8):147-148.

[7]郑燕.昆明市乡村旅游业创新发展思路[J].地区经济,2011(13):49-50.

[8]尤瑞玲,于丽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09(10):80-82.

[9]张红霞,吴永桃.商洛市移民搬迁后续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14(11):98-100.

[10]何树勋.陕南移民文化适应干预新模式[J].商洛学院学报,2016,30(11):77-80.

(责任编辑:彭治民)

A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after Relocation in Shangluo City

ZHANG Hong-xia1,YU Jin2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726000,Shaanxi;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Shaanxi)

In the background of southern Shaanxi relocation policy,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with southern Shaanxi relocation follow-up industries the key and inevitable choice to stable and rich family.Shangluo'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eco-city"policy of Shangluo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recent years provide a good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4 immigrant settlements and 4 rural tourism model villages in Shangluo,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were analysed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Shangluo City;relocation;rural tourism industry

F592

A

1674-0033(2016)05-0015-03

10.13440/j.slxy.1674-0033.2016.05.003

2016-08-10

陕西省社科基金(2014D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208)

张红霞,女,陕西丹凤人,硕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商洛市商洛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陕西商洛:创出菌蔬轮种发展新模式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我的是故乡商洛
商洛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