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入遗后邮驿文化资源开发与整合
——以世界遗产点盂城驿为重点

2016-04-13 16:20谭兴梅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集邮高邮旅游

谭兴梅

(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江苏 扬州 225000 )



运河入遗后邮驿文化资源开发与整合
——以世界遗产点盂城驿为重点

谭兴梅

(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江苏 扬州 225000 )

高邮的邮驿文化是中国邮驿史的见证,它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特别是运河申遗成功后,更加强了人们对邮驿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保护开发盂城驿,使人们从中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魅力,在享受大运河文化的同时树立起新的思想观念、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运河;邮驿;资源开发

一、高邮邮驿资源

追溯3000年的中国邮驿史,邮驿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御用通信工具,在民间发挥着通信职能。邮驿也是我国有计划部署和组织的官方主管部门。邮驿信息的传递体制是封建王朝的“血脉”。在古代,邮驿被称为“国之血脉”,获得中国古代的文明“国脉”之称。我国古代的邮驿遍及全国各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最早关于邮驿的文字记载,在《诗经》中也有相关的记载。“简书”是在兽骨上刻文字,由通信驿差传递的官府紧急文书。在古代,邮驿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相比,其名声之大和地域之广都远远高于后者,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力。但如今由于年代久远,驿舍已很少保存,早已被人们遗忘。1985年在高邮县城南门馆驿巷发现了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的盂城驿,被发现是现存的驿站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座。盂城驿北边有驿丞宅,驿南有供上百匹马用的饮塘,可想见当时送往迎来、车水马龙喧闹的情景。

运河“入遗”以后,大运河这条旅游观光带带动高邮沿线的经济发展,同时能带动邮驿的文化复兴,使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重现历史的辉煌。首先,邮驿文化的本质是传递信息、沟通联系,邮驿文化是维护阶级统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所展现出来的文学艺术的光彩、人文精神是人类知识的海洋。这种独特历史文化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其次,高邮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基础。高邮现有文游台、盂城驿、龙虬庄文化遗址、镇国寺、临泽度假村、马棚度假村等景区,其中高邮的镇国寺为国家3A景区。正在建设的有西堤风景区神居山汉文化公园等。这些景区吸引不少的游客来高邮休闲度假。第三,邮政职工、集邮爱好者是一个潜在的旅游消费群体。游客来高邮游览盂城驿,可以实际了解中国邮驿历史,从中受到教育。

二、运河与盂城驿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作为“漕运通道”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命脉。大运河在申遗的资料中介绍了很多沿线的名胜古迹和景点。有资料介绍,申遗资料精选了典型河道段落,其中河道遗产有 27 段,其他相关遗产点有 58 处,包括桥、闸、坝、衙署、码头、堤、会馆、水城门、仓窖、钞关、驿站等大运河的配套和管理设施,申遗资料还包括一些知名古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等等。古代的盂城驿就担负着南北漕运任务,主要是通过驿站转运粮食、运送食盐,是横穿南北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上的一处重要的驿站。邮驿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光辉篇章,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驿站是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作为运河沿线的一个重要的节点,运河入遗后对盂城驿如何进行保护、合理加以利用值得思考。我们的职责不仅是保护数千年历史邮驿文化遗产,更要传承和弘扬邮驿文化,让后人在认识大运河文化遗存的同时领悟祖国历史文化的魅力,认识到未来应如何更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三、邮驿资源开发与保护

(一)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保护与开发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关系。盲目地进行开发势必会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的恶化,不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与发展,开发也将无以为继。正是这种关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相关组织。中国邮政是推动邮驿文化发展的有实力的组织。据中华全国集邮联数据统计,全国有集邮协会会员约180余万人,还有很多的集邮爱好者。所以,进一步做好邮驿资源的挖掘工作是传承邮驿文化的重要一环。位于盂城驿旁的中华集邮文献馆坐落在南门大街,文献馆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与研究基地,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在全国集邮领域乃至社会范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经营邮驿文化。了解邮驿文化的发展历史,不仅是以悠久的历史文化来吸引世人了解其历史社会的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承邮驿文化,既可以展示驿城原有的风貌,又能提高其文化遗产的重要品位,从而增强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创办主题博物馆。我们可以把邮驿博物馆举办成主题博物馆,“驿道在线”,组成一个较强大的网络和点到点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人们既可以从网上对远古邮驿、驿道文化加深了解,也可以体现远古到现代网上的邮政服务的相关信息。

(二)科学性开发

1.建设盂城驿景区。州志记载,盂城驿规模很大,如今经过两期修复改造扩建工程,尽管规模变大,也只有当时的八分之一,而且比较刻板,缺少灵气。盂城驿是古建筑,观赏第一,引人入胜,启发人有追求、有遐想的解说才能使历史有生命感。但是进了驿门,半小时就能游完。所以需要结合旧城改造,尽力恢复盂城驿昔日的全貌,全面展示古代驿站的功能。盂城驿所修的房屋部分用来做邮驿史展览,还有的做旅馆饭店,让游客晚上能住在盂城驿,感受古代驿卒、旅客的生活场景。其他景点如文游台是文人汇聚之所,如在园内开阔之处添列“驿寄梅花”故事,这样既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又可以增加旅游的收入。

2.培育邮品交易市场。邮票是一种邮资凭证,由于使用广泛逐渐产生了一些附加属性,成为一种艺术品、宣传品和收藏品。由于其宣传和艺术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对人们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集邮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把邮票当做旅游文化产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综合性开发,广泛与全国各地集邮组织、出版社和集邮报社杂志社进行深度的交流。高邮邮协与各地集邮协会联系广泛,现有的十几个理事以邮会友,他们的朋友遍布全国各地。发挥中华集邮文献馆的功能,进行集邮之类的活动,同时还可以扩大馆藏量,增加文献馆面积,做好集邮文献的陈列。作为中国集邮之乡,充分发挥盂城邮局的重要力量,要开发邮品销售、新邮发行、加盖邮戳等业务提高其知名度,增强对集邮爱好者的吸引力,形成区域性的邮票邮品交易市场。这样,集邮爱好者在高邮的邮票邮品市场淘“宝”,会进一步增强游客来高邮旅游的兴趣和动力。

3.文化旅游为主题的促销推介活动。高邮旅游主题口号是“千年古驿站,秀美高邮湖”,政府可以对集邮协会和其他对外交往广泛的单位像下达招商引资任务那样下达招引旅游团任务,动员各方力量为高邮的旅游发展献计出力。如可以制作《湖天邮歌》旅游风光宣传片,创作有关盂城驿的电视电影文学剧本,投入资金拍成电视剧或电影,把盂城驿推向全国。

高邮邮驿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开发也面临很多的问题,如资金等。科学地开发和保护邮驿文化旅游,形成产业,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

(三)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旅游资源研究认为,开发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破坏。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辩证矛盾统一体,并在辩证联系中共同改善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文化性,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游人的不文明活动及行为、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可能是对旅游资源的毁灭性打击,从而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目前一些开发商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盲目进行开发,不知道要在保护环境基础上进行开发,而是以环境为代价来开发旅游。这样的资源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破坏。传承邮驿文化,不仅在于了解其历史社会的背景,而且主要是使我们加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引导不够、盲目开发,存在对资源和环境损害的情况。有时候不进行邮驿资源的开发,实际上也是对邮驿资源的一种保护,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力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邮驿资源开发的体制创新

大运河申遗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保护,保护文化和自然资源是今后的重要目标。运河申遗的成功对于高邮邮驿文化资源来说,无疑是促进它发展的一大契机,但又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科学决策,政府导航,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旅游收益为资源保护创造了经济条件。高邮已经举办过五届中国邮文化节,不仅宏扬邮文化,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增长产业链,使旅游产业不只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还大大提高了高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产品开发的吸引力。

(二)与高邮其他旅游资源整合推广。高邮旅游业发展中资源整合相对较差,使得高邮旅游业缺乏竞争力,影响到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景区散乱,线路规划不成精品,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加上各旅行社之间各自为战,在抢夺客源中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导致相互拆台,整个旅游市场无序,效益降低,在宣传促销上各自为战,名誉受损,形不成合力。

高邮有着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通过整合这两种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探索邮驿文化。在传统邮政业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国际化的元素,让邮政产业市场更宽广。2008年高邮市政府成立旅游开发总公司,由旅游开发公司统一管理。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将相关的乡镇旅游资源整合。相比而言,高邮旅游更需要良好的政策支撑,需要更新观念。据高邮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报告,要想真正打响高邮人文历史旅游文化的品牌和吸引中外的旅客,就必须努力开拓市场,以邮驿文化为起点和依托,延伸产业价值链,整合各种资源,实现从中国的古代文化到现代邮政业的跨越式发展,真正开启高邮历史文化旅游和文化品牌,吸引国内外游客。进行科学发展,合理规划,做到有重点、有特色,实现旅游资源的相对整合。用大约10年建成一个著名的“东方邮城”,建成后的邮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邮票交易市场、邮票研发制造业和邮政综合物流服务业都将成为邮产业集群的支柱。

(三)开拓市场寻求突破。在激活旅游产品营销的努力下,力争在旅游市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配合和辅助高邮旅游公司和相关城镇推广旅游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的创新,加快落实旅游景点和市场运作过程。高邮处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范围之内,距扬州只有60公里,随着江都泰州机场的开通,宁镇扬城际铁路也将开通,高邮和周边城市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在大城市的居民星期日和小长假到高邮更方便,目前能够融入扬州旅游圈,成为一条扬州旅游推广或延长线。一方面,旅游推广活动将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举行,并利用营销人员的方式和手段,参与国内外旅游博览会,建立在线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体系,瞄准上海、南京和长江三角洲,在主城区的主要旅游市场,尽快开通旅游线路。另一方面,要创设和完善企业组织,联系上下,部门协同,形成多种促销机制结构,尽快形成产业联动的工作格局;渐渐扩大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努力把高邮的旅游业推向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邮政工作人员、集邮爱好者是潜在的旅游消费群体。国家邮政局早在2003年初就批准了高邮市作为邮政系统的“爱国教育基地”,集邮爱好者来高邮是首选旅游目的地。有人甚至写道,高邮是集邮家的“第二故乡”。通过举办一些活动如节庆、书画、摄影大赛等,增强与国内外媒体、影视界的合作,可使高邮的旅游产品更具魅力。

(四)在提升行业形象上求突破。邮政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上,省发改委、省内外行业专家学者,以及市有关部门、单位对高邮邮政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报告作了评论。与会者充分认识到深入开展旅游行业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感,要抓住优化旅游环境的重大机遇,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树立高邮旅游资源的新形象。高邮邮驿文化资源优势必将转化为旅游产业的优势,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地。

(五)在结合现代技术上求发展。回首中国邮驿3000余年的历史,邮驿不仅是历代帝王传播信息的工具,也是我国的组织、计划的官方部门,同样也具有民间交往的一部分功能。在古代驿站被视为“国家的血脉”,这类讯息的传递系统不仅是封建王朝“血脉”,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国脉”。高邮的驿站在古代是非常先进的信息传递方式,但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驿站的作用和功能已经逐渐被信息技术所取代。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驿站的功效已经逐渐被取代,但是确实代表那个时代的最先进的水平。借助于高邮邮驿的文化品牌与物流业相结合开发,能够有助于推动高邮的经济文化的更好发展。

[1]周灿.浅议保护和传承中国邮驿文化遗产[J].邮政研究,2007(5).

[2]杨文棋.略谈福建邮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南平师专学报,2003(4).

[3]李俊文.四川省人文历史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2).

[4]汪曾祺.小说中的地方(高邮)民俗文化[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王广禄.大运河沿线城镇应保护与开发并重[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4-04 (A06) .

[6]曹宁毅.“运河的变迁”——论扬州古运河的功能变迁与综合开发[D]. 同济大学,2006.

[7]于湘贞.高邮市乡村旅游的调研分析[J]. 中国商论,2015(19).

[8]孙施文.城市因什么而有吸引力[J]. 视野,2009(5-6).

(责任编辑:孙建华)

Resource Development ant Integration of Post Station of Canal after Listing in the World Materi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Taking Yucheng Post Station as an Example

TAN Xingmei

( Yangzhou Branch of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Yangzhou, Jiangsu 225000, China )

Gaoyou post station culture is a witness 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st station, and it is of important soci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after the success of the canal in support, more strengthened the protection of post station culture consciousness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Protection of city development makes people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history and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enjoys the grand canal culture while setting up new ideas, and getting to know how to better protect the cultural heritage.

the canal;post station;resource development

2016-09-14

谭兴梅(1979- ),女,江苏高邮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为旅游管理。

F590.75

A

1671-4385(2016)05-0004-04

猜你喜欢
集邮高邮旅游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建立应急管理六大体系的高邮实践
好歌好酒好高邮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旅游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
集邮
高邮风光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