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

2016-04-14 05:18胡宾唐玉华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4期
关键词:青鱼池底增氧

○胡宾唐玉华



青鱼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

○胡宾唐玉华

一、养殖环境要求

养殖区周边生态环境良好,无工业、农业、生活等废弃物污染。确保养殖环境符合国家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184074—2001),养殖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规定(NY5051—2001)。

二、养殖池塘条件

池塘呈东西向的长方形,长宽比为3∶1,面积以10亩左右为宜,面积大,受力作用也大,自然增氧效果好,有利于上、下水层的对流,有助于底层有害气体的逸出。池埂宽度应达3m以上,坡比为1∶3,水深为1.5~2.0m,池底基本平坦,土质以偏碱性的黏壤土为佳。池中按照高进低排的要求,修建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根据养殖实际配备相应的进、排水泵;按照0.3~0.5kW/亩的标准配备叶轮式增氧机。

三、养殖准备

1.池塘修复

冬季抽干池水,铲除并焚烧池边杂草,以彻底杀灭草种和虫卵。挖除池底过多淤泥,保持淤泥厚度为10~15cm,平整池底稍向排水口处倾斜。填补池边缺口,加宽、加高并夯实池埂。疏通进、排水道,检修水泵、增氧、投饵等投机电设备。冻、晒池底20天以上(发现池底有渗水,应及时排出并堵塞漏洞),使池底呈龟裂状,增加透气性,加速底泥表层有机物质的风化,杀灭部分病原菌及寄生虫。

2.灭菌除野

先用生石灰干法清塘,用量为100~150kg/亩;5~7天后用清水将生石灰冲洗干净并排出塘外,再向池内注入新水,使用溴氯海因(主要成份:溴氯海因,1-溴-3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规格:24%)进行2次清塘,用量为100g/亩·m,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及寄生虫等敌害生物。

3.培育生物饵料

生物饵料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是任何人工饵料无法替代的,是提高放养成活率和加快生长速度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般于鱼种放养前7~10天,保持水位60~80cm,投施发酵、腐熟并用1%~2%的生石灰消毒好的畜禽粪肥,用量为300kg/亩左右;2~3天后再投施氨基酸肥水膏(主要成份:海洋生物提取液、活性氨基酸、硅藻素、微量元素、生物素、多肽、生长激素、活菌等),用量为1kg/亩,以培育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日后入池的鱼种提供生物饵料。在养殖过程中,每隔10天左右应追施1次氨基酸肥水膏,用量为0.5~1.0kg/亩·m,以补充浮游生物所需营养,增加其繁殖速度和密度。

4.投放鲜活饵料

清明节前后,向池内投放活螺蛳,投放量为300kg/亩左右,此时气温适宜,让其在池内自然繁殖;8月份再补投1次,投放量为~200kg/亩左右。螺蛳是青鱼最喜食的动物性活饵(青鱼先将螺蛳甲壳压碎并吐壳,然后吞食螺肉)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在青鱼养殖池塘内合理投放活螺蛳,可促进青鱼快速生长,提升商品鱼规格和品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另外,螺蛳还能摄食池中的浮游生物、动物尸体、残饵等腐败有机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四、鱼种放养

1.鱼种质量

对放养鱼种质量的总体要求是: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无畸形,无损伤,无疾病,须符合国家相关鱼苗、鱼种质量标准的规定要求。

2.放养模式

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综合养殖效益,可合理搭配放养部分在习性和食性上无冲突的鳊鱼、鲫鱼、鳙鱼、鲢鱼等。每亩放养模式见表1。

3.鱼种消毒

鱼种入池前需用3%~5%的食盐或10~15mg/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洗消毒10min左右,以杀灭体表病原菌及寄生虫。

五、饲料投喂

1.食场设置

在北池埂中部搭建投饵台,用木板或水泥板作台面伸向池内水面3~5m,台面下方用水泥柱或木棍将台面固定高出池塘最高水位30~40cm,将投饵机安装在伸向池内水面端头的台面上。在投饵机前方用20目网片围成约20~30m2的方形食场,网片四围用竹竿固定,下缘入水30~40cm,上缘用直径为10cm的PVC管子作浮子,以防饲料随风漂流造成浪费。另外,有条件的养殖户可在食场内安装小型微孔增氧设备,并与投饵机并网使用,增加食场区水体溶氧,增加池鱼食欲,增强吸收消化,提高饲料利用率。

2.饲料质量要求

表1每亩放养模式

养殖过程中以投喂正规厂家生产的青鱼专用配合饲料主,其质量应符合国家青鱼配合饲料标准(SCT1073—2004)和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的规定要求

3.饲料投喂

使用自动投饵机将配合饲料抛洒到食场内,让池鱼集群上浮到食场内摄食,实现“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喂。投喂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3-6月份(养殖前期),投喂青鱼1#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6%,粒径为3mm,日投喂3次,投饲率为3%~ 4%;第2阶段为7-9月份(养殖中期),投喂青鱼2#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4%,粒径为4mm,日投喂2次,投饲率为4%~6%;第3阶段为10-11月份(养殖后期),投喂青鱼3#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2%,粒径为5mm,日投喂2次,投饲率为3%左右。具体的投喂时间、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及鱼的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控。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还可补充投喂部分压碎的螺、蚌肉,豆饼等,以促进青鱼快速生长。

六、水质调控

1.加换新水

3-5月份,每隔10~15天加水1次,每次加入新水10~20cm,保持透明度在30~35cm。6-9月份,每隔5~7天加水1次,每次加入新水20~30cm;每隔15天左右换水1次,每次换掉老少30%~40%,保持透明度在35cm左右。10月份后,每隔10天左右加水1次,每次加入新水15~20cm;每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掉老少30%,保持透明度在30~35cm。

2.机械增氧。

适时开启增氧机,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为池鱼创造舒适快乐的生长环境。增氧机的使用一般应遵循“五开、两不开”的原则,即晴天中午开、雨天凌晨开、阴天清晨开、高温季节凌晨及中午开、发现有浮头预兆时提前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在增氧设备出现故障不能使用时,可采取抛撒颗粒氧(主要成份:高效增氧剂、缓释助溶剂、稳定剂、增效剂等)的应急措施,用量为200g/亩·m,浮头急救时用量加倍。

3.调节pH值

每隔10~15天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kg/亩·m,调节pH值在7.5~8.5之间。

4.改良水质和底质

每隔10~15天泼洒1次调水净底威(主要成份:羟基羟酸盐、生物吸附剂、表面活性物等),用量为50~75g/亩·m,水质恶化时可适当加量使用,以改良水质和底质,保持养殖水质的“肥、活、嫩、爽。

七、日常管理

1.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全面掌握青虾的活动、摄食和生长情况,以便对投饲量作相应调整。

2.定期检测pH值、透明度、溶氧、水温等水质指标,若发现水质变坏,应及时采取改良措施。

3.定期检查水泵、增氧、投饵等机电设备的完好情况,一旦发生损坏,应及时检修或更换。

4.认真填写好塘口记录,详细记录天气、放苗、投喂、水质、病害、产量、销售等情况并整理归档保存,以确保水产品安全的可追溯性。

(通联:211600,江苏省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青鱼池底增氧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超长水池温度应力分析及探讨
高温天气水产养殖池塘如何防“底热”
青鱼养殖环境及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青鱼石的独特魅力
游白沙坡温泉
侧逆光
富士特GS40高速增氧变频耕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