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态棘胸蛙养殖技术(上)

2016-04-14 05:18温晓红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4期
关键词:水泥池放养密度变态

○温晓红



仿生态棘胸蛙养殖技术(上)

○温晓红

近年来,由于人们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棘胸蛙日趋减少。大力发展棘胸蛙的人工养殖,合理保护开发,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造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

养殖场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洪水不淹、旱天不干,僻静、温暖、潮湿、通风、凉爽的地方。池边陆地种植常绿树木遮阴,落叶可供蛙隐蔽冬眠。由于蛙(尤其是蝌蚪期)对水的要求比较严格,养殖场附近一定要有充足、优质、无污染的水源。一般来说,人、畜能饮用的水,如泉水、溪水、库水(山塘水库)、地下水等,都可以用作养殖用水。在棘胸蛙养殖场建造前,首先要进行全面规划,分出早期、中期和远期的建设项目,建造的项目主要有:防逃与遮阴、供水与排水、各类养殖池的建造、活饵料饲养用房和理人员用房建造及其他配套设施,如生活用电、交通、通信以及产供销等。

(二)蛙池的建造

1.蛙池的建造(见表1)

2.新建蛙池的脱碱

新建蛙池(水泥池)在使用前要进行脱碱处理,目前常用的脱碱方法有以下四种。

⑴过磷酸钙法

按新建水泥池的水体积,加入1000mg/L的过磷酸钙,浸泡l~2天,即可脱碱。

⑵酸性磷酸钠法

按新建水池的蓄水量,加入20mg/L的酸性磷酸钠,浸泡2天,即可脱碱。

⑶冰醋酸法

用I0%的冰醋酸洗刷水泥池表面,然后将池水灌满,浸泡周左右,可使碱性消除。

⑷薯类法

若小面积水池急需脱碱,可用甘薯(地瓜)、土豆(马铃薯)等薯类擦抹池壁,使淀粉浆黏在池表面,然后注满水浸泡周,可起到脱碱作用。

经过以上脱碱法处理后的水泥池,可以用pH试纸进行测试,以了解水泥池的脱碱程度,水的pH值以6.0-8.2为宜。经过脱碱处理的水泥池必须用清水洗刷干净,然后灌水,放入几尾蝌蚪或幼蛙试水1天,证明确无不良反应时,便可放苗饲养。

表1蛙池建造

3.蛙池的消毒

论是旧池或新池,放养前10天,将池内污物清除干净,然后进水50cm,用生石灰按100g/m3;或漂白粉10g/m3;的浓度进行全池消毒。3~5天后,待药性消失,排出旧水再放入新水,才能放养。

二、繁殖

(一)种蛙来源

1.从原产地引进经选育的棘胸蛙种蛙或蝌蚪、幼蛙,经专门培育成的种蛙。

2.近亲繁殖的后代不得留作种蛙。

(二)种蛙质量要求

1.繁殖年龄与体重:以2龄至4龄的成蛙为宜;体重150 g以上。

2.引进的种蛙应经检疫,不得带有传染性疾病。

(三)种蛙放养

1.种蛙池消毒:放养前10天对种蛙池进行消毒。

2.雌雄鉴别:雄蛙胸部皮肤是有凹凸不平的像刺一样的,而雌蛙胸部皮肤白色而光滑。

3.性比:雌、雄种蛙的放养比例一般为1∶1。

4.种蛙消毒:放养时应进行药物消毒,5mL惠金碘兑水20L水的浓度浸浴10~15min。

5.放养密度:2~4只/m2。

6.饲养管理:

种蛙进入培育池,经2~3d适应后,投喂黄粉虫、蝇蛆、蚯蚓等活饵。投喂量根据水温、天气和前一天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当日摄食略有剩余为宜,每天傍晚一次投喂。种蛙池每2~3d换二分之一左右的水;发现蛙病及时治疗;防偷、防敌害和防逃。

(四)产卵与孵化

1.产卵条件:溶氧不低于4mg/L;水温18~26℃。

2.产卵时间:自然产卵排精多在早晨,雨后天晴时常为高峰期。

3.卵的收集:用60cm×90cm的木板采集蛙卵,采集时要注意水位控制及其木板摆放,确保蛙卵付着在木板上。产卵后要及时收集,移动有卵的木板放置孵化池中孵化。

4.孵化管理:孵化池每天换水一次,每次换四分之一左右的水,加注新水时不得冲动卵粒,并防止鱼、蛙、水生昆虫等的进入;阳光直晒强烈或大雨时应遮盖孵化池。

三、蝌蚪培育

(一)蝌蚪池消毒:放养前10天对蛙池进行消毒

(二)注水:水深20~30 cm。

(三)蝌蚪质量要求:规格整齐;无伤,无疾病;体质健壮;能逆不游动;离水后跳动有力。

(四)蝌蚪消毒:放养时应进行药物消毒,5mL惠金碘兑水20L水的浓度浸浴5~10min。

(五)放养密度:孵化出膜10~15d后的蝌蚪,转入蝌蚪池,蝌蚪池放养密度为300~500尾/m2,1月龄后,密度为50~100尾/m2。

(六)饲养管理

孵化出膜3d后,首天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熟蛋黄,第二天再稍增加些,7日龄后日投喂量为每万尾蝌蚪100g黄豆浆;15日龄后,逐步投喂南瓜、米饭、面粉等组成的配合饲料,日投喂量每万只蝌蚪为400~700g;30日龄后,日投喂量每万只蝌蚪为4000~8000g。具体投喂量根据水温、天气和摄食情况确定,一般以当日摄食略有剩余为宜。

(七)变态控制

变态适宜水温18~26℃;在蝌蚪变态早期适量增加动物性饵料,促进变态;尾部吸收时,需减少投饵,加设饵料台;7月中下旬以后孵出的蝌蚪应采用提高放养密度,减少投饵或加注井水降温等措施,延迟变态时间。(未完待续)

(通联:364200,福建省上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水泥池放养密度变态
棘胸蛙养殖技术(四)——变态期饲养管理
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
鳗鲡水泥池养殖与病害防治技术总结
南美白对虾尾水水泥池大棚控温高产
大纹白蝶如何变态
骂错人
浅谈水泥池莲菜的栽培技术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
黄颡鱼工厂化育苗技术
日本沼虾水泥池育苗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