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鼎立”,培养小学生公民意识

2016-04-14 09:13俞正霞
江苏教育 2016年47期
关键词:板报值日班长

俞正霞

“三制鼎立”,培养小学生公民意识

俞正霞

以培养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为主线,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主阵地,使学生成为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人。在班级里实行值日班长制、就餐自助制、板报团队制,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组织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全面培养小学生的公民意识。

主人翁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义务

培养合格公民,是现代学校的重大使命。小学阶段是孩子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有公民意识的小学生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了解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有班级主人翁意识。所以,在班级公共生活中,我们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生活的主人,成为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人。科学合理的班级制度是孩子公民意识形成的助推器。

一、值日班长制

培养公民意识,也就是要让孩子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在班级管理中,笔者有意淡化一班之长的角色,强调值日班长的职责。值日班长人人参与、按学号轮流当职。在值日的过程中,孩子们熟悉了班级的管理机制,明确权利并履行义务。

1.种下一颗“平等”的种子。

今天我当班,自然要做出表率。值日班长一天的工作包括:早早到校,提醒值日生打扫卫生,督促同学晨读;晨会课上,读《中华成语故事》中的一则,读完后答“记者”问(两位学生提问值日班长回答);指导学生认真做眼保健操、广播体操;放学后留下来写班级日记,对一天的值日情况做记录和总结。这一天,“我”如太阳,众星环绕,万人瞩目,不论之前的我调皮还是懒惰,今天“我”是全班的表率。

值日班长,在我班不是优秀学生的专利权,而是一个所有学生锻炼自我、走向优秀的平台。班主任将每一个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不按成绩排高低,不以表现论优劣,突出一个大写的“人”,生而平等的人,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 “平等”的种子,这就是在培养公民意识。

2.孕育一颗“公正”的心灵。

在这一天,值日班长必须为全班同学读一篇成语故事(这是班主任指定的一本书),并接受同学的提问和评分。要想不出丑或得到高分,事前必须好好准备。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也是好面子的,谁不想读好它来展示自己的风采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几乎所有参与学生的朗读水平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了一大截。

除了对自身的高要求外,还得努力对他人做到公平公正。值日班长做得更多的是对学生纪律的管理。今天我当班,大权在握,就可以“徇私舞弊”“公报私仇”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这样做,肯定会有同学揭发;再说,你若这样做,他也这样做,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所以,每一位值日班长都要把管理权使用好,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他人权利价值的尊重。请每个人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当回事,这就是在培养公民意识。

3.培养一腔“主人”的热情。

今天我当家,一人(班主任)之下,万人之上。事儿多着呢,地上有纸屑,我来;桌椅不整齐了,我排;垃圾桶满了,我倒;上课铃响了,还有人在室外,我喊;某某同学做了一件好事,我来记。哦,这值日班长当得可真辛苦呢。可就是这样的一天体验下来,班级主人的意识才会逐渐增强,并能体谅到他人的辛苦,从而达到尊重他人的目的。以一腔主人的热情,对待一天的值日工作,这就是在培养公民意识。

二、就餐自助制

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个体,对自我还没有明晰的认识,不知天高地厚,难辨是非清浊。培养公民意识,就要使他们先学会做人,做到能和别人同舟共济、和睦相处,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劳动,为班级多做贡献。

1.变“专人打”到“自己打”,从被动走向主动。

班级就餐,之前是由班主任指定专人打饭打菜。在他们眼里,只有老师规定的“政策”:饭一勺、荤菜素菜各一勺,缺少的是对他人的关注。某同学胃口大,某同学食量小,某同学今天早饭没怎么吃,某同学今天身体不舒服,他们是不清楚的,也不关心。孩子们也只有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已经打好的饭菜。

针对这一情况,班级里开始实施 “就餐自助制”。分两路纵队双向并行,饭菜自取,多少自定。当然,也要跟孩子设定底线:每样菜都得打,保证营养的全面;遇到喜欢吃的先不能多打,心中要有他人,等全体同学都打过而自己也全部吃完才可以去添。

从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到主动地作为和决策,在吃饭这件小事上,训练学生逐步走向理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体验到“我是自己的主宰”,这就是在培养公民意识。

2.从“剩饭菜”到“光盘”,由浪费走向自控。

既然是饭菜自取,那么“光盘”就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相比较专人打饭时学生盘中食物所剩过多的状况,如今每次就餐后孩子们的餐盘都是干干净净的,这就是学生自主带来的美好改变。盘中有剩饭,教师教育不能浪费,孩子的初心也不想浪费,可她(他)实在吃不下,学生无奈,教师埋怨,师生都陷入一种不良情绪中难以自拔。饭菜自取后,局面立马改观,学生看到了自己意志决定的有效行为,增强了自我意识,提高了自我控制的能力,感受到我是自己的主人的力量。这就是在培养公民意识。

3.既“定人”又“定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将餐前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如推餐车进教室,拿餐盘勺子,把汤碗和调羹送到柜子上,打汤等这些事指定专人负责,体现出“我为人人”的服务精神。最先吃过饭的三个学生,负责把餐具箱、两个菜桶拿到走廊上,做好准备,方便后吃完的同学放餐具。这种“定序”不“定人”的做法,又让学生感受到“人人为我”服务的氛围。学生在就餐过程中学习做人做事,学习对自己负责、与别人和睦相处。

三、板报团队制

班级是我家,美化靠大家。学生就是班级的主人,应当为班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板报不仅是班级环境布置的一部分,更是班级文化的窗口。做为班主任,应该让它成为锤炼团队的基地、展示自我的舞台、放飞心灵的草原,从而培养学生当家做主的公民意识。一般学校会安排一学期出四期黑板报,一月一期;而班级里都是固定请几位字画功底好的学生,其他学生在旁观的同时,这让大部分学生产生了事不关己的心态。我打破常规,立足学生,面向全体,做了以下改变。

1.自由组团

每人每学期必须参加一次板报活动,6-7人为一小组,自由组合。板报改为半个月更新一次,一学期保证出8次。这样保证班级里的每个人、每小组都能参与。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2.抱团行动

成立小组后,指定一人负责,再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做到人人参与其中,或查资料、或排版、或擦洗黑板、或画线、或抄写、或画画等。除了学校规定的主题外,其他主题由教师与学生齐商量。比如在教过《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后,指导学生看 《昆虫记》一书,然后要求他们出一期“昆虫的世界”板报;再如中秋节快到了,学生自主商量出了一期 “中秋月儿圆”板报。在人人参与、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如果说“值日班长制”是从学生的学习、组织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那么,“就餐自助制”“板报团队制”则分别从学生的交往生活、文化生活出发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G417

A

1005-6009(2016)42-0011-02

俞正霞,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学(江苏镇江,212400)教师,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板报值日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班长的烦恼
“把板报办出滋味来”
——记长春市双阳区云山街道博山社区关工委板报员祁振学
值日歌
小熊值日
小河马值日
每天一个新班长
我和孙子做主编
耄耋老翁坚持40载 办板报800多期
板报稿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