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品位的区域教育

2016-04-14 10:06尹松林
江苏教育 2016年58期
关键词:泰兴品位理念

尹松林

打造有品位的区域教育

尹松林

建设有内涵、有品质的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迫切任务。打造有品位的泰兴教育,需要把建设有品位的校园作为切入点,把培养有品位的教师作为着力点,把构建有品位的课堂作为关键点,把培育有品位的学生作为落脚点。

教育现代化;校本化课堂;品德教育

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后时代,内涵建设、品质提升已成为最重要的目标和最紧迫的任务。当前,江苏省泰兴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我们将深刻分析和把握现状,坚持以人为本,聚焦内涵发展,积极打造“有品位的泰兴教育”,再创泰兴教育发展黄金期。

一、把建设有品位的校园作为打造有品位教育的切入点

一所有品位的学校应该是物质建设和精神追求的和谐统一。它能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最佳的发展。一是树立绿色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灵魂。洋思中学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坚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引领学校一路前行,成长为全国名校。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让教育回到原点、回归本真。同时,要将办学理念渗透到学校办学的具体行动中,与管理创新、教学改革、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真正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培育多彩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是学校“软实力”的主要体现。润物无声的若水环境、波浪激荡的若水管理、随物赋形的若水课程,襟江小学秉承“以江为襟,以水为师”的学校精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若水教育”之路。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大视野、大境界为着力点,要注重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交融。通过组织开展实地观摩、现场点评、交流研讨等活动,着力探索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等建设新途径,高起点、高品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全市校园文化自觉、自信、自立的新局面。三是打造优质的学校品牌。品牌是学校的符号和象征,它能让人对其产生亲和力和认同感。泰兴第二高中结合学校实际,将法治文化融入课程、融入活动,引导学生崇尚法治、践行法治,成功申报为“江苏省法治文化教育课程基地”,形成了法治文化教育品牌。因此,要把打造学校特色品牌作为建设有品位校园的重要抓手,立足校情生情、地域文化,结合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深入思考学校品牌建设的主题和路径,将之做大做强,真正形成“校校有品牌、名校多品牌”的泰兴教育新质态。

二、把培养有品位的教师作为打造有品位教育的着力点

教育的发展、学校的拔节,教师是关键。可以说,没有有品位的教师,就没有有品位的教育。广大教师不仅要成为人师,有纯洁的灵魂、高尚的情操、奉献的精神,还要有渊博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终身的学习理念。一是塑造师德品质。以“双诺双评”(教师向家长承诺、学校向社会承诺,家长评教师、教师评校长)活动为抓手,通过开展“四有”教师评选、师德大讲堂,举行“无偿捐献骨髓的叶彪、救人不留名的谢兵”等模范教师事迹报告会,树立新标杆、弘扬正能量,引导教师珍惜荣誉、热爱工作,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终身追求,把桃李满天下作为人生的最大成功。健全教育、宣传、制度、监督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断优化师表形象,提升社会、家长对师德建设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二是培养学习品质。依托青年教师读书班、乡村教师培育站、名师工作室等,引导教师从书籍中吸取知识,向名师吸纳经验,采他山之玉,集百家之长,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充实自身“库存”,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全市广大教师队伍中形成热爱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影响和推动全市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提升教学品质。常态化开展“送培到校”“名师走教”“优课下乡”等活动,利用学养测试、基本功大赛等“组合拳”,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智慧、善思的教学品质的名特优教师,以独特的教学魅力和优异的教学质量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社会的尊重。

三、把构建有品位的课堂作为打造有品位教育的关键点

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只有聚焦课堂,聚焦课改,打造有品位教育的美好愿景才能渐行渐近。一是深化高效课堂建设。总结推广“洋思课堂”经验,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效为本,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过程的最优化,努力从“时间+汗水”的传统课堂走向“智慧+艺术”的现代教学。加快校本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形成“一校一方案、一校一特色”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新路径。二是注重人本课堂打造。以适性发展、潜能挖掘、生命奠基为追求,遵循成长规律与教育规律,秉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努力完善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着力探索高中阶段“行政班+走班”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分层教学、适性发展”特色办学试点,不断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三是突出开放课堂构建。注重课堂时空的延伸与拓展,加强社团建设,丰富“第二课堂”形式和内涵。加快黄桥小南湖、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等课程资源基地建设,提供研究学习、社区服务、参观考察等形式多样的实践基地,实现校内外课堂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互联网+课堂”,广泛开展“数字化e学习”“微课教学”等应用,实现信息技术、数字教育资源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把培育有品位的学生作为打造有品位教育的落脚点

培育有品位的学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因此,以人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幸福完整地成长,应当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一是坚持品德教育为先。树立“全科德育”的理念,让每一门课程拥有德育内容,每一节课堂体现教化功能,每一位教师成为德育教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核心价值观要求与“中国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生心中潜移默化播下健康向上的种子,养成崇德向善的自觉行为,形成具有泰兴特色、紧密结合社会生活、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德育品牌。二是坚持能力培养为本。以素质教育“5+2”工程为抓手,通过实践基地、学校社团、“课程超市”等建设,搭建素质教育实施平台,彻底改变传统的“闭门读书”习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可能。开展 “梦想课堂”“阳光体育”“艺术展演”等活动,为学生个性展示搭建舞台,让他们在教育的篇章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三是坚持全面评价为纲。努力改变教育急功近利的倾向,把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指标,把考试升学和素质教育统一起来,建立过程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绿色质量”评价机制,从进口看出口、从起点看终点,不断丰富教育质量内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G527

A

1005-6009(2016)53-0025-02

尹松林,江苏省泰兴市教育局(江苏泰兴,225400)局长。

猜你喜欢
泰兴品位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非遗中的“泰兴印忆”
金堆城钼矿床硫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开泰图兴——泰兴经济开发区的绿色崛起之道
提升城市品位 推进转型升级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江苏省“三会”换届合署大会在泰兴召开
莱钢3200 m3高炉低品位冶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