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课程为核心素养培养助力*

2016-04-14 10:06徐新铭
江苏教育 2016年58期
关键词:书目课程内容儿童

徐新铭

儿童阅读课程为核心素养培养助力*

徐新铭

儿童阅读;课程内涵;课程目标

儿童阅读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素养为重点,致力于有效构建完整的儿童阅读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开阔眼界、发展思维,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为学生一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形成奠基。

一、儿童阅读课程的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的分类与分层,按“传统经典课程”“现代时文课程”“儿童文学课程”“世界名著前阅读课程”四个类别编排课程内容。每个类别根据课程特点分别针对低、中、高三个年级的儿童设置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课程内容列出必选阅读书目清单,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推荐的书目,并建设任选阅读书目“超市”,分年级向学生推荐更多的阅读书目。

二、儿童阅读课程的实施方式

成立师生书院,由书院制定阅读课程纲要、阅读计划、活动方案,保障计划执行。通过设置阅读课时,优化全学科阅读指导,开展“每月一观”欣赏交流、成立两级读书会、漂流优秀图书等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努力形成具有学校阅读文化特色的活动常规模式。

三、儿童阅读课程的素养评估

从 “文本阅读宽度”“思维加工程度”“参与度和体验度”三个维度建构阅读素养的评估体系。

(一)评价原则

1.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原则。不仅关注学生读书信息的获取,更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学生阅读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2.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原则。坚持自我评价、师长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

3.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原则。首先坚持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搜集能反映学生在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资料;其次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重视定性评价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读书情况与能力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读书的进步与不足,并提出建议。

(二)评价内容

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数量、阅读能力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观察学生对阅读活动的注意倾向,通过问卷、现场考核,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了哪些有效的阅读方法,通过图书室借书登记、班级图书漂流记录、阅读家校联系单统计学生一段时间的阅读数量,通过纸笔评价、观察评价、档案评价、案例评价,综合评估学生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鉴赏能力等。

(三)评价载体

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最美阅读明星”“最优阅读家庭”“最浓阅读班队”评比,将“阅读批注”“阅读摘录”“阅读小报”打造成学生阅读的“三张名片”。在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的阅读常规活动中,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即时观察与诊断,对阅读成果进行评比与评定,从而形成以质性为主、量化为辅的评估描述,并且充分利用好图书漂流驿站、黑板报、画廊、班报、广播站等校园媒体,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G423.04

A

1005-6009(2016)53-0071-01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构建促进童年幸福的课程群的校本研究”(27D/2015/ 02/417)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书目课程内容儿童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