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及教材开发模式浅析

2016-04-14 12:19周文敏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年1期
关键词:改革发展人才培养教材

◆周文敏(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及教材开发模式浅析

◆周文敏(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

摘要:近年来,随着“动画热”的风靡,大量的动画作品踊跃而出,动画生产大国如何才能变成动画创造的强国呢?关键在于人才。动画人才的产生与造就,源于动画教育。动画教育成为中国动画产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将从中国动画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剖析并得出结论: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培养出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动画人才、形成新型动画产业、实现中国动画强国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动画教育 教材 改革发展 人才培养

动画艺术作为文学、绘画、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发展成熟后融合产生的综合艺术,被誉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物。它是经济因素和意识形态双重性质的艺术现象,既受艺术规律的制约,又受经济规律的支配。由于其高度的娱乐性、欣赏性、教育性,促使它在如今这个互动性非常强的时代形成了一股“动画热”。而随之而来的是国家政策以及高校教育的对于这一热门馍馍给予的高度关注与扶持,中国动画产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假象。

近年来各大高校以及各培训机构顺应潮流的发展趋势,大力开展动画专业相关课程,同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比比皆是。虽然动画作品在数量上得到空前的增长,但量的积累究竟有没有引起质的飞跃,中国动画教育的误区何时才能真正得以改善,本文将从教育模式以及教材开发这两大方向逐一进行解析,望引发各位动画工作者的深究与反思。

一、中国动画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育模式

动画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动画教育规模也逐步增张,其中以高校动画教育首当其冲。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动漫类毕业生9万人,到2012年高校为中国动漫输送人才近60万人。如此庞大的数字却还不是完全数据,这是因为不少高校还在相关专业设立动画方向,因此数据难以概全。大量的人才培养和输出却未带来动画行业的欣欣向荣,传统的动画教育模式却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传统的动画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却没有随着时代改革创新,出现诸多问题,如:课程设计不合理、动画专业师资不足、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教学设备资源落后等等。传统动画教育缺乏明确的动画人才培养方案,且动画艺术涉及艺术门类较多,其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给动画课程的课程设置带来了迷雾与障碍,各课程设置缺乏整体的内在关系和逻辑性,很多高校开设了一些虽然表面上与动画有关但实际上可能关联度又很低的课程。本科与高职课程建设雷同,没有区别层次又容易引起人才培养杂乱,特别是研究生课程培养也是如此。各高校没有根据自身特色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只有有目的的培养具有动画素养的复合高端人才,才能够在动画专业基础上拓自身的发展方向。

从课程开设的分析中不难看到,专业课程的混乱或多或少都是由于这些高校的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和师资力量不足。传统动画模式基本上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言传身教,如动画大国日本。然而中国动画教师的缺乏、师生比例的不合理,不但达不到这种特殊的要求,甚至连基本教学开设都有待完善。

现代动画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从原来的二维到如今的多元化发展,动画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前进。因此培养的动画人才也应该是多种多样,如:原画、美术设计、导演、编辑、三维技术等等,所以说在教学方式应当不再拘泥于传统,要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就要懂得创新。

2、教材现状

需要改革创新的还有动画教材。教材是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的载体,一般的教材都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进行编写的。随着动画产业发展的动画教育同样推动了动画专业教材的相继出版。其中也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动画专业教材,但由于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与缺乏性使得教材的出版也是参差不齐,主要问题也大致如以下三点:

(1)教材产量多,精品少

随着动画的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各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在客观上助长了动画教材的需求量。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教材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导致一部分出版社和个人在利益的驱使下,盲目追求金钱效益,忽视了动画教材本身的质量。部分教材都是赶制拼凑,导致教材质量大打折扣。

(2)理论、实践市场比重失衡

动画类教材大多数以技术类教材较多,理论型较为缺乏。多数教材也是针对性较强,目前市面上多数以高职、本科为主,研究生教材几乎是空白。原因不仅是因为市场的需求,多数公司企业招生以实践技术为主,导致技术类书籍市场远超理论研究;而且也与高校教学模式有关,其教育体系的建设尚有欠缺,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

(3)教材体系不全,缺乏整体性

教材的编写本来就应与教学相呼应,在教学模式尚且混乱的情况下,教材可谓是五花八门。动画课程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的应用,同时还有其他基础课程相辅助,然而世面上的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其章节逻辑结构、体系意识不强,缺乏整体性。无论是专科、本科、还是硕士,都缺乏相应教材或是阶梯式的递进联系的教材体系。

二、教育创新推动动画产业的发展

从全球来看,目前动画产业发展最好的当属美国,日、韩产业价值也是紧追其后。中国今年来虽也迈入了世界动画大国的行列,与那些动画产业巨头相比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中国存在着世界上最大的动画市场,我们只有先立足于本土才能跻身动画大国和强国。要想推动这一产业的宏博发展,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市场,更重要是的人才。人才的成长才能推动动画产业的发展,而动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则是人才的根本,所以说,教育创新才是推动产业起飞的翅膀。.

1、教育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育模式使人才培养的方式过于规格化,培养出来的学生过于“标准化”,事事按照讲究教条主义,既无创意更无创新。我们应当打破传统,不再强调“量身定做”的“批量生产”。孔先生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部好的动画作品所涉及的专业并非某一项技术,更多的是涉及多个“专业”。我们应当把握产业与教育的本质,分析其发展的趋势,不盲目追随,不盲目开课,而且针对性地提供相关的课程,并呼吁各高校理智规划切勿盲目扩张招生,探索一条“精而少”的道路,集中国家优质资源,培养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2、师资、硬件、技术等的创新

目前来看,我国的动画教育还不足以满足动画产业的发展,其原因还在于动画教育硬件发展的滞后。少数高校硬件条件出色,教学仪器先进,教育场地也宽敞;然而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在新媒体仪器方面还是存在各种问题,如:设备老化、教学场地不足等。因此,在高校开设相应的实验室、工作室、机房等是解决场地设备不足的方法之一,从基础设施上给予保证。同时,在师资力量上应进行专业教师的培养,即分批组织教师去动画行业领先的国家、企业或者动画专业教学领域的知名院校进修、学习、访学、交流。优化教师队伍的同时加强引进具有教学、科研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或优秀教师进行科研工作。加强学校与动画企业的合作,在增加老师的实战经验教学的同时给学生学习模式注入新的血液。

3、教材建设的创新

教材体系的建设与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教材的创新的基本依据依赖于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规范,完善课程教育体系的建设则成了重中之重。其次,教师是动画教材编写的主力军,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应采取措施提高他们在编写时的责任与意识,以及编写水平。最后,教材的选取与受用人群应有明确的针对性与各年级的整体性。有针对性的编写和完善各层次教材的质量,是提交教材的实用性与使用率的重要保障之一。当然,教材质量与创新还需要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这不仅要求编写者有严谨的学术态度,更需要出版商对书籍质量的严格把关,规范出版市场,拒绝利益诱惑。

总之,动画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动画产业稳步发展的有利保障,也是中国步入世界动画强国之列的奠基石,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校,都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动漫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从现有的动画教育中寻找不足,学会改革创新,顺应时代发展,加速动画产业的提升,让中国完成从动画生产大国到动画强国的伟大蜕变。

参考文献

[1] 张宏,许歌.动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肖永亮.中国动画教育启示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 中国产业年报课题组.中国动画产业年报[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4] 丁海祥.技术、艺术、新媒体--论动画的三重属性[J].当代电影,2010(5).

[5] 江涌.高校教材出版工作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中国出版,2006 (11).

猜你喜欢
改革发展人才培养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