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障碍

2016-04-15 02:18黎燕斌蔺秀云侯香凝方晓义刘娅军
文化纵横 2016年2期
关键词:行为障碍教养流动人口

黎燕斌 蔺秀云 侯香凝 方晓义 刘娅军

相较于普通的本地居民,流动人口的家庭生活中可能经历更多压力事件,譬如儿童抚育负担、失业、搬迁、社会经济地位变化、有限的心理资源,甚至家庭暴力环境等。囿于这些原因,与流动人口家庭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躯体/情感虐待、亲子关系与ODD症状)也在抚育关系中由父代蔓延到子代,并呈现明显的交互作用。因而在这种家庭背景下,流动儿童更倾向于表现出情绪与行为障碍,即本文中提到的“儿童对立违抗症状”(ODD),这样的孩子容易情绪失控、与成人争吵,或公然违抗他人,对权威人物易出现抗拒、敌对等情况,这将严重影响儿童发展与社会适应。因而对于社会流动群体边缘化的观察分析,童年经历、家庭教养方式、社会心理特征等都应纳入考量。研究表明,在中国1亿多的流动儿童群体中,有近26%的儿童被检测出类似的行为问题,男生主要表现为外化的攻击行为,女生则是内化的社会退缩和抑郁。在本文中研究者通过测量和统计关于ODD症状、受虐待状况和亲子关系之间的相关情况,认为躯体和情绪上的虐待对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这种情况在流动人口家庭中表现得更加显著;也就是说,流动儿童父母更可能由于忙于生计、无暇管教子女或教养方式粗暴等原因,造成亲子关系疏离,从而导致儿童违抗症状,并且由于失去亲密关系作为中介因素的调解作用,而造成更严重的情绪(如焦虑、抑郁)、行为障碍。而长期来说,具有此类症状的儿童在成年后更可能出现暴力、反社会行为、物质滥用、自杀尝试等社会适应不良问题。

猜你喜欢
行为障碍教养流动人口
超声心动图评价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心脏形态及左心功能的应用价值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伴有精神和行为障碍采用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教养方程式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奥氮平治疗对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