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临空经济研究综述

2016-04-16 14:42熊诗卉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空港临空经济区

熊诗卉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国内外临空经济研究综述

熊诗卉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由于航空运输的发展,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始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近20年来国内外对临空经济的研究也与日俱增,在临空经济的界定、临空经济的空间布局和临空经济的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临空经济基本理论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与简要评述。

临空经济;区域经济;航空运输

一、概述

航空业的发展带动了临空经济的起飞。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国际产业转移深化的背景下,航空运输因其高速便捷的特性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也越来越强。航空运输水平直接影响了机场的发展,机场的发展规模又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关系密切,区域经济发展与航空运输能力的水平是临空经济能否产生并良好发展的基础。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进入发达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其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二、国外临空经济研究

国外最早的临空经济研究始于美国著名航空专家Mckinley Conway,他在1965年发表的“The Fly-in Concept”论文中首次提出“临空经济”的概念,并认为临空经济的发展将对工商业的趣味选择和城市规划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学者John D.Kasarda(1991)从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出发,提出了著名的“五波理论“,即交通运输方式对企业区位选择和交通枢纽形成的影响可分为五次浪潮,继海港、河流、铁路、公路之后,空运正在成为现代交通模式对城市发展模式的又一次革命性再造。Glen E.Weisbrod等人(1993)对日本、北美和欧洲的空港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产业在空港相邻地区的集中程度将产业分为四种类型。Kasarda(2001)指出,与机场相关的产业走廊、产业集群、产业带促使新城市的形成,即空港大都市(aerotropolis),这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同时也是必然趋势,临空经济已进入城市化进程。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推动了航空物流的发展,随着空港物流的理论研究趋于成熟,理论体系外延到航空物流与经济的关系。Button和Taylor(2000)在回顾航空管制解除讨论了国际航空运输和经济发展的联系。Kasarda和Green(2005)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航空货运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的结论。Kasarda(2010)研究了零售折扣店、酒店、娱乐场所、会议中心和航空指向的商业聚集于机场附近,演变为航空城的现象。

三、国内临空经济研究

国内关于临空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临空经济的概念界定及产生与发展机理。曹允春和踪家峰(1991)率先开展了关于临空经济的研究,从生产要素流动和聚集角度界定了航空经济: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在航空港周围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形成了具备多功能的经济区域,并提出功能单一的机场要发展成为具备多功能成熟的临空经济区要经历航站区(起步阶段)、航空港区(腾飞阶段)、临空经济区(成熟阶段)三个阶段。金忠民(2004)提出空港城是一种以国际枢纽机场为依托,包括客货运输、仓储加工、综合贸易、商业服务、会议展览、生活居住、园艺工业和文娱体育等设施的,以航空产业为特色的综合性新城。孙波等人(2006)认为以航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突出以航空货流和商务人流为支撑的经济称之为临空经济,并指出临空经济的产生和演进是在机场、空港区和腹地经济三者的双向互动的自组织机制中实现的。刘雪妮(2007)通过研究临空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得到结论,认为临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是区域经济发展与航空业务联动的结果,是临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标志。在这一过程中,临空产业自身的高时效、知识密集等特点是其集聚的内在动力;而机场的物流集散功能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应增强地区的集聚力,推动企业向临空经济附近集中。

(二)临空经济空间布局。曹允春和踪家峰(1991)认为功能分区逐渐在临空经济区内形成,主要由临空工业区、临空农业区、临空服务区、临空旅游休闲区和临空居住区,其中临空工业区又分为临空配套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李建(2005)提出依据国际上机场的空间结构模式,通常在机场周边分为4个区:空港区、近临空港、空港相邻区和外围辐射区。沈露莹(2008)认为应因地制宜、按轻重缓急将空港产业有序地布局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从而形成以机场为中心的三大圈层:核心发展圈、紧密互动圈、辐射服务圈。

(三)临空经济产业发展。金忠民(2004)提出空港城主要发展六个方面的产业:①为航空运输配套的产业,②航空保税产业,③高新技术产业,④出口加工也,⑤现代园艺农业,⑥旅游展览和生活服务业。李建(2005)认为临空产业是临空经济的内核,它自身的开发发展与机场和航空运输直接相关,包括:①直接为航空运输服务的产业,②航空保税产业,③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及其配套零部件产业,④现代园艺农业,如花卉、园艺等,⑤商务、旅游和生活服务业,⑥出口加工业。孙波、曹允春等(2006)指出临空经济区内也存在现有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和产业指向性相对不足的实际问题。李非(2012)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为例,通过大量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临空经济已进入产业几局阶段,产业集聚效应对临空经济区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区域性枢纽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运输经济向产业集聚转变的阶段,对区内经济的影响仍停留在就业和产出的贡献。这说明要素量能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对高级要素流动产生吸引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四、研究简评

国外关于临空经济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趋于成熟,尤以Karsarda的研究为代表,从宏观和微观层次对临空经济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多数以国外研究为基础,分别研究了临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机理、临空经济的空间布局以及临空经济产业发展。但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对临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从产业集群、资源基础等深层次来研究其发展机制,无法充分揭示其形成与发展规律;第二,多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没有具体细化到临空经济区与腹地经济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临空经济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机制等;第三,相关理论研究大多从单一方面理论出发,尚未形成关于临空经济研究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第四,国内研究大多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东部发达城市,如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天津滨海新区和广州新白云机场等,而对中西部地区临空经济的系统研究则鲜有,郑州临空港区除外。

[1]曹允春,踪家峰.谈临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1999(3):60-63.

[2]金忠民.空港城研究[J].规划师,2004,20(2):79-81.

[3]李健.临空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与对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9):188-189.

[4]孙波,金丽国,曹允春.临空经济产生的机理研究——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J].理论探讨,2006(6).

[5]刘雪妮,宁宣熙,张冬青.发展临空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7(1):62-65.

[6]沈露莹.世界空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8,17(3):19-25.

[7]李非,王晓勇,江峰.临空经济区形成机理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为例[J].学术研究,2012(1):74-80.

[8]连玉明,朱颖慧,秦坚松.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报告(201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9]杜曼玲,王耀球.航空物流凸显临空经济[J].综合运输,2008(5):42-45.

[10]龚峰,刘刚.武汉城市圈临空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1):154-157.

[11]邵琼,范韬.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水平分析——以武汉临空港(东西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24):66-68.

[12]袁堃.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策略及对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0(4):78-80.

[13]刘亚晶.浅谈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8):55-56.

[14]周睿全.武汉临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基础条件及政策建议[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22):39-40.

[15]吴凡.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2):160-160.

[16]赵冰,曹允春,沈丹阳.港-产-城视角下临空经济的新模式[J].开放导报,2016(2).

[17]汪喆伦.武汉临空经济区产业现状分析及布局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6(2).

[18]吴仰耘.中国枢纽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19]陆茵.临空经济与空港物流互动发展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20]李梅.武汉临空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1]卢茗轩.空港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2]Mckinley Conway.The Fly-in Concept,1965

[23]Kasarda J D.THE FIFTH WAVE:THE AIR CARGO-INDUSTRIAL COMPLEX[J].Portfolio,1991.

[24]Weisbrod G E,Reed J S,Neuwirth RM.Airport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R].England:PTRC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Conference,Manchester,1993.

[25]Kasarda J D,Green J D.Air cargo as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engine:A note on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5,11(6):459-462.

[26]Kasarda J D.Shopping In the Airport City and Aerotropolis—New Retail Destinations in the Aviation Century[EB/OL].http://www.aerotropolis.com/articles.html,2010-4-23.

熊诗卉(1992-),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空港临空经济区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乘世界空港东风,聚湾区枢纽动能!未来空港新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广州空港经济,乘“机”起飞
袁奇峰 空铁上的广州都市圈,花都临空经济红利空间巨大
临空高速目标多传感器自主协同资源调度算法
探析临空经济对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
从“中国制帽之乡”到空港小镇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