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与节能降耗管理

2016-04-18 12:18□王
现代企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资源型能源管理节能降耗

□王 敏 张 璐 万 博



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与节能降耗管理

□王敏张璐万博

作为资源型企业,面临储量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在目前为了应对国际价格下行的巨大压力,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节能降耗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如何使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和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使节能降耗的各项措施按照一定方式自发的达到实施,既可促进企业节能降耗管理,又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提升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企业的能源消耗现状,进一步实施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水平,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资源型企业。资源型企业是相对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而言的。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源型企业涉及了所有的自然资源领域(主要是地下的矿产资源和地上的动植物资源)的企业,狭义的资源型企业仅指在作为自然资源重要类型的矿产资源领域运作的企业。结合上述广义和狭义资源型企业的定义,本文认为资源型企业主要是指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基本生产方式,初级原材料产品为最终产品,在产品成本结构中,自然资源占据主体地位的,依靠资源的消耗来实现企业的增长,以资源占有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类型。

2.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追求长久生存与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能实现经营目标、确保市场地位,又能使企业在已经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的扩展经营环境中保持优势、持续盈利,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健成长的能力。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的因素包括企业自身、社会环境、相关利益者。企业自身因素涉及企业的目标、战略及资源的组合,企业的目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战略是保障,资源的有效配置则是基本条件。社会环境包括社会、人口、社区、资源、环境等因素。一方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于这些因素提供的条件和机遇,另一方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这些因素的协调发展。相关利益者是指关注和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利益团体、组织或个人,包括企业投资方、供给链的上下游、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因素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方向和速度。

3.节能降耗管理。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节能降耗,简言之就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用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只有低成本,才有高效益。节能降耗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谁怠慢了它,轻视了它,谁就会失去立足之基。如果我们不注意节俭,肆意浪费资源,企业赢利就无从谈起,自身的福利也会失去着落。节能降耗,奉行节俭,就要把“公司先赢,个人后赢”的思想观念刻入我们的脑海,在工作中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

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节能降耗管理的主要措施

1.提高企业全员的节能降耗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通过“节能降耗型”的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员工认识到实现节能增效、加强能耗管理不仅是节能管理部门的事,也不仅是消除跑、冒、滴、漏等简单问题,而是理念提升、管理创新以及先进技术应用等全方位的转变,充分调动全员节能创效积极性,倡导“节约能源,从我做起,降低能耗、岗位做起”的行为,营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创建“节能降耗型”企业的良好氛围。

节能降耗工作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基本国策,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油气田企业通过对实时能耗进行准确掌握,提出节能技改项目或节能措施针对性强,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统筹协作的大节能管理体系。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从根本上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

2.做好审计摸底工作,分解落实节能减排指标。能源审计是能源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它用能单位能源利用过程进行检测、核查、分析、评价等。通过节能检测中心和各基层单位的节能检测站进行能源审计,深入细致的了解企业能源管理现状及用能情况,积极排查在能源利用、降低排放指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挖掘节能减排的潜力。

认真实施节能监测、重视节能标准制修订工作、合理分解节能节水指标,有效控制能耗总量。作为资源型企业,每个生产一线的班站和岗位都对应着能源的消耗,通过认真剖析和总结这些能源的消耗,发现基础节能降耗管理深化、细化还有较大的空间,通过进一步分析管理单元,结合企业各基层单位新增产能能耗状况,充分考虑耗能设备的整体变化情况进行能耗及指标的分析预测,合理下达了各单位节能降耗考核指标,为控制能耗总量提供了保障。

3.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管理体系,为节能降耗提供基础保障。逐步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从组织上、制度上、资金上、运行上大力强化节能降耗的基础保障。完善节能管理机构,组建企业节能领导小组,在组长组织

下,领导企业的节能工作,实施企业能源管理的基本任务,统筹、综合、协调、管理企业的各项节能工作。节能主管部门为企业节能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是企业节能降耗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部门,在企业节能领导小组、主管能源领导下,负责做好企业节能任务的综合和协调管理,督促、检查企业的各项节能工作,

结合企业节能降耗的实际情况制定节能降耗管理制度,从节油、节气、节水、节电等方面周密规划、全面部署。通过节能宣传、指标的层层分解考核,按企业机构设置和组织层次自上而下的依次分解。从厂部分解到各职能科室和各个车间,再由车间分解到每一个班组、岗位和个人,并层层签订节能承包合同,确保总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分目标自下而上层层保证,互相联系,形成一层接一层,一环扣一环的目标分解和保证体系的三级管理网络,

4.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施节能减排工程。重视节能技术研究,节能技术研究工作按照 “试验一批、推广一批、储备一批”的科研要求,积极组织科研力量进行节能技术研究,加快步伐推广节能技术。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自主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新工艺,优化电网线路,激发员工节能降耗技改措施的积极性和热情,从加强能源管理,严格用能计量考核入手,加大经济责任制能耗考核奖惩力度,使每个人都参与到节能降耗工作。

5.建立能效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效率。监督完善能耗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利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数据逐步增多,传统的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管理决策需要,过去粗放型管理模式下对能耗的管理统计滞后,往往是发现问题后才去解决,导致工作效率明显偏低,预测在原有节能管理工作基础上结合数字化监控系统的,增加能效管理模块,建立能效管理数字化监控、分析、管理系统。

优化能效管理流程 ,实现对基本生产单元的过程控制和管理的自动化和无纸化,服务于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的能源消耗评价体系,减少能源管理的成本,提高能源管理的效率,及时了解真实的能耗情况和提出节能降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协助企业管理者制定能源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向能源管理要效益,使能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6.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拓展节能投融资渠道。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确定,若要实施较大规模的节能项目,可以根据企业自有资金的多少及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技术实力情况,灵活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型”及“节能效益分享型” 两者相混合的合同类型。结合的实际情况及对目前节能项目的实施现状和企业的投资能力的分析,确定适合合同能源管理运行模式的首选应为“节能效益分享型”。

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提供制度保障。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及时与政府沟通、汇报项目的情况,积极争取政策、制度上的认可和支持。为了保证节能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也需要通过引入外部资金来填补相应的资金缺口。

通过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节能降耗管理,为资源生产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实现了节能降耗工作的新突破。在企业实现发展、造福地方经济的同时,也实现了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长庆油田第八采油厂)

猜你喜欢
资源型能源管理节能降耗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氯碱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提升节能降耗增效之工艺改造和技术应用
合同能源管理在TDM交换设备退网中的应用
i-StARS起停系统技术节能降耗
施耐德:以PlantStruxureTM PES助力节能降耗
合同能源管理在重庆配网节能中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