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逆向思维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2016-04-19 09:27吴香娥
新课程·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集合逆向思维命题

吴香娥

摘 要:逆向思维是一种在数学教学及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能力,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关于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解数学题时,有些题目如果从正面入手很难找到思路,不妨变换角度,运用逆向思维寻找解题突破口。逆向思维也是数学高考思维能力考查的一个要点,从几个方面浅谈逆向思维在解题中的体现。

关键词:逆向思维;集合;命题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当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就会以相应的数学思维方式进行解决。而数学思维也根据其思维的方式分为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通常来说,学生都以一种正向思维的模式解决问题,而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也有了其全新的价值。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也有许多问题正面入手困难重重,若改由反面入手却常常能出奇制胜。逆向思维在许多情况下能够帮助我们克服正常思维中出现的困难,拓展思路,开拓认识的新领域。正难则反易,数学问题的解决也是这样。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正难则反思想的体会。

一、逆向思维在集合中为补集思想

当题目直接求解较繁、较复杂甚至不能求解时,通过先求得问题的反面进而求其补集,以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

例1.三个方程x2+4px-4p+3=0,x2+(p-1)x+p2=0,x2+2px-2p=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试求p的范围。

分析:本题从正面入手应分类求解,繁不堪言,若从反面“三个方程均无实数根”思考,在实数范围内除去反面求得的解即为m的取值范围。

解:若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则

16p2-4(-4p+3)<0(p-1)2-4p2<04p2+8p<0解得-■

∴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p的取值范围是p≤-■或p≥-1。

二、逆向思维在命题中为逆否命题

逻辑学认为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也就是原命题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也真。

在一些命题的真假性或条件与结论的充分必要性的判断中,正面判断比较难或者不容易理解,那么不妨跳出思维框架,转化为考虑逆否命题的真假性或者利用逆否命题判断充分必要性。

例2.(xy-2)2+(y-2)2≠0的充要条件是 。

分析:从正面入手,xy-2与y-2中至少有一个不等于0,这对很多学生而言都有一定的难度,但若从反面来看,(xy-2)2+(y-2)2=0的充要条件是:xy=2且y=2,能得到x=1且y=2。那么利用逆否命题就能得到(xy-2)2+(y-2)2≠0的充要条件是x≠1或y≠2。

从逆否命题来处理确有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感觉。

三、逆向思维在证明中为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对问题证明的方法,其解题思路就是:当问题的反面被否定之后,那么其正面就一定是正确的。具体来讲,反证法就是从否定命题的结论入手,并把对命题结论的否定作为推理的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使之得到与已知条件、已知公理、定理、法则或者已经证明为正确的命题等相矛盾,则假设不成立,所以肯定了命题的结论,从而使命题获得了证明。

例3.已知:一个整数的平方能被2整除。求证:这个数是偶数。

证明:设整数a的平方能被2整除,假设a不是偶数。

则a是奇数,不妨设a=2k+1(k是整数)

∴a2=(2k+1)2=4k2+4k+1=4k(k+1)+1

∴a2是奇数,与已知矛盾。

∴假设不成立,所以a是偶数。

四、逆向思维在排列组合、概率中为间接法

有些排列组合问题,根据题目的结构特征,需要变换观察的视角,改变思考的路径,采用“倒过来想”“正难则反”的逆向思维策略,以此来达到顺畅解题的目的。

例4.大街上有编号为1,2,3,4…10,11,12的十二盏灯,若关掉其中三盏灯,但不能同时关掉相邻的两盏或三盏,也不能关掉两端的路灯,那么不同的关灯方式有( )种。

分析:本题若从正面探究,较为复杂,若调整解题角度,变为9个亮灯中间8个空隙中插入3个关掉的灯,易得关灯方式为:C38=56种。

例5.袋中有12个不同的红球和18个不同的白球,规定取出一个红球得2分,取出一个白球得3分,如果从袋中取出若干个球得70分。试求这类取法的不同种数。

分析:若从正面考虑:取出若干个红球或白球使其积分之和为70分,太复杂。于是从反面入手,假设将球全部取出的总分数是2×12+3×18=78分,比70分多8分,而8分的产生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剩下4个红球,二是剩下1个红球和2个白球。根据取法等于剩法的原理,故这类取法应为C412+C112C218=2331种。

在此类问题中如果善于运用正难则反的思想,可以使问题的解决事半功倍,而且减少了计算环节,也能减少由计算带来的不必要的错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逆向思维在高中数学解题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从正面入手求解繁琐、难度较大,不妨实行“正难则反”策略,转化为考虑问题的相反方面,往往能绝处逢生、开拓解题思路、简化运算过程。通过对逆向思维进行恰当应用,能够使很多以正常思维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变得简单。同时,逆向思维作为正向思维的补充,需要在教学中使学生品尝到应用正难则反思想的甜头,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以达到拓展思维,增强解题技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之目的。

参考文献:

陶鹏.高中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3).

?誗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集合逆向思维命题
论述高中数学中集合的类型及基本运算
独立思考成就独家新闻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一道数学填空题引发对细节的思考
解读《集合》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