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2016-04-19 18:44李永久
关键词:小学有效性德育

李永久

【摘要】在小学阶段加强德育教育既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强小学德育可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将我国优良的道德文化传承下去,为小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 德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07-01

引言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道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纵观社会出现的道德问题来看,就是德育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学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性。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德育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阶段,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教学,就必须重视德育工作,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

1.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全面型、复合型的人才需求日益膨胀,而德育作为反映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今后的发展状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深深的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就当前小学德育教学来看,对德育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进行教学,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不到提高,影响到学生的成长。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全面型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德育在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加强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1]。

2.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观念落后

德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来看,小学德育教学依然是沿用以往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以本为本,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观念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提不起对德育的学习兴趣。

2.2专业老师不足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由于对德育的不重视,进而造成了教师方面的匮乏,尤其是专业的教师。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大多是由其他任课老师担任,在教学过程中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进行教学,进而影响到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3缺乏实践

思想道德作为一门理论性的学科,而理论知识需要依靠实践来进行升华和巩固。然而就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来看,教师大多是机械式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3.1转变教学观念

德育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了小学生今后的发展,为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将“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2]。

3.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专业的教师队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想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学校对外必须引进有教学经验、资历深的教师,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提供保障;对内,学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不断提高现有德育教学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另外,作为教师,更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不断巩固可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德育教学[3]。

3.3加强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思想道德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要想有效地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实践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生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品德,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另外,就当前小学生来看,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中宝,从而不让孩子受苦受累,从而使得学生从小养成了一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而加强小学生的实践锻炼能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立。同时通过实际的锻炼,可以让学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在某中小学,学校针对进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访问,从而摸底访问中得知,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特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下乡活动,引导他们积极投入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看清自己的位置,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认识到自身素质与社会要求的差距。另外,还根据小学生特殊的思想实际和不同时期他们的兴趣热点,引导他们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能力。

3.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保障,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的参与到老师提出的问题。为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作为教师,要善于和学生处好关系,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其他时间,都要积极的与学生处好关系,让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更亲近,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结语

小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起步阶段,良好的开端都需要从小抓起,只有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德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德育教学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德育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当代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在下小学阶段,针对德育教学,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为小学德育教学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处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从而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盛华,刘正义.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 考试周刊,2015,02:130-131.

[2]顾雪飞,王大花. 在人生的起步处养成良好品德——浅析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7:132-133.

[3]李自能,何志文.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15,16:47.

[4]方志义,万静波. 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 学周刊,2015,23:67.

猜你喜欢
小学有效性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