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是一种乐活

2016-04-19 17:36林师
中外书摘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活节奏品茶价值观念

林师

慢是趋向从容的开始,也是形成淡定的前提——一切美好的感觉都是在慢中诞生的。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有多少道理?我完全无法界定。但是,我的的确确开始向往并喜欢上了慢生活,这点倒是可以绝对肯定。

历来凡是与“慢”沾上点边的,多半都是贬义和负面的意象。这应该是大家所熟知的,用不着我连篇累牍地举证,也用不着我喋喋不休地唠叨。我这里说的慢,不是绝对速度,而是相对快而言;这里说的慢,与惰怠无关,也与磨蹭无关,而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方式。

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慢生活其实就是乐活,就是平衡,就是张弛有度。慢生活倡导者卡尔·霍诺就说过: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就是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人们都有些感觉累了,所以才要放慢脚步,让自己慢下来,不至于太辛苦,以利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点。

说得真好!深得我心!

慢是一种舒缓的节奏,就像昆虫轻触弹跳,掠过草尖。

慢是一种宁静的状态,若雨落芭蕉,就独坐一隅,倚窗听雨;若风吹影动,就煮字为酒,且听风吟。

人过中年,不再温润的脸庞,有了光阴的痕迹,也有了岁月雕刻的沧桑——头发大张旗鼓地花白了,皱纹肆无忌惮地在脸上安营扎寨。忙碌了大半辈子,辛劳了大半辈子,生活该慢下来了。现在有所开悟似乎还不算太迟,尽管有点悲壮的意味。悟性是一个由苏醒到觉醒的过程。如果把苏醒比作涨潮,那觉醒就是惊涛拍岸,而大彻大悟便是翻江倒海般的悲壮了。

生命的经历是无法速成的东西,需要每一寸光阴的无声浸染才能缓慢构成。生命就是一个过程,就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一样从容,一样简单,一样自然。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内涵:春的鲜花与灿烂,夏的绿树与生机,秋的红叶与成熟,冬的白雪与深沉。它不会受速度的左右,更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实现跨越。

慢是情趣。古时名士在莺飞草长中崇尚清谈,吟咏山水,流连于诗酒,让人想起,总是有些神往。慢的乐趣为何就失传了呢?价值观念分崩离析碎落一地,怎样一一拾起,注定任重道远。

慢下来其实也不是很难。去除那些外力强加给自己的价值观念,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步履从容,心境澄明,气定神闲,就能听见自己灵魂的呼吸,就能舒缓地享受那份美好。

品茶是一种慢。大凡有茶具的地方,时间似乎就会走得慢一些,心弦就会显得松弛一些。所谓的“功夫茶”就是打发时日的,慢工夫才能细品出茶的滋味。品茶就像一种仪式,必须慢下来。品茶与喝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品有三个口,是慢慢品味,是用来清心的;喝有一个口,是一口喝光,是用来解渴的。

散步是一种慢。散步,关键就在散,关键就在慢:听任双脚散漫地向前迈步,从容不迫,缓慢前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就像蓝天上轻轻飘动的白云,就像山野间缓缓流动的溪水。身体是这样放松自然,精神是如此恬静怡然。真的是妙不可言。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充满诗意的慢,只要我们用心去领悟,用身去体会。

慢生活就是安之若素,人淡如菊,岁月静好。生命也由此有了质感。

(《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宁静》,周国平等著,梁小琳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12月版,责任编辑:高娟、程华清,定价:36.00元)

猜你喜欢
生活节奏品茶价值观念
春来黔地品茶香
透气感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冬品茶梅
可爱的黏土小蜗牛
品茶香 知茶趣
叙品茶事
改善失眠,从“吃”开始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生活节奏自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