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呼吸道医院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2016-04-20 03:37曾庆娣林爱翠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宁7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南京0000
河北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反应蛋白

曾庆娣, 林爱翠(.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山东 济宁 7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江苏 南京 0000)



肺炎支原体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呼吸道医院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曾庆娣1, 林爱翠2
(1.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山东 济宁 272100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呼吸道医院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按其致病病原体的分类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50)、肺炎支原体感染组(n = 50)、病毒感染组(n = 60)。比较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以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细菌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基本病情方面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RP与WBC水平也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P<0. 05)。细菌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的MP -IgM的阳性率分别为4.00%、96.00%与5. 00%,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MP-IgM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book=564,ebook=40(MP-IgM)、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三者的检测对儿童呼吸道医院感染诊断有很大帮助,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医院感染; 肺炎支原体抗体; 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

感染性疾病为儿科最为重要的疾病之一,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包括有病毒、细菌、真菌、非典型病原体以及寄生虫等[1,2]。细菌感染会导致严重的的脓毒症以及脓毒性休克,此二者皆为儿童致死的常见病因,而早期、有效、及时应用抗生素能有效降低患儿的死亡率。近年来,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3,4]。对于此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院研究了肺炎支原体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呼吸道医院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按其致病病原体的分类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 = 50)、肺炎支原体感染组(n= 50)、病毒感染组(n = 60)。纳入标准为:①年龄为2~12岁;②患儿有典型的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③入院前均未使用抗生素治疗;④患者没有特殊的遗传性疾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和先天性疾病。排除标准:①1周内存在抗生素药物使用史;②患儿一般状况较差;③有其他的基础性疾病。整个研究均在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细菌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基本病情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1.2 方法:在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患者休息、镇静以及吸氧等常规治疗,于入院1h内进行抽取静脉血5mL。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用Coba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生产厂家:罗氏公司)及试剂盒(生产厂家:罗氏公司);CRP水平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罗氏公司)进行检测;白细胞计数也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罗氏公司)进行检测。血清MP-Ig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生产厂家:德国欧盟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

1.3 观察指标:比较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以及C-反应蛋白(CRP)。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结 果

2.1 三组患儿PCT、CRP以及WBC的比较分析: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PR与WBC水平也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P<0.05);见表2。

2.2 三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率的比较分析:细菌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的MP-IgM的阳性率分别为4.00%、96.00%与5.00%,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MP-IgM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见表3。

表2 三组患儿PCT、CRP以及WBC的比较分析

表2 三组患儿PCT、CRP以及WBC的比较分析

组别 nPCT (ng/ mL) CRP (mg/ L) WBC (×109)细菌感染组 50 3.33±1.21 44.34±7.23  13.33±2.34肺炎支原体感染组 50 0.23±0.14 22.34±6.45  7.79±2.18病毒感染组 60 0.20±0.19 8.33±5.42  8.10±3.23 F 350.23  440.90  69.89 P值 <0.001  <0.001  <0.001

表3 三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率的比较分析

表3 三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率的比较分析

组别 n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例数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率细菌感染组 50 2 4.00肺炎支原体感染组 50 48 96.00病毒感染组 60 3 5.00统计值 129.80 129.80 P值 <0.0001 <0.0001

3 讨 论

临床上儿童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真菌以及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5]。病原体的感染部位最为主要的是呼吸道,而消化道、泌尿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也是重要的感染部位。在感染中,病原体中最为常见的是病毒和细菌,在近年来发现一些非典型的病原体,支原体以及衣原体等也逐渐递增。普通感染性的疾病主要是根据患儿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诊断与鉴别,此可以大致来确定感染部位,但早期对病原体种类进行确定还是比较困难。对于各种病原体的检查均具有一定局限性,血培养主要存在以下不足:费用高、灵敏度不佳以及耗时较长;而痰培养的特异性较低并且很容易受到污染;另外有一些诊断手段为侵入性操作,不适合大规模开展,如肺活检等。综上原因就导致在临床上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主要为经验性用药,出现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却使用抗生素,需要使用却没有及时应用,这不仅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非常容易导致耐药细菌数量的增加。细菌感染的加重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以及败血症、脓毒症的发生,重者甚至发生脓毒症休克,而SIRS很容易导致患儿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itipi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此,早期识别患儿的感染病原体种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细菌感染,如何早期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以及患儿的感染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对患儿的治疗与预后,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除了常规的提高病原体检测技术外,也主张借助于其他实验室的检查技术,包括各种炎症感染时的血清炎症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如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IL-1)以及降钙素原(PCT)、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肺炎衣原体抗体(CP-IgM)。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表明炎症标志物的水平与细菌感染是存在有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也逐渐应用于临床中鉴别患者的感染病原体种类。我院的研究显示,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CPR与WBC水平均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表明儿童呼吸道医院感染若伴有高表达的PCT、CPR与WBC更指向于患儿为细菌感染,应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而细菌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的MP-IgM的阳性率分别为4.00%、96.00%与5.00%,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MP-IgM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表明MPIgM的阳性显示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几率更大。

【参考文献】

[1] 杨欣悦,钱传云,樊楚明,等.高敏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预后评估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2~24.

[2] 严莉莉.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9):837~838.

[3] 赵连爽,赵俊华,杜毅鑫,等.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4):534 ~535.

[4] 郑伟明,张进萍.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4):111,114.

[5] 邱细梅,丘海轶,张育娟,等.深圳市光明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81~82.

Evalu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tibody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Procalcitonin Measurement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ren'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ZENG Qingdi, et al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ing,Shandong Jining 2721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tibody,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procalcitonin measurement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ren'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 16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pathogens,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n= 50),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group(n= 50) and virus infection group(n = 60). The comparisons were made about the general information,mycoplasma pneumoniae antibody(MP-IgM),serum procalcitonin(PCT),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and C-reactive protein(CPR) among all the patients. Resul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basic diseases of patients in three groups (BI group,MPI group and VI group)(P>0.05). PCT of BI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PI group and VI group(P <0.05). Also,the levels of CPR and WBC in BI group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MPI group and VI group(P <0.05). In addition,the positive rates of MP-IgM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4.00%,96.00% and 5.00% respectively. Of all,the positive rate of MP-IgM in MPI group was dramatical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measurement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tibody(MP-IgM),serum procalcitonin (PCT) and C- reactive protein(CPR) showed good effectiveness for 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t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Mycoplasma pneumoniae antibody; C-reactive protein; Serum procalcitonin

【基金项目】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编号:YKK14097)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4-0563-0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4.013

猜你喜欢
血清降钙素原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重症监护室脓毒血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联合测定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部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早期检测的应用研究
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