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引导策略

2016-04-21 17:51宋翔翔刘永静
求知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网瘾引导策略心理健康

宋翔翔++刘永静

摘 要:网瘾是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负面因素之一,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均可能引起大学生对网络的病态需求。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普遍自律性较差,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且容易出现欺骗性的个体行为。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家庭关怀和外界帮助,适度的心理辅导、充实的校园生活和健康的网络环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戒除网瘾。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心理健康;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15-12-17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 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监督,不少大学生陷入了“网瘾”而不能自拔。对网络的高度依赖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很多学生因此荒废学业,变得孤僻、消沉,少数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可见,网瘾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更为社会的安全稳定、和谐发展埋下了隐患。

一、大学生网瘾成因分析

网瘾指的是对网络及其相关服务, 如游戏、聊天、色情等所产生的难以自控的依赖性,通常伴有各种心理症状和外在表现。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网瘾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常见,且有扩大之势,现状不容乐观。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可归为两类,即自致性因素和他致性因素。其中,自致性因素主要来源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大多处于青年阶段,他们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的包容性好;但心智不成熟,自控力及对事物的辨别能力都较弱,容易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受到诱惑,对网络产生依赖。他致性因素主要是指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环境因素。其中,来自家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单亲的家庭环境、父母的过度溺爱和家庭关怀的缺失;来自学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教育模式及管理办法的缺失;来自社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校园周边的环境和相关部门对网络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等。此外,大学生网瘾的形成还会受到周围亲近人群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网络依赖都源自于受到亲人、朋友或同学的感染,而这也是高校中经常出现某一寝室中所有学生均沉溺于网络的原因。

二、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

1.表现出对网络的高度依赖性

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大多会对网络生活产生独特的情绪体验。虚拟的网络世界将他们与真实的人生分隔开来,使其产生一种远离现实生活压力的快感。网络生活让他们感到兴奋和快乐,他们必须通过不停上网这种方式才能够维持这种快乐。这种独特的情绪体验使得他们沉溺网络,难以自拔。部分极端成瘾的学生会因为痴迷网络而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不但缺课,不完成作业, 熬夜上网,不参与班级活动,甚至不参加考试。这种对网络的病态依赖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以及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2.自律性降低,热衷独处,出现网络戒断综合征

网络成瘾学生的自律性下降主要表现在上网频率和上网时间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初患网瘾的学生都会试图去控制自己上网的频率和时间,这种控制或是来自于学业压力,或是来自于他人的劝诫,但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多次控制无效后,这些学生就会因自弃心理而放弃抗争,彻底沉溺于网瘾中。同时,很多受网瘾困扰的大学生本来就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言谈,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促使他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慰藉,但网络的沉溺却让他们变得更加孤独。大学生网瘾的另一个具体表现就是网络戒断综合征。网瘾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络中度过,在不能上网的时间里,他们或者在回忆上网时的经历,或者在筹划下次上网时要做的事情。一旦因故长时间不能上网,他们就极易出现焦躁、紧张、易怒等情绪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出汗、不自主颤抖等生理反应。

3.个体行为的欺骗性及不可预料性上升

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大多有逃避现实的倾向,具体的方式就是撒谎。他们大多不满意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现状,因而要欺骗自己,说服自己网络世界中的自我才是真实的自我。很多学生因为上网荒废学业,无法向家长交代,因而只能用欺骗的方式向父母隐瞒自己的真实生活。当这种隐瞒无法维持时,他们行为的不可预料性会大幅上升。父母和学校在得知学生网瘾后大多会采取措施迫使其戒除网瘾,这就有可能引发冲突。

三、戒除大学生网瘾的有效策略

1.突出家庭关怀,深化家校联动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网瘾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调查显示:因家庭关爱不足和关爱方式不当的大学生更容易因为自身性格和对爱的渴望而沉迷网络,突出家庭关怀是引导大学生摆脱网瘾的第一步。对已经产生网瘾的学生, 家长要主动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和与子女的相处方式,从中找出不当之处并加以改正,并从心态上重视子女的网瘾问题。要以温和、平等的态度与子女沟通,以找到解决方案,细致聆听网瘾子女的学习、生活压力,共同分析成瘾原因;切不可采取极端方式,以免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同时,要深化家校联动,强化家长和学校间的沟通互动。由于子女求学不在身边,很多家长都难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子女的学习、生活状态。加之与学校沟通不畅,等家长察觉到子女的网瘾问题时,已经错过了帮助他们根除网瘾的最佳时间,加大了他们从网瘾中走出来恢复正常生活的难度。学校要保证与家长的常规往来和信息沟通,要在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进程、考试成绩和整体表现。对于表现异常的学生,比如网络成瘾的学生,要在第一时间联系其家长,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学校应当在新生入校之初收集好学生的家庭信息并分发到各相关负责人,同时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纸质文件等形式告之家长子女所在班级辅导员的联系方式。对于校方提出的戒除引导方案,家长应当认真对待,积极讨论,主动配合校方工作。

2.提升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不健康的网络内容是损害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致他们网络成瘾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当下,国内的互联网环境中充斥着大量内容低俗、价值观扭曲的网站、游戏和应用软件,它们以赚取经济利益为唯一原则,利用学生的猎奇心态,以极为隐蔽的方式毒害着广大学生网民。很多学生流连于这种虚拟的网络刺激,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网瘾,形成了错误的观念,滋生了不健康的心理,甚至产生了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行为。我国是一个网民大国,互联网用户数量逐年攀升,国民接触网络的途径也不断增多,这大大增加了有关部门对网络展开监管的难度。但考虑到中国网民中有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学生和未成年人,且已经有不少个人、家庭和学校深受网瘾问题困扰,净化网络环境势在必行。对此,相关部门应当提升网络监管力度, 加大对网络色情、不良游戏、非法应用的打击力度,及时对相关责任人问责, 并在各软件游戏开发商中倡导良性竞争,开展行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同时,要定期对学校周边的网吧进行排查,严格限制校园周边的网吧数量,依法取缔不法黑网吧等,还学生们以良好的网络氛围和洁净的校园周边环境。

3.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文体生活

部分大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因而较容易在日常学习中产生挫败感,并产生厌学、弃学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他们染上网瘾的几率。受同样原因的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一直都难以有效开展。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良好的校园环境,特别是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培养个人爱好,提升文化素养,防范和戒除对网络的依赖。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应当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文体活动的作用,以充实大学生文体生活为重点,引导其适度使用网络,警惕网络成瘾。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类大小球友谊赛、文化主题晚会、有奖知识竞赛、文化知识讲座等,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引导其树立生活目标和远大理想,在真实的生活中寻找人生乐趣和自我存在感,减轻对网络虚拟世界的依赖。同时,要特别注意在相关文化活动中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网瘾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理解网络功能,对其正面用途视而不见。学校不妨组织一些网络版报评比、PPT制作大赛、Flash动画展览等活动,在学生中倡导有价值的网络使用观,推广有实用意义的网络使用方法,让绿色网络成为学生正面生活的一部分。

4.加强心理咨询,积极组织网瘾戒除交流活动

网瘾的产生受一定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反过来,网瘾产生后又会在大学生中引发一系列新的心理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完善高校心理咨询体系对大学生网瘾防治意义重大。要在学校专门开设一个学生心理咨询室。就高职网瘾防治来说,咨询室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学生的日常心理问题排查,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向学生投放心理问卷,了解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同时找出易于产生网瘾问题的学生,私下重点予以关注和辅导;二是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以专业的心理学手段对网瘾学生进行心理康复指导。同时,对网瘾学生的帮助不要局限于心理治疗,可以适当地结合讲座、交流会等其他形式。因为大学生网瘾的产生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单纯的心理辅导只能调动学生和学校两方面的参与,学生家长等其他力量直接参与其中的空间不大,不利于大学生网瘾的全面防治。学校不妨定期组织网瘾戒除交流讲座,广泛地吸引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一线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网瘾学生和其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参与网瘾防治事宜,以案例分析、数据统计、疑难解答等方式分享各自在网瘾防治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让更多人意识到网瘾的危害,学习到防治网瘾的科学方法。

四、结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受益或受害取决于我们对它的使用方式。现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的帮助,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科学使用网络,避免网络对他们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尽可 能防范网瘾现象的产生。对已有网瘾困 扰的学生,要突出对他们的关怀,以丰富的文体生活、专业的心理辅导等引导其逐步走向康复。

参考文献:

[1]孙爱芹,肖雯婧.高职生网瘾倾向者的网络使用偏好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4-247.

[2]张国红,胡国胜.高职学生网瘾成因及防御对策[J].职教通讯, 2012,(17):55-57.

[3]吴地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网瘾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7):86-88.

[4]李 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里压力大、网瘾问题生多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 150-151.

猜你喜欢
网瘾引导策略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学生网络依赖(网瘾)形成的个人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独立院校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捕捉灵动话题,催生日记写作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