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在大专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25 07:26刘玉珍翁雅芳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诊断学教学模式

杨 耀,刘玉珍,林 宇,翁雅芳(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行动导向教学在大专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杨耀,刘玉珍,林宇,翁雅芳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为适应社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需要,对诊断学这门技能型课程结合行动导向教学,采用一定的创新和探索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诊断学;教学模式

20世纪8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改革中产生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它对培养技能型和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学理念[1]。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联系实际问题,引导职业学生主动探索学习[2]。由于行动导向教学对于培养职业教育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一直被职业院校教师接受、引用和拓展。

诊断学是康复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重要桥梁。根据教学目标,技能操作在诊断学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容易导致学生不去思考和学习。由于行动导向教学不是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去寻找得到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最终得到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它符合诊断学教学的特征。因此我们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诊断学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的增强,现介绍如下。

1 行动导向教学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过程(见图1 )

我们设计了行动导向教学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具体到每个环节就需要根据不同方面的内容进行不同细节的设计。这个设计始终把“教”、“学”和“做”联系在一起,注重学生自学能力、职业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诊断学教学活动的策划、设计和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并在相互协作、相互讨论、相互评比的学习过程中发挥集体的优势。

2 利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实施教学的具体案例

授课内容:采用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诊断学基础(第6版)》,由魏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次教学内容选自该教材第八章第四节“神经反射检查”,主要内容为:生理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课前学生已进行过该章节的理论学习。在“神经反射检查”一节的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课程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将自制教学视频和“找茬视频”用于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图1 行动导向教学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2.1教学对象

我校2013级大专康复技术专业(三年制)二年级学生,随机抽取1班作为对照班(45人),2班为实验班(43人)。

2.2实验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

2.2.1教学前的准备(1)教师准备:根据教材、学生情况和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编写所需要的学习材料、导学案,并拍摄所需要的教学视频(1份用于引导学生学习,1份用于学生“找茬”)。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6~7人,每组设组长1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领导本小组学生的作用。教具准备:检查床6张、叩诊锤6把、答题纸6份。

(2)学生准备:学生根据学习材料、导学案、教材内容进行自学,必要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查阅并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在线题和自学本节新课内容。

2.2.2教学过程的实施(1)旧课复习。以1~2分钟的时间来提问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新课。上课后,首先播放一段“韩国影星安在旭赌城中风脑出血”的视频,顺势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判断这名患者是脑中风而非其他疾病呢?”从而导入新课。(3)一查。课前准备好大一所学与本次课相关内容的复习题,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举手抢答。对回答正确者所在小组加分。(4)二查。首先,小组内学生互相检查彼此的习题完成情况及准确性;之后,小组长统计本组存在的疑难问题,并组织小组成员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确定最终答案,小组长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然后相邻小组交换答题纸;最后,由教师公布最终答案,大家进行批改评分,教师就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解析。(5)小展示。先播放教师自制的教学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动作要领。之后让学生就导学案中两道案例分析题进行分析,提出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从医生、患者、患者家属3个角度分别设置对话、动作等,进行情景模拟。(6)大展示。随机抽取2~3个小组,模拟工作情景,对案例分析题中的两名患者进行规范的神经反射检查,其余各组学生认真观看并记录,对有疑问的内容进行归纳梳理,最后由教师讲解、点评。(7)归纳总结及达标测评。课堂最后,教师就本次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知识要点并进行现场示范,强调易错处。播放自制的“找茬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找出问题并进行抢答,以检测本次课教学是否达标,最后布置作业。

2.3对照班传统教学法的应用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课前通知学生预习本次课的内容,课堂讲解新课理论知识,并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然后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内一边讲解实验操作内容、要求、注意事项,一边进行神经反射检查的操作示范,最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总结。

3 成果评价

3.1评价标准

分别采取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将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分为3个等级,即≥80分、60~79分、<60分;将专业技能操作考核分为2个等级,即合格、不合格。

3.2测试安排

在不通知学生的前提下,在同一时间对两个班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本次测试成绩纳入本门课程本学期的测试成绩。

3.3结果(见表1)

表1 两班神经反射检查考试成绩人数分布[n(%),人]

经X2检验,两班的理论测试成绩人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687,P<0.05),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人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43,P<0.01)。

3.4结果分析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理论成绩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班(P<0.05或P<0.01),说明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亦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 思考

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独立地解决由自己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3]。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社会交往过程,既需要个体的经验,又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观察和效仿。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诊断学中的应用可以充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行动导向教学准备过程复杂,花费时间很多,且行动导向教学不能用于所有的诊断学内容,对概念和理论性强的一些知识的教学效果不如传统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在同一个班的授课中经常采用学生也会疲倦。此外,适用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诊断学教案也需要创新。

参考文献:

[1]胡光辉,仇雅莉.高职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23):66-67.

[2]蔡秀芳.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5):110-111.

[3]徐朔,吴霏.职业能力及其培养的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 (10):36-39.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2-0064-02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教学诊断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理念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研究
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会计课堂中价值与运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分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