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课程校院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6-04-25 07:26龙丹伶朱荣富莫丽平朱金养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玉林537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龙丹伶,朱荣富,莫丽平,朱金养(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玉林537000)



中职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课程校院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龙丹伶,朱荣富,莫丽平,朱金养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探索中职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课程校院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13级检验1班为实验班,2013级检验2班为对照班,分别采用校院一体化模式和传统模式进行教学,然后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的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和总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学习兴趣、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对授课内容的掌握度、对实训安排的认可度和学习课程后的收获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院一体化教学模式可实现教学与岗位工作的有效接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与好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课程;校院一体化教学

临床检验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当前,临床检验教学中所讲授的临床检验方法大多是基础的、经典的方法,实验内容也主要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而目前临床检验工作多以现代化自动检测仪器操作为主。针对教学落后于临床实际这一状况,本课题组根据临床检验学的特点,以注重实用、贴近岗位为宗旨,将以学生为中心的职教理念作为引领,在我校2013级医学检验专业着力探索临床检验课程校院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

课题组选取本校2013级检验1班和检验2班为研究对象,其中检验1班63人,为实验班,检验2班58人,为对照班。两个班的生源均为初中毕业生,能力基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课程于第三、第四、第五学期开课,理论教学114个学时,实践教学138个学时。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班实施校院一体化教学。

2.1对照班

在对照班,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先在教室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在学校实训室完成实践教学。

2.2实验班

在实验班,教师根据临床检验学科实用性强的特点,先将教学内容梳理归纳为三大模块,即理论教学、基本实践技能实训、临床实践技能实训,然后根据这三大内容实施校院一体化教学。

2.2.1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在学校教室进行。教学中优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实验操作,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病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多媒体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精心制作课件,让临床检验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鲜明地展现出来,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病例分析。教师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临床实际问题或临床病例,要求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教师随机抽取1~2个组的代表来汇报案例分析讨论的结果,以检验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及运用课堂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完成并牢固掌握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内容,为临床实践技能实训打好基础。在实验前学生复习实验内容,教师讲解实验要求,两人一组,互相配合完成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2.2.3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学生在校内实训室掌握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内容后,在学校附属医院检验科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充分利用检验科现有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操作仪器的机会,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节假日全天。学生分组进行,检验科根据师资力量及所能容纳学生人数进行合理安排,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接触临床工作流程,熟悉各种仪器的操作规程,如学习血细胞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血凝仪、白带分析仪等临床检验仪器的使用、保养、质控等。重视细胞形态学检验,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看血片或骨髓片等,使学生接触更多的细胞形态,增加学生学习临床检验课程的兴趣。通过临床实践教学,让学生初步具备临检岗位的工作能力。

3 结果

3.1考试成绩

对照班和实验班均采用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评。理论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临床检验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数占学生本学科总评的50%;操作考核的内容为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和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分数占学生本学科总评的50%。两个班的考试成绩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的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和总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这说明实验班学生对临床检验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均掌握得很好,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3.2学生反响

课程学习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授课内容、实训安排、学习收获5个问题,每个问题有3个选项。共发放问卷121份,回收有效问卷12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调查结果见表2。

从问卷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学习兴趣、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对授课内容的掌握度、对实训安排的认可度和学习课程后的收获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

表2 两班学生对临床检验课程学习满意度的评价

4 讨论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开放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本研究显示,不管是考试成绩还是对课程学习满意度的评价,实验班均明显优于对照班(P<0.05)。研究表明,综合运用校院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1校院一体化教学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实施校院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临床工作岗位进行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实践性,使教学更具吸引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校院一体化教学实现了教学与岗位工作的有效接轨

采用校院一体化教学,实现了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的优化与共享,改变了学校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学手段等落后于临床岗位的状况。校院一体化教学是在接近实际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竞争意识等,更具有真实性与说服力[1]。同时把生物安全、工作流程、相关法律法规、新技术、新进展等内容融入实践实训教学中,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培养与提升。在对实习单位进行的调研中发现,实验班学生的表现得到一致好评,普遍反映其动手能力较强、技术操作规范、岗位综合能力强。校院一体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注重手工操作与仪器自动化的融合[2],实现了教学与岗位工作的有效接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3校院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校院一体化实训教学实行“一条龙”管理,即学校临床检验专业课教师和医院检验科教师共同教学,学校临床检验专业课教师到医院检验科边实践边教学,医院派理论水平较高、表达能力较强、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检验技术人员到学校兼任临床检验专业课教师,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利于逐步完善实训教学体系,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实行校院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与岗位脱节、实用性差的弊端,贴近岗位、实用性强,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与好评,是培养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爱武.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与探索实践[J].河南教育,2013(4):46-48.

[2]张纪云,闫晓华,董立.教、学、做一体化在临床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216-218.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2-0084-02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初探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