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指导护理本科生技能竞赛的设计与效果研究

2016-04-25 07:26左满花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湖北恩施445000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技能竞赛零距离

左满花(1.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湖北恩施445000;2.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零距离”指导护理本科生技能竞赛的设计与效果研究

左满花1,2
(1.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湖北恩施445000;2.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探讨“零距离”指导护理本科生技能竞赛的设计方法对护理技能竞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北民族学院和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已实习完返校或即将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共30名作为实验组,采用“零距离”的竞赛设计方法对竞赛护生进行严格、艰苦、规范化、系统化的强化训练及考试;选取2008年湖北民族学院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并自行组织竞赛的2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集他们的竞赛成绩。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竞赛护生竞赛项目的平均得分,分析不同竞赛设计方法对护生技能培训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操作准备成绩、操作要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零距离”指导技能竞赛的设计方法在护理技能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提高技能考核成绩,有助于护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增强。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零距离”;技能竞赛

基础护理学操作是护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技能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的一大分支,技能大赛旨在通过竞赛活动,引领全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方向,促进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1]。为进一步规范护理实践教学的标准,做到护理实践教学与临床实践无缝衔接,湖北省自2011年起,每隔两年联合主办全省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护理技能竞赛,旨在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增强护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护理技能竞赛显示出护理技能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助于全面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质量培养。我校(湖北民族学院和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在连续两届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个人全能第一、第二的佳绩,现就技能竞赛的设计和效果研究报告如下。

1 实验组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竞赛对象主要是护理本科即将进行临床实习或实习结束已经返校的护生30名(湖北民族学院15名,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15名),男、女均可。要求:身高不低于163 cm、形象气质佳、谈吐自信、音色圆润、声音洪亮;女生要求会跳舞(肢体的柔韧性好,可表现护理操作的艺术美);操作成绩优异。

1.2方法

1.2.1竞赛护生的筛选由班主任和技能指导教师联合推荐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生,先进行口头和才艺面试,再进行心肺复苏技能考试,结合这两方面的成绩,最后确定30名护生参加比赛。

1.2.2专家组指导团的选择聘请校内护理教师和附属医院的资深护理专家作为专家组指导团,共8名。专家组指导团的成员不仅要精通业务、掌握本学科发展动态,而且要通晓相关学科的知识,并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还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从中选出两名作为指导教师(湖北民族学院和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各一名),其中护理教师必须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护理专家必须具备主管及以上职称。

1.2.3专家组指导团的培训每次给竞赛护生示教竞赛项目之前,先拿出一个上午的时间,组织专家组指导团成员认真研究《竞赛项目评分标准》,并结合临床实际,对每项操作步骤及教法进行研讨,制订实用、规范、完整的操作流程。

1.2.4竞赛项目及评分要求统筹竞赛组委会、专家评委及竞赛队指导教师等多方意见,经过认真细致地研究,达成统一意见,选取《基础护理学基础操作技术与评分标准》中的5项作为参赛项目。每个竞赛项目都有规范的评分标准,其中操作准备7分、操作要点93分,标准总分100分。现以鼻饲技术操作竞赛评分标准为例(见表1),不仅要求掌握程序性、规范性、熟练性的操作步骤,还必须将人文关怀、语言沟通、职业素质、知情同意、法律意识、职业防护、人体力学、护理美学、随机应变等知识贯穿于护理技能竞赛中,以达到技能竞赛培养目标的要求。

1.2.5竞赛器材和耗材的选择所有的竞赛器材及耗材都参照技能竞赛要求的型号置办。

1.2.6组织实施的方法(1)实验组:学校教学校长和教务处处长任组长、医学院院长和附属医院教学院长任副组长、专家组指导团任成员,共1个月的强化训练期。前2天进行形体训练;从第3天开始,每个竞赛项目各用3天的时间进行演示、示教、强化训练及考试;17天后,由两名指导教师带领竞赛学员(4~5名)参观此次举办护理技能竞赛单位的竞赛场地和了解其器材及耗材,时间1天;18天后,竞赛护生进行严格、艰苦的系统训练及考试,时间5天;23天后,请该地区最高级别医院的护理专家现场观看竞赛护生的各项操作并进行指导,找出优点和不足,时间1天;24天后,竞赛护生进行系统训练及考试,时间5天;29天后,所有竞赛护生甄别各自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回忆所有竞赛项目的操作要点及操作准备,时间1天。整个竞赛组织实施的过程,指导教师与竞赛护生是“零距离”,教师及时对竞赛护生进行动作规范的指导及矫正,竞赛组织实施的时间安排见表2。

表1 鼻饲技术操作竞赛评分标准

表2 竞赛组织实施的时间安排

1.2.7效果评价的方法参照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分别评出操作准备、操作要点的平均得分。统计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t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对照组对象和方法

选取2008年湖北民族学院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校内自行组织技能竞赛的25名护生为对照组,采集他们的竞赛成绩。

3 结果

经过严密、规范、系统化的训练后,两组护生竞赛项目的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训练后竞赛项目平均得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生训练后竞赛项目平均得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人数25 30总分t P --操作准备得分4.25±1.035 7.00±0.000 -14.247 0.000操作要点得分75.88±3.834 92.50±0.535 -23.513 0.000 80.13±4.581 99.50±0.535 -23.014 0.000

4 讨论

经过艰苦、缜密而规范化的“零距离”技能竞赛训练,竞赛护生的技能成绩得到了极大提高,效果得到了明显增强。表3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的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零距离”技能训练的培训有助于提高护生技能水平。

4.1学校和学院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促使技能竞赛取得佳绩的动力

接到竞赛任务后,院系两级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以校长、院长、专家组、班主任为成员的研讨会,认真学习参加此次护理技能竞赛的重大意义,营造一种领导极其重视、极其支持的紧张而鼓舞人心的氛围。要求班主任在班级中反复强调此次竞赛的目的、作用和重要性,以此激发护生积极参与、努力拼搏、团结向上的精神,使师生认识到参加此次护理技能竞赛可以全面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更有利于竞赛护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提高,充分展示每个学校的技能教学成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安排专人负责购买此次竞赛所需设备及耗材,小到一支笔,大到价值几万元的设备均精挑细选,以完全符合竞赛的要求,为竞赛提供人、财、物和组织保障。

4.2合适的竞赛对象和高质量的专家组指导团的选择是取得良好竞赛成绩的基础

南丁格尔在她的《护理札记》中指出:“护理既是艺术,又是科学。”对护理操作不仅要求“真”“善”,更重要的是要求“美”。护理操作除了减轻服务对象的躯体痛苦外,还应使护理操作的执行者和接受者都能获得美感而带来心理愉悦[2]。作为护理人员,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护理职业道德体现出来,既是人文关怀又是人文护理[3]。因此,选拔选手的标准应综合考虑护生的身高、气质、形象、普通话水平、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素质[4],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通过护生自愿报名,班主任和护理技能授课教师推荐,在班级中选拔出优秀选手,然后再次进行选拔,采用面试和护理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选出代表我校参加全省护理技能竞赛的护生。这样经过层层选拔的护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为竞赛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教师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播的主体,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5]。教师的言行举止、业务水平、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护生的人文修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及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加强护理技能竞赛的程序性、规范性和熟练性的同时,注重给护生灌输以尊重、关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把人文关怀、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理念贯穿于护理竞赛教学的全过程。专家组指导团始终本着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教学原则,使护生亲身感受技能竞赛的严谨性、规范性、创新性。

4.3严格、规范化、“零距离”地组织实施竞赛教学是取得胜利的保证

在“零距离”组织实施竞赛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融洽、相互支持和协作的学习氛围,缩小了护生间、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利于及时反馈,促进了有效的依赖和互动,增强了竞赛师生的责任感、荣誉感。此教学模式促使教师与护生交流的时间充分,教师全面地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意识地引导护生树立面对失败、荣辱、得失的正确观念[6]。在“零距离”的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合作互动形成了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生动活泼的竞赛局面,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激发了护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7];而且克服了传统教育方法的一些弊端,充分发挥了护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8],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9]。

护理技能竞赛是一种从个体到集体、从单一技能到综合素质的全方位训练的展示,是护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机会,是学校教学成果的窗口,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比赛,我们能更好地与其他兄弟学校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对护理技能教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上述细致周密的竞赛设计方法,我校连续两届护理技能竞赛都取得了团体第一,个人全能第一、第二的佳绩,竞赛项目和人数的限制也许正迎合了选择此种技能竞赛的设计方法,从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若竞赛项目和人数增加,此种竞赛的设计方法是否有好的效果,还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1]厉岩,郑兢力,彭义香,等.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6):558-562.

[2]吴先娥.护理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贾启艾.护理学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02,16(2):64.

[4]董萍华.浅谈护理技能竞赛的指导经验与教训[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1):3027-3028.

[5]刘丹丹,孟秀香,苏红,等.临床技能竞赛促进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20-21.

[6]周红,王月云,龚爱萍.参与式教学法在护理专升本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9):85-86.

[7]贾洪礼,贾苗,贾皓,等.技能竞赛对教学和就业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98-99.

[8]张星星,张建江,王秀英,等.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2005(4):56-58.

[9]陈长香,田喜凤,李建民.“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2005,19(12A):2617-2618.

基金项目: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教研项目(2013JY012)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2-0090-04

猜你喜欢
技能竞赛零距离
零距离与远距离
“便民晋粮”零距离服务农民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与英国媒体零距离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编读零距离”柳州、柳江见面会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