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专业化分工、技术进步与收入差距

2016-04-26 11:06
当代经济 2016年30期
关键词:密集型技术水平分工

许 鹏

(南京审计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垂直专业化分工、技术进步与收入差距

许 鹏

(南京审计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本文阐述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研发投入程度的影响,探讨了垂直专业化分工与研发投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运用23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就垂直专业化分工与研发投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分工与研发投入都会扩大收入差距。

垂直专业化分工;收入差距;技术进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壁垒和跨国生产成本都大幅下降,全球贸易一体化与生产片段化的现象愈演愈烈。垂直专业化分工提高技术水平,但技术水平提高不能只依靠技术外溢,否则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同样重要。本文在以往文献的研究基础上,探究垂直专业化分工与研发投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二、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收入分配效应作用机制分析

本文借用Feenstra和Hanson(1996)建立的连续统中间投入品模型来分析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假定将产品生产环节按技术密集度从低到高在区间[0,1]上排列,技术密集程度增加,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也增加。初始分工格局形成,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生产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中间产品,非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较多,非熟练劳动力工资上升,而高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由发达国家生产,发展中国家依赖进口,释放熟练劳动力,熟练劳动力相对工资下降。但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带来技术水平的提高,影响国际分工的格局,因此发展中国家相对工资也会有一定的动态调整。

分析发展中国家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带来技术水平的提高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分工格局形成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形成分工合作的关系,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其次发展中国家生产低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高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通过进口获得,方便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模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再次发展中国家企业集中承接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环节,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中间产品成本降低,规模效应有利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最后企业谋求在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位置,本身也会加大科研力度,开发创新,提高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的变化使得国际分工格局发生改变,影响相对工资。技术进步一般是熟练劳动力偏向型的,发展中国家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提高;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发展中国家可以承接的生产环节范围增加,发展中国家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垂直专业化分工通过改变熟练劳动力的相对供给情况和生产技术水平来影响收入差距。通过垂直专业化分工与本国企业研发创新,技术水平提高,在分工中得以承担部分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环节,发展中国家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扩大收入差距。

三、模型设定、变量选取

1、模型设定

假设生产商品需要三种投入要素:资本K、熟练劳动力S、非熟练劳动力U。采用Murphy(1998)生产函数,则形式为:

λ为分配参数,度量生产要素密集度,其中AS与AU分别为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生产率,高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为时,高低技术产品之间才表现为替代效应,本文假设σ>1,则由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可得:

两边同时取对数,则有:

相对工资与熟练劳动力相对供给程度、熟练劳动力相对生产率有关,而熟练劳动力的相对生产率与技术水平有关。垂直专业化分工通过对熟练劳动力供给和技术水平的影响来影响收入差距,因此将垂直专业化分工作为影响因素纳入影响收入差距的模型。由于工资具有黏性,当期的相对工资与前一期有关,基础模型为:

2、 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城镇人均相对收入(gap)。gap代表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的比值。

(2)解释变量。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vss)。本文采用进口加工贸易额与出口的比重来衡量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

滞后一期的农村人均相对收入(gapt-1).由于收入分配具有一定的惯性,所以加入gapt-1作为解释变量。

研发投入的程度(rd)。技术水平的变化不仅仅来源于技术外溢,还与本国的研发投入有关。

外商直接投资(fdi)。发展中国家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大部分来源于发达国家直接投资。

本文选取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共23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考察时间定为2000到2013年,数据来源于各省历年统计年鉴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四、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表1为省级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模型1为基准回归模型,在模型2中考虑了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外商直接投资的联合作用。由表1可知,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城镇人均相对收入的影响始终为正且显著,说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拉大了各省内部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垂直专业化分工与技术研发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分工与技术研发的联合作用会扩大收入差距。

表1 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注:统计软件为Eviews6.0;★,★★,★★★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将熟练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外包”到发达国家,本国生产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中间产品,带来熟练劳动力的供给过剩。但是分工带来技术进步、研究开发增加,生产水平提高,参与部分熟练劳动力中间产品的生产,发展中国家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增多,收入差距扩大。通过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可知垂直专业化分工与研发投入水平提高会扩大收入差距,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导致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增多,超过初期对熟练劳动力的负面影响。

我国政府和企业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要注意缓解收入分配恶化的现象。首先我国要积极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分工合作促进本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其次,虽然就目前来说,垂直专业化分工恶化收入分配,但是长远来说,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还是积极的,所以国家在鼓励融入国际分工时要制定政策缓解收入分配恶化的现状,例如提高教育支出,关注农村人民收入状况、个税改革等等。最后,本国企业要加强研究开发,提高技术水平。

[1] Feenstra. Integration of Trade and 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8,12.

[2] Feenstra,Hanson.Globalization,Outsourcing,and Wage In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

[3] Jones,Kierzkowski.A Framework for Fragmentation[C].S.Arndt:MA;Blackwe,1990.

[4] 胡昭玲.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研究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06(3).

[5] 宗毅君.国际产品内分工与工资收入——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08,(4).

(责任编辑:刘 康)

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资助,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背景下的技术进步对工资差距的影响,项目编号:MG2015011。

猜你喜欢
密集型技术水平分工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提高机械数控加工技术水平的策略
湖北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
密集型呼吸灯灯串设计与实现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措施分析
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思考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