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乍的思考

2016-04-26 01:45
学习月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郧阳基层思想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象在基层、主体在基层。在新形势下,必须找准病灶,突出特色,压实责任,强化建设,不断改进和夯实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特点

(一)从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象看,城镇和农村居民呈现“四化”特征

一是身份无界化,现在已不能用所从事职业来确定城乡居民身份,可以说现在城乡居民非工非农、非农非商、非城非乡,农民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城镇居民在农村承包耕地荒山,搞种养加。二是城乡居民身份无界化,随时转换。三是生活信息化,无论农村还是城镇,人们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等都可以获取各方面信息。尤其是手机基本普及,如郧阳区大柳黄龙庙村90%以上农民拥有手机,98%以上的青中年人拥有智能手机。连网络、接信息、看手机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四是精神虚无化,老年人信仰比较牢固、中年人信仰动摇、年轻人信仰缺失;道德诚信缺失、公益集体观念弱化、礼义廉耻传统道义退化;迷信非法宗教在农村有抬头趋势。逐利最大化,集体利益和公益事业、邻里友爱漠不关心,对自己利益分厘必争,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有些采取缠访、闹访甚至不择手段、践踏法律;有些在家坐等,等政府救济、等政府建房修路、等政府项目,向政府提各类要求达到无限度的地步,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二)从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阵地看,存在“四个不相适应”特点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不相适应。全区村村建有农家书屋,但图书借阅率利用率不高,主要读者为在校学生,政治类图书多,实用技术类图书少,与农村实际不相符;村级每月免费放一场电影,无人观看,组织观众服务放映成了村级负担。政府办好事,群众不买账。“村村响”广播宣传效果很好,但每个村只有2个广播,而且目前全区还有100多个村没有通,不能达到行政村与所有村民全覆盖。二是城镇文化设施阵地与日益增长的人口不相适应。乡镇中心集镇和城区人口和建筑物不断增加,但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建设没有同步推进。如城关北门社区没有一个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三是落后的文化设施与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相适应。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农民主要追求,而全区村级文化设施十分匮乏。郧阳区348个行政村建有文化广场192个,占55%。缺乏必要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导致农民相信迷信、精神空虚的主要原因之一。四是通信网络设施建设与农村渴望获取更多信息需求不相适应。郧阳区通网络村255个,占73%,通有线电视村255个,占73%。这些通网络有线电视的村绝大部分是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越是边远,越是贫困,越是需要的村,越是不通。边远贫困村百姓看电视接“天锅”,但不接地界儿(看不到地方电视台节目),老百姓了解国家大政策多,掌握地方政府细化政策少,导致群众对地方政府产生误解。

(三)从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体看,存在“五个不到位”挑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发展经济是根本,只要GDP上去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否上得去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有的认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务虚的、是软指标,工作中麻烦多、见效少,差不多就行。一位民间老艺人说,一辈子没问国家伸手要过一分钱,一颗粮。自己组建农民演艺队,只求村干部演出时让我们用一下场地,有时间也去看一下节目。有的村干部推插道,忙得很,没有时间。二是人员配备不到位。郧阳区20个乡镇(场)配有专职通讯干事的有4个乡镇,占20%,配有专职文化站长的有5个乡镇,占25%,绝大部分乡镇仅有宣传委员光杆司令一个,既当宣传员又当通讯员,还当舆情监测员。村级仅有书记、会计、妇女主任“三大件”,平时事务繁杂,根本无力顾及,村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本无人抓、无人干。三是自身素质不到位。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有的认为搞宣传就是写写稿子、刷刷标语、喊喊口号、吹吹牛皮;有的认为搞宣传就是每年开展一两次文化活动,缺乏对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准确把握和科学定位,总感觉工作难以下手、无从下手。同时基层文化文艺工作者十分匮乏,青黄不接,出现断层。很多老年人忧虑乡土文艺会失传。四是感情投人不到位。基层一部分宣传干部图得是岗位或副科级别,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根本没有感情热情;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纪委书记等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相比,地位较低且身兼多职,加之宣传思想工作费钱、费时、见效慢,导致很多基层干部不愿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乡镇宣传委员交流中,大部分宣传委员都流露出换届时不再搞宣传委员的想法。五是手段创新不到位。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在理念、内容、形式等方面创新不够,感到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致使宣传思想工作显得苍白无力、力不从心。

新形势下强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考

(一)牵牢“一个牛鼻子”,压实工作责任

《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是党中央出台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最高最权威制度,也是各级党委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根本依据。这是党委宣传部门的“尚方宝剑”,也是监督指导基层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牛鼻子”。要强力督责,强化问责,真正使各级党委从单一重经济发展向既重经济发展又重群众思想教育的方向转变。

(二)建立“两大监测体系”,畅通信息渠道

基层是各类意识形态的发源地、汇聚地、爆发地。一是建立郧阳区网上舆情监测体系,凡是有网络的单位和地方,都要明确专兼职网管员,及时准确掌握网上舆情,认真研判网民思想动态,早发现早研判快反应妥处置。二是建立郧阳区舆情民意监测体系,由政法委牵头,整合公安、信访、乡镇信访办、派出所、村委会民调员及网格员等力量,健全民意监测网络,延伸触角到村组农户,实现民意舆情监测全覆盖。

(三)抓住“三类重点人群”,强化思想教育

一是强化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民怨大上访多民风差的地方,很大的程度上与基层干部是否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作风实在有直接关系。基层干部作风粗暴、徇私舞弊、工作程序不到位、不透明、不公正是激发群众怨气,产生上访事件的主要因素之一。要结合“两学一做”活动,强化作风纪律教育,把中央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层层传导到基层干部。二是加强城乡居民思想教育。要结合建成小康、“四个郧阳”建设、“五和”郧阳、五城联创、生态文明建设来进行,重点加强遵纪守法教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坚持一手教育一手打击,对无理取闹、蛮横不讲理的,要坚决依法打击,不能姑息迁就。分乡镇分村建立外出务工人员QQ群、微信群,让他们身虽在外,时时感受到家乡温暖,记住乡愁,从而激发外出务工人员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回到家乡创业的情怀。三是加强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分解细化到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明确各阶段培养目标,力求落小落细落实。利用节日、双休日、寒暑假等组织学生参加五城联创、精准扶贫、公益劳动、党的政策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和道德水平。

(四)推进“四大工程建设”,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1、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一是整合文化项目建设资金,按照全区每年高标准建设50个特色文化村的要求,对人口较多、居住相对集中、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村进行打造。用3至5年的时间让所有行政村都有一个小型文体活动场所,有一个成型的传统文化项目。二是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紧密结合,做到文化基础设施与集中安置点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使用。三是把关城镇商业开发住宅用地的审批和规划。开发商按2000人以上的居住区应配套一处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室内文体活动中心,室外文体活动场地不少于400—450平方米配套建设必要设施。四是全面实施“村村响”项目,要按照全域全民全覆盖的要求,根据行政村实际合理配置高音喇叭。重新开播郧阳广播频道,及时把区委、区政府声音传递到郧阳各个角落。五是加快移动通讯基站和有线电视人户建设,达到能打电话、能上网、能看地方台电视节目的基本要求。

2、大力推进和谐文明乡风培育工程。民风不淳、人心不古,这是人们当下对农村的普遍感受。干部需要教育,民风更需要培育。一是大力开展“五和”郧阳宣传教育活动,让“外修生态,打造汉江绿谷;内修人文,践行‘五和’郧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大力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让24字铺天盖地、无处不在。三是大力开展“十星级”农户评选表彰活动,广泛调动老百姓积极参与进来,充分发挥自主教育的作用,使评选表彰过程成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高的过程。四是大力开展“最美郧阳人”和身边好人评选工作。在各行各业、各地各域层层评选身边好人,尤其要突出评选树立群众身边勤劳致富、艰苦创业的典型,引导农民转变等要靠思想,牢固树立幸福不会从天降勤劳才能奔小康的价值观念。五是大力推进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组织开展好家规好家训征、评、送、传工作,弘扬优良家风,维护好家庭这一社会基本细胞单元。

3、大力推进宣传内容手段形式创新工程。一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建好“两微一端”平台,区、乡镇、系统(单位)、村“四级”分群体建立QQ群、微信群,把一切有意愿加人的人员都吸引到群中来,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提倡所有党员干部每天在各自群中转发一条正能量的信息。二是深人开展“百姓讲堂”活动。全区所有乡镇所有系统全部组建百姓宣讲宣传队,扎实推进“百姓讲堂”进社区、进村庄、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到地头“六进一到”活动,用快板、演唱、说书、小品等“小精短”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理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郧阳”“五和”郧阳,实现理论宣讲全覆盖。三是创新文化文艺活动。除搞好重要节点重要节庆大型文化文艺活动外,要坚持文化文艺普及普惠的方向。文化不一定是我们过去有什么,也可以是我们正在做什么、坚持做得怎么样。应按照地域特点、乡土文化特色,扶持打造一批民歌村、秧歌村、樱桃村、荷花村、剪纸村、根雕村、奇石村书香村等特色村落,把产业发展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让群众在发展产业中传承文化、发展文化、脱贫致富奔小康。

4、大力推进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应下大力气真功夫发现培养一批优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人才。一是要配齐配硬基层宣传干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点在基层,主体在基层。基层宣传干部至关重要。首先要优中选优配硬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同时乡镇和区直单位要明确1-2名宣传干事,配齐乡镇文化站长和1-2名文化辅导员,有条件或人口较多的村应以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形式,选拔配备一名热爱文化文艺工作的文化协理员。二是整合区内媒体,改革管理及内部运行机制,打造一支优良的新闻记者队伍。深化“走转改”活动,让荧幕对准群众,让笔头指向基层,让网络聚焦草根,通过基层最鲜活的典型激励激发全区人民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加大文化文学文艺人才培养力度,常态化举办非遗传承人、文学写作、乡土艺人、民俗民歌等培训班,发现培养一批骨干队伍。设立文化文艺人才及文学创造奖励基金,鼓励冒尖人才,奖励精品力作。

猜你喜欢
郧阳基层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思想与“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致故乡郧阳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为20名“讲台之星”立传
Natural Environment in My Home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