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悠热谐谐》文化内涵剖析

2016-04-29 09:20雷帅军
当代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布依族舞剧内涵

雷帅军

“利悠热谐谐”,在布依语中为“幸福亨通”之意。《利悠热谐谐》是一部由册亨县委县政府牵头,黔西南州委州政府、贵州省文联、贵州省戏剧家协会等省内外多家单位以原汁原味的布依族历史文化为蓝本而合力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该剧以布依族的生息、繁衍和传承为主线,通过“大鱼出水”、“浪哨”、“新婚”、“秋收·孕子洞”、“哑面·生与死”、“神鼓通天”六幕展现了神秘古朴、丰厚多彩的布依族文化。《利悠热谐谐》基本剧情:随着神秘的音乐和轰隆隆的雷雨声,绘有布依族铜鼓图案的大幕徐徐拉开,一个古老的场景出现在观众眼前(洪蒙之初,天降大雨,千万子民命悬一线)。象征着布依族祖先的大鱼嗡嘎临危出水,羽化成雄健的男人,解民危难。出于对大鱼的感恩,古老的氏族首领将美丽的女儿始母嫁给了大鱼。从此,布依族人民烟火不熄、延绵不绝…… 借着先祖的激情,布依人借浪哨传递生命之火。布依族青年卜赛和习丫在浪哨中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新婚的日子里,卜赛把习丫迎进了新房。按照布依人古老的婚俗,新婚之夜的新郎新娘不圆房,于是这奇异的婚俗又引发出一个民族最快乐的游戏。卜赛、习丫长长的思念终于在古老的“孕子洞”中得到了升华。当第一束阳光射进孕子洞,卜赛扶着受孕的习丫迎着盛开的刺梨花走了出来……年迈的族长抱赛要走了,弥留间向卜赛传递布依人古老的秘密。抱赛的死亡与婴儿的降生使生命构成了一个美丽的轮回……

通过对《利悠热谐谐》剧情的简要回顾,我们对其文化内涵作如下几个方面的剖析。

一、历史内涵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起源,布依族也不例外。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五十六个成员之一的布依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般认为,布依族的祖先为我国古代越人(百越),据《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而分布于贵州南部地区的越人被称为“骆越”,布依族的主体即源于“骆越”的一支。

《利悠热谐谐》第一幕“大鱼出水”着力展示了布依人诞生的历史。在这幕剧中,大鱼成了布依族英雄祖先的象征。他临危不惧,与险恶的大自然展开了残酷的搏斗,最终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征服了自然,把一个古老民族的血脉延续了下来。舞剧以“鱼”作为特定的表现物不是偶然的,因为在布依族的精神世界里,“鱼”就是其崇拜的图腾之一。布依族宗教经典之一的《招魂经》就记载了不能捞鱼食鱼的故事。另据明万历郭子章《黔记》记载,布依族“丧葬祭以枯鱼”。这从另一侧面印证了布依人食鱼禁忌之说。事实上,在布依族聚居的一些地区,至今仍有把鱼当作祖先来祭祀的习俗。每到逢年过节,布依人用面粉捏成鱼状,供奉于神龛之上。关于布依族祖先与鱼之间的渊源,布依族古歌《安王与祖王》也有记载:古歌中所叙述的大青鱼和大鲶鱼的故事与之类似。

《利悠热谐谐》不仅以布依族的神话传说来再现布依人的起源,追溯布依人为了繁衍生息而与大自然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而且还警示后人:不能忘记历史,要时刻对祖先心存感恩,其教育和启示意义自不待言。

二、民俗内涵

《利悠热谐谐》的民俗内涵在第二幕“浪哨”和第三幕“新婚”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这两幕舞剧分别展示了布依人独特的恋爱方式和婚姻习俗。

“浪哨”又称“赶表”,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活动。而对于未订婚或未结婚者来说,则是一种恋爱活动。“浪哨”通常在赶集时进行,但在农闲探亲访友、办喜事或节日期间进行的也占相当比例。布依族少女到达“浪哨”目的地后,大多以一个村寨或一方的熟人为单位聚集在一起。她们或嬉笑交谈,或举目眺望。布依族小伙则三五成群地从姑娘们身边经过 ,他们试图从中挑选出自己中意的对象。如遇到以前就相识的,就请到场外去谈情或对歌;如此前素不相识而又被自己看中的,则通过熟人介绍。此时,姑娘会把小伙子仔细端详一番。如果中意,则应邀赴约;如不中意,则婉言谢绝。这一恋爱方式与汉族或通过媒人促成,或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相识、相知且上升为恋爱关系的方式是有明显区别的。“哭嫁”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结婚时的重要一环。按照布依族婚俗,姑娘出嫁时要哭诉,只有这样婚后才会吉利。举行婚礼后,新郎和新娘不能同房。一般情况下,新娘要在新郎家住上三天,并在姑子陪同下给新郎家族挑“新娘水”,然后,才由人护送着回娘家。新娘回娘家后,即开始婚后“不落夫家”的生活。新娘回到娘家居住,时间长短不定,长则十几年,短则一二年或三五年。不如此,会招致村人的讥笑或非议。其间,如遇夫家农忙或办红白之事,丈夫妹妹或母亲也可以把新娘接回来,以帮助家事。此时,夫妇可以同居,但一般不能超过十天。真正的定居要到新娘怀孕或长大成人以后。这一婚俗可以视为妇女向男权抗争的表现,更多则可能是由于女方出嫁时年龄较小,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或男女双方婚前缺乏充分了解,还需进一步培养感情,或出于社交的需要暂缓同居,或为了多帮娘家干活且抽空为日后生儿育女作一些诸如缝制衣物的准备。布依族的这一婚俗,与汉族女子嫁到男方家后即定居下来并安心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婚俗也不相同。

三、艺术内涵

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利悠热谐谐》特别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是其把现代、时尚的舞蹈形式与古老、原生态的舞蹈形式结合起来,且综合了舞蹈、音乐、服饰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布依族的生存图景进行演绎和诠释;而作为舞剧本身,其舞蹈在该剧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始终未变。舞蹈贯穿于整部舞剧的始终。在第一幕“大鱼出水”中,现代舞特征明显,其后又融入了镰刀舞、竹竿舞等突出地打上布依族民族烙印的舞蹈。不仅如此,街舞、芭蕾舞等外来舞蹈也夹杂其间。而不同舞蹈的结合,不但未给人以生硬做作和牵强附会之感,反而由于各种元素的融合,使舞剧本身的内容得到了让人出乎意料的扩展和丰富。在每场戏之间专门穿插了布依八音坐唱,这给舞剧增添了古朴悠远的气息。值得一提的是,舞剧适时地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把声、光、色、电融为一体。科技含量的增加使得一些难于处理的情节和细节得到了有效处理。“铜鼓”、“列浪”、“唢呐”、“木叶”等民间器乐的使用,使得舞台氛围浓郁,给人以回旋繁复之感。布依族奇异的风土人情和民俗色彩被表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不但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强烈的冲击,而且也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普列汉诺夫说:“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物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观察它们。”上述观点表明,在物质匮乏阶段,人们首先需要解决物质需求的满足问题,一旦物质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审美(精神)的需求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普氏的观点不仅涉及到劳动与艺术孰先孰后的问题,而且还触及到人们的价值取向。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是对生活的集中反映。《利悠热谐谐》的第四幕“秋收·孕子洞”实质上就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例子。人们在一年一度的春种秋收的轮回中,他们盼望着牛肥马壮、五谷丰登的景象能变成现实。但是,由于客观或主观方面的原因,歉收常常成为他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如何在舞剧中再现人们对秋收的期盼和向往,这是《利悠热谐谐》试图解决的问题。《利悠热谐谐》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布依人秋收的情景,让观众不到田间地头也能感受到布依人的忙碌和喜悦 ,这需要对生活和艺术深入的双重把握。在生活催生艺术、艺术再现生活的过程中,《利悠热谐谐》的内涵和魅力得到了彰显。

四、宗教内涵

布依族是一个以多神崇拜为特征的民族。在他们的原始宗教中,除了信奉巫术外,还有对自然、图腾和祖先的崇拜。宗教信仰在舞剧《利悠热谐谐》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这具体表现在第四幕“哑面·生与死”和“秋收·孕子洞”中。“哑面·生与死”主要是展示布依族传统丧事的绕棺仪式中具有哑剧性质的仪式性傩戏,虽然“哑面”表演只是一个让死者重获新生的巫术仪式性活动,但在舞蹈语言、色彩运用和灯光效应的共同作用下,神秘的宗教氛围呼之欲出。死生问题始终是一切宗教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信奉多神灵的布依族人当然也不例外。在现实世界里,人死不能复生,但在宗教世界里,人可以通过修行、超度等方式使灵魂得以永生。布依族的宗教信仰当然也不乏这一诉求。虽然这种仪式的举行不能从根本上让一个逝去的生命复活,但其努力仍然清晰可见且令人心生敬意。舞剧《利悠热谐谐》对此没有回避,这说明布依人对于祈福生命和拯救死亡所作的不懈努力。“秋收·孕子洞”的“孕子洞”可视为一种自然物崇拜。这种崇拜的特征在于它把类似于性器官的自然物作为崇拜对象,目的在于祈求神灵赐子,以传宗接代。在这幕舞剧中,“孕子洞”无疑成了类似于女阴的象征物。这与布依人意识中的“仙井”非常相似。“仙井”通常为高山之巅长年积水不干的怪异石坑,这在形状上与女阴有着某种类似之处。它既是生命的孕育之所,又成了生命的诞生之源。在布依人看来,如果不育之人喝了这“仙井”里的水,就能舔丁生子。因此,凡是久婚不孕或没有男孩的人家,只要带着香纸到“仙井”去许愿、饮水,祈求神灵,其添丁生子的迫切愿望就能变成现实。不管这有没有科学依据,但在布依人的生活世界里,他们都把它视为一种解决棘手问题的必要办法。《利悠热谐谐》没有无视这种古老的求子方式,这除了说明该舞剧力图保持生活的真实性以外,还透露出此种方式存在的普遍性和继承性。

综上所述,《利悠热谐谐》虽然受舞剧这种特殊的艺术本身所固有的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它却能创造性地突破这种限制,把丰厚的思想内涵纳入到有限的时空和相对完整的剧情之中。值得注意的是,该舞剧的目的在于向观众展示布依人的历史、习俗和宗教信仰,但这种展示又是以形象和直观的形式呈现的,它并未刻意地向观众作过多的语言阐释,也没有长篇大论的道德说教,在由一系列画面和旋律所构织的视听审美愉悦中,观众自然而然地领略到了布依族古老的历史,一同分享了布依人的快乐和企盼,同时也与布依人一起对神灵、对超自然的力量心怀敬畏之情。应该说,该舞剧已经实现了从形象直观抵达抽象理性的初衷,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剧情的不断变化、男女角色的整合、舞蹈节奏的缓急,以及灯光明暗的处理等。在整场舞剧中,既有一个核心理念贯穿其间,又不乏起伏跌宕、给人留下悬念的完整剧情,还能根据剧情的变化而适时地变换手法。从一而终会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而无视剧情的需要过多地追求手法的离奇又会使观众心理难以接受。最为重要的是,舞剧既让观众能够接受创新手法的运用,又没有背离布依人生产和生活的原貌。而任何抽象理性的思想观念要被还原为生动有趣的舞台艺术,能够实现喻理于乐、寓教于乐的目的,当然也离不开编剧、编舞和导演独到的艺术眼光和大胆创意。艺术工作者能够在剧情、人物、造型、动作、声音及色彩等多种因素中恰如其分地注入丰厚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是一幕戏剧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如果观众在有限的时空中毫不费力地地获得了审美感知、文化熏陶以及人生启迪,那该剧就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当然,舞剧《利悠热谐谐》还留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如果观众面前形象直观的艺术表演与其要表达的历史文化内涵之间已经没有了距离,那么,它离真正的完美就为时不远了。

猜你喜欢
布依族舞剧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
冯双白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少数民族音乐
沙湾生态园 布依族文化开发初探
木木相册
布依族小打音乐 斗弹达吟
中国舞剧“心理结构”方式的发展